一种产业可行性方案

来源: halfdummy 2014-08-03 09:55:47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615 bytes)
回答: 先抄一段。以后再补halfdummy2014-08-02 21:37:25
只有高速铁路能救珠三角的产业
玉雕

对于珠三角的产业转型,我提出一些建议,我认为从珠三角转移出去的工厂应该是跨流域转移,不应该是从下游转移河的中上游。我认为最佳的地方是转到潮汕地区,北海,赣洲,郴洲,这几个地方。当然,以内销为主的工厂另当别论,转移到以几上个地方后,水电费,地租,劳动力价格都会下降,环保压力减少,可能还会有税收等方面的优惠,但运费成本增加,不过,也有办法解决,那就是修高速铁路和运费补贴。用一年或不到一年的时间修通从珠三角到以上各地区的高速铁路(250公里每小时的那种)。形成以广州为中心到外围各产业区的“泛珠三角3小时产业圈”。修的时间不能太长,太长了人家工厂倒闭的差不多了。至于运费补贴可以在这些来自外围产业区的产品外销后,在出口退税时进行补贴。
珠三角不能把一些劳力密集型企业踢开不管,这样会有很多中国人失业,招工在35岁以下,退休60以上,很多人担心35到60岁没活干,再说了,7年后,80后的人陆续跨越35岁的年龄,那时中国会出现一个失业高峰期,因为80年代是中国人口出生高峰期。如果现在不保住一些劳力密集型企业,到时候国家拿什么岗位给那些80后就业。外围产业区的工厂要主要招35到60岁的人,对那些年轻人说;去珠三角吧,那工资高,环境好。这样就能解决中年人就业的问题。但这些工厂不能离珠三角太远,太远就脱离产业链了,在外销方面没有竞争力了。太近也不行,所以,3小时产业圈刚刚好。
说到贴牌,小企业只有贴牌生产的命,要看贴谁的牌,贴外国的名牌,那叫没转型,贴中国的名牌,就叫作已经转型了。没有这些劳力密集型企业,珠三角的产业就不是完整的产业,总部经济也会衰弱。中国产业转型不能学日本,韩国,因为中国人多,也不能学美国,因为中国目前做不了世界警察,不需要那么多的人去当兵。
所以说,这些落后生产力能保住多少算多少,要关的是那些黑心老板的厂。或许,转移到外围产业区后,成本降低后,老板钻钱了,不良的心会变得善良一些。
我画有一张规划示意图,让大家容易明白我的意思。

图:http://bbs.southcn.com/thread-389520-1-1.html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