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下主流

来源: 2011-01-22 04:48:41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九十年代末的时候,我的一个朋友夫妻两人都有稳定工作,只有一个十一岁的女儿,他们十分疼爱她。那时澳洲的私校还没现在这么流行,但他们听同事说私校好, 能接触“高尚主流”,就决定房暂时不买了,把手上那些钱给孩子上私校。于是他们租了一个便宜的单元房,然后把孩子送到东区的一个昂贵的私校。

但过了3年后,他们又把孩子转到了公校,不是因为他们没钱了,其实他们工资年年在涨,钱是越来越多。但为什么要退出私校哪?我那位朋友说他的女儿受“刺激”了,性格已经有了缺陷。

那个东区私校基本都是有钱人的孩子。他的女儿到同学家参加生日派对,看到的都是豪宅名车,同学之间送的礼品都够她家一周的生活费。她慢慢变得比较自卑,后来就是看不起他们。在家不再说中文,慢慢连中餐也不愿吃。对他们的说教变得十分敌对。所以他们就决定把他转回公校。可是她还是那样,后来连中国也不愿回,爷爷奶奶想她,只能打电话,爸爸在旁边做翻译,后来电话也不愿接。可是她在外面打工挣钱,把欧洲基本全旅游过了。

她一直学习好,后来考上大学,毕业后找了个不错的工作。男朋友换了好几个,全是西人。大学一毕业就自己出去住。在我看来她是一个“全盘西化”后的扭曲体,你可以在生活方式思想发法上完全西化,可以崇拜西方文化,但不应该对中国文化有那么大的敌意。

我还有个朋友,也是只有一个儿子,他很早就作建筑行业,挣了些钱,就在上北岸买了一个旧HOUSE,那时那个区中国人几乎没有,他儿子上的是当地公立中学。儿子现在已经工作,和我比较熟,人非常聪明,但他有个致命的缺点,凡事喜欢他爸爸做就定,自己不喜欢拿主意。有一次吃饭我就问他为什么,他说他上中学时全校就他一两个中国人,那些调皮的同学总欺负他,而且他在课堂里说的一些事情和想法,同学们总笑他。慢慢他竟然觉得自己就是和“主流价值观”不一致,不愿意过多说话发表意见,不愿意做决定怕别人笑。他爸爸就慢慢帮他做所有的决定,包括上大学和找工作。

我们华人第一代移民,在孩子上学的事上,还是要三思,有八分的实力不要使出12分的力,我们就是我们自己的“主流”。Who bloody cares about other people's skin col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