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uc伯克利演讲

来源: 东瓜爸 2014-08-21 06:08:17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5341 bytes)

 在UC伯克利的两次演讲

 

 

位于旧金山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是全美排名第一的公立大学。21日该大学博物馆举办了一场题为《时空转换——中国和台湾的艺术实践》的论坛,共有十多位艺术家、剧作家、策展人得到邀请在大会发言,介绍自己的实践和思考。我发言的单元由著名策展人侯瀚如主持,共60分钟,我讲30分钟,另30分钟由一位美国策展人介绍杨福东的影像作品。最后十分钟是讲演者与观众交流时间。

根据观察,发表演讲的艺术家,因为年龄、经验、修养地域关系,作品、观点大相径庭。平心而论,最引人瞩目的,还是我关于作品《众生相1966》的幻灯介绍。我的访问学者导师、著名历史学家、伯克利历史系戴梅克(Michael Nylan)教授在论坛现场说,有些作品很有趣,也令人发笑,但内容空泛。

 

 

 
摄影 李山

 

在发言末了,说了这样一段话:

西方主流文化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缺乏了解,西方观众所看到的中国当代艺术只符合西方人趣味和对当代艺术的想象,无关痛痒中国现实。东西方文化发展进程根本不同,中国当代艺术有自己的任务和面临的问题。

上面的发言与我的作品介绍用中英文打在银幕上。

之前的130日,我在UC伯克利东亚研究所中国研究中心做了一个半小时“中国当代艺术观察——思考与实践”的演讲。70人的报告厅座无虚席,发问踊跃,直到报告厅下班关门,许多听众也没有散去。

21日下午演讲结束后又赶到旧金山最大的中文电台,与女主持人郑家瑜一起做了30分钟关于艺术的访谈。

 

 

图为台湾剧作家赖声川介绍他的艺术实践

 

 

 

下面是华文《世界日报》的报道:

 

徐唯辛  中國當代藝術家 不盲從

 

記者陳巧倫柏克萊報導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人社區新聞

 

 

 

應柏克萊加大藝術研究中心(Arts Research Center)之邀,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院長、著名當代油畫家徐唯辛教授30日下午,出席柏大東亞研究所中國研究中心演講,暢談「中國當代藝術觀察-實踐與思考」。

演講由柏大歷史系教授戴梅可(Michael Nylan)介紹中國近代歷史演變,再由徐唯辛以各時期藝術家創作為例證。徐唯辛認為,中國當代藝術重視藝術家個性、特色,不盲從主流。中國藝術創作潮流以1949年做為重要分水嶺,之前的藝術家較具個人情懷,1949年後受到以蘇俄為主的西方影響,創作普遍傳達了對社會、人文的關懷。

 

   徐唯辛認為,目前中國藝術發展逐漸走向明星化、符號化、娛樂化,尤其2010年主流了收編當時有代表性的前衛藝術家們,更失去了中國當代藝術的意義。

 

   他也提出自己30多年來的作品,認為從前自己的藝術創作技法陳舊,沒有呈現當代社會問題。因此自2005年起,徐唯辛展開「歷史中國眾生相1966-1976」創作計畫,以油畫創作100位文革時期人物的巨型肖像,企圖以新角度、新的藝術手法,呈現幾乎被人遺忘歷史。

 

   本次座談為柏克萊加大藝術研究中心規畫的中國/台灣當代藝術研討活動之一。藉由邀請台灣著名劇場工作者賴聲川,自28日至28日擔任駐校藝術家,並規畫21日舉行「時光轉換:當代中國和台灣的藝術實踐」藝術研討會,探討在時代變遷下,中國與台灣在電影、聲音、舞蹈各方面藝術形式的演變。

 

 

所有跟帖: 

您是一个很有历史使命感,责任感,和独立思想的艺术家!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 给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 发送悄悄话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1/2014 postreply 17:59:39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