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给你一段,学习学习什么叫“意临”:

来源: 汉至 2012-11-25 05:54:14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908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汉至 ] 在 2012-11-25 11:51:36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回答: 又见战火硝烟起cat567892012-11-25 02:43:39

一个懂得书法的书法家,是需要意临作品的,为什么要意临?意临是一个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是借助某件古人书法作品的章法、文字结构、用笔、线形等元素,进行的带有临摹意味的创作实验。    古人也曾经对...
  一个懂得书法的书法家,是需要“意临”作品的,为什么要意临?意临是一个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是借助某件古人书法作品的章法、文字结构、用笔、线形等元素,进行的带有临摹意味的创作“实验”。
  
  古人也曾经对于他们前代以及他们的“古人”做过很多类似的“意临”工作,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王铎。他有很多传世的意临作品,不仅把阁贴中的小手札意临放大成丈二条幅,而且还把线条用另外一种方法加粗、加进连绵的手法、把章法改装成另外的格式等等。。。吴昌硕也有实临《石鼓》和意临《石鼓》等范本。
  
  研究一个书法家,往往他们的临摹之作是最有研究价值的。通过实临,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是如何理解古人技法的。比如,很多传世经典作品是“刻本”,而“刻本”往往隐藏和掩盖了很多“墨迹本”中的细节和技术,一个优秀的书法家,他们会通过多年的研究和理解,把那些近乎“湮没”的细节发现并表现出来,让我们通过他们来透视古人。
  
  如果实临是书法家对古人书法的理解、继承的一种手段和途径的话,那么,意临则是他们把审美、思想和创造力融进古代经典中的一个创造过程。这个过程,也最能窥测到一个书法家风格的形成过程、他的审美趋向、如何改造和取舍古代经典技法和精神的诸多因素。所以,对一个书法家意临作品的研究,我们就可以以古代作品为参照物,找出他对于参照物是如何进行取舍的。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