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形象包装”的女性(图\文)

来源: 2011-12-23 16:07:46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小住上海,与画友阿达至黄浦江边杭人茶轩,一杯龙井在手,

欣赏苏州弹词 : 《庵堂认母》。

素色长衫的儒雅中年男子,拨着三铉,穿旗袍的成熟女子,搁着小腿,怀抱琵琶,说唱着婉柔的江南美韵:。。。昔日,小书生游山玩水,庵堂探幽,赫见清雅尼姑禅房,供奉着自己父亲的遗像。庄秀尼姑,也惊讶少年和早年情夫的神貌相似。于是,各自旁敲侧击,真相大白,终于在庵堂母子相认。悲欣交集过后,少年好奇发问:想当年,娘亲乃佛家弟子 ,父亲为俗世秀才,何以。。。“欲知下文,有请各位,明日光临 !”女演员含蓄微笑着,抱着琵琶点头施礼。

次日,我如同无知少年,早早捧场 。

换了另一款旗袍的女演员,靓丽的开篇之后,那“母亲”接着回答“儿子” 的发问:“ --- 阿呀!我的儿呀 ------ 那个么 -----那个么--- 咳 ---- 实在是冤 ---- 孽呀 ----- ”一声长叹,就此打住。

。。。。。。。。。。。。。。。。

实在呢,唐宋年间,马列共产尚未进口,道儒释和平共处,百家争鸣,文明昌盛,旅游发达,宾馆酒店应接不暇,于是,临近名山名水的寺庙庵堂道场,备有食宿。“男女授受不清” — 只是对世俗人而言,清心寡欲的高人 — 大慈大悲为怀。山高水远,雷鸣电闪,来避风雨借宿 — 难道还分彼此麽?因此,和尚也接待女施主,尼姑也照应男宾客 --- 有些场所,道佛结合,中西共存,难分莫辨,然而,册目登记是有的,便于账目与客房服务 --- 不过,无需单位介绍信。

非老夫我独爱怀旧,实在是“陈旧的”未必尽是糟糠、新事物未必全盘适宜也。

文革五年,天寒地冻,于徐州送妹妹回上海,入夜,大小旅馆拒我于门外风雪中,只因没有公社革委会的证明---我裹着身子,在火车站盘坐通宵。

改革开放,发展旅游,接轨世界,怎么也超过大宋年间、文革五年了吧?

千百年来,万千寺庙和庵堂道场,披星戴月,过客无数无,留下少许风流韵事,评弹说,戏曲唱,电影播,当属文化遗产。

话说宋代盛世,各大都市的歌舞厅、卡拉 ok---- 何其蓬勃!光看留下的浩瀚诗词,便可想象。然而,何以皇亲贵族公子哥儿夫人小姐依然爱往清静的庵堂寺庙里跑呢?

市场经济,竞争激烈,企业形象,各出奇谋。这家的歌女唱李杜三苏;那家唱周邦彦,当然,更多的在唱柳永,就算能重金聘到本城的飘人、野狼嚎、无墨、安静、呆霸王、雨飞。。。。为歌女们写诗填词 ----so what ? ! 你以为那个口齿不清的台湾小眼周朗唱得好吗?错,只是因他形象包装的成功 : 自写、自编、自跳、自弹、自唱!

首次在车内听到Sarah Mclachlian唱《Angel》,我将车停在路边,听毕,方能专心开车。当知道她是自写自编自弹自唱时,异常激动,不能自己。。。

物以稀为贵--贵即高也。

话说新任张县长公费考察,听遍了宋代流行曲,看腻了“粉胸半掩疑暗雪”的女歌手,闻风,来访女贞观。据说,有一妙龄女尼陈妙常“姿色出群,诗文俊雅,工音律”。张县长大开眼界,惊为天人,即“以词调之,妙常亦以词拒”。看来,张县长官职在身,词藻难免拘谨,毫无风采可言。自古以来,当官的都这样吧?

陈妙常缥缈的女尼形象包装,当如红袖姑娘所言“价值百万”。然而,自幼入庵,老尼慧眼看她,天资非凡,骨骼脱俗,于是,提篮小卖劈柴担水洗菜做饭----全由粗丫头老妪代劳。重金聘请高人,棋、琴、书、画、史、剑、舞。。。全方位悉心栽培十数年,方有今日出水芙蓉之雅姿,傲视群芳之仙气 -----陈妙常的形象包装,岂止百万?

试看妙常女尼一首《太平时》词:“清静堂中不卷帘,景悠然。闲花野草漫连天 ,莫狂言!独坐洞房谁是伴?一炉烟。闲来窗下理琴铉,小神仙。”

--- 看这词句,仙气逼人,可有一丝铜臭?通常,女子的形象包装最高境界,是赢得心仪的男士在洞房伴到白头。有识之女性,还是鱼前辈的那句旷世名言: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

妙常她智质独特,命也不错。有心无胆的张县长,官不大,气量不小,求爱不逐,毫无介怀。不久,女贞观又来了位美男子潘安的后裔----潘公子,其在京城的 歌舞厅,哪见过这般飘逸如仙的妙龄女子---那帘,一尘不染,那香,印度的催情檀香,那琴,百年名人古琴,那人儿麽,有姿有色有才有情,还有心。潘公子无官一身轻,常访庵堂,日益亲近。月光下吟诗作对,禅房里卡拉古琴。情诗往来,刻骨铭心,激情荡漾,直穿身心。谁不知,潘公子下跪求婚,妙常她甩手拧头 --- 此乃形象包装之一:半推半就。气的痴情的潘公子告到同窗张县官处 ---- 告女尼妙常真真假假玩弄感情。张县官为成人之美,略施软硬小计,妙常姑娘才脱离庵堂,名正言顺与潘公子结为夫妇。

形象包装总设计师----老尼,于门后,手握银票,捂嘴偷笑,看两位客官同学得意洋洋,却不知统统入了她多年精心策划、形象包装的如意算盘!

人类未有衣裳身披树叶之际,已晓“形象包装”之重要,各自以贝壳彩石等物穿在藤条挂于脖子,悦人,悦己。

不同时期、不同场合,有不同形象和包装。

形象包装和塑造,前辈高人指教,固然少走弯路,易上康庄大道如妙常姑娘。

人各有异,任何形象当以本性为主 ,顺水推舟,日益完善,久之,方能进入挥洒自如的化境。切忌为形象而形象 ,违性而驰 ,吃力又不讨好。

网络上各自设计的 id, 也属各人的形象包装 。自然非为百万金,至少希望悦己悦人吧?

隐于网络 ,一人拥十数 形象,不足为奇。若能各自经营,各领风骚,此人当属奇才。惟恐一不留神,自我混搅 ,自我矛盾,漏馅露底,自欺欺人 ----- 好在基本不用露面,许是娱人娱己。

现实中,人际相处,若作长远计,事前事后,各自形象,还是基本统一为要,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吧。

想文革时的评弹演员 ,不分男女,一律换上人民装、军装 登台演出,那形象包装,真惨不忍睹!

就今时而言,唱评弹,若是舍长衫取皮茄克,改旗袍为热裤吊带背心 ---- 新,固然新了,新得俗不可类!

阿达老友,惟在旗袍评弹女演员面前,才发出内心感叹:真想娶她回家 呀!(暂且不理他|她是否有家室、情人)





我的版画《抱着琵琶的女子》(灵感来自那位“真想娶她回家”的评弹演员)



( 12x12 英寸 亚克力色彩)
----------------------------------------------------------------



“形象包装”前后不对版,非某些女子专利,老夫虽专题谈女性,为示公道,告知以下故事。

昔日台湾,有著名女星唐宝云,裙下不少富商和公子,然而,她视富贵如浮云,为艺术家所谓的“气质”所动情。婚后,那位画家老公形象一反潇洒倜傥,不再去郊外写生,不再拎画箱,专拎夫人化妆箱,随着她后面,出入片场和外景,俨然一个“跟得”男人 !---离异后,女星精神失常。。。

女子婚后生育,幸福过渡,忽略形象,渐渐走样,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故此,无论男女,形象包装,贵在坚持!

故此,我为陈妙常造像题道:。。。不知两人过上“神仙”般的日子,还下帘吗?还薰香吗?还抚琴吗?。。。




《陈妙常造像》(约 20x30 英寸 水墨、水彩、皮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