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间即为永恒—审美的时间尺度

来源: 思想的远行 2012-04-30 01:15:48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716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思想的远行 ] 在 2012-05-04 05:45:53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王国维,这位将日译词汇“美术”引进中文的第一人,曾经对美做过这样一个定义。他说:“美之性质,一言以蔽之,可爱玩而不可利用者是也”。也就是说:美的东西,虽然可能有用,但作为审美的对象,人们欣赏的是其美,而非其用。进一步,一个审美对象,或者应当完全与鉴赏者没有利害冲突,如一幢建筑,一幅画,一首诗;或者为鉴赏者所完全无力驾驭,如高山大川,急风骤雨,惨烈悲剧等等。如果一个物品总是让人想到它的有用之处,则极不可能成为一个审美对象。极端的说,美丽的东西就是无用的东西。

从时间尺度上看王国维的这个审美定义,审美的这个过程应该是短暂的,稍纵即逝的。一种在你第一眼注意到它时就打动了你的美,是一种完全审美意义上的美。当你继续注视它的时候,你可能会发现更多的美,但是时间过长,就不完全是审美了。你即使没有去想,实际上已经在“享受”,或者说是在“利用”这种美了。有了利用的意思,审美的过程就不纯粹了。

从这个角度上看,印象画派是纯粹的审美艺术,他们要捕捉的就是那稍纵即逝的印象一瞬间,没有任何利用的余地。莫奈(Monet)1872年的《印象-日出》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它干净利落的把审美与效用分开,把审美的瞬时性准确地诠释下来。在他之前的画大多是基于宗教题材的,虽然也有各种震撼人心的美,但总有说教的嫌疑和效用的成分。所以不是完完全全的审美。时间久了,人们认为那样的画才有深度,觉得印象画是表面的,肤浅的。

中国画常常会把很多诗文写在上面,其实是对自身的审美价值不自信的表现。如果一幅画不能在第一时间打动人,再多的解释也没有用。而且诗文越多,铭志的意思也越强,这幅画的审美价值就越低。西方的画也不例外,备受推崇的《自由领导人民》对我来说,不仅审美价值极低,而且有些滑稽。

中国的诗词在审美的意义上则有大量登封造极的作品。李白的诗大多是印象派的。三言两语勾勒出窗前明月和落日登高的唯美印象。白居易的“春来江水绿如蓝”更是印象得令人叹为观止,莫奈无可奈何。

审美这个过程既然短暂,稍纵即逝,那么收藏者就不应该是一个审美者。可是,如果说他们完全是为了拥有,或者是为了转手卖个好价钱,也不全对。有些印象,隔一段时间去看它,仍然能惊心动魄,激动人心,值得收藏。

不过最伟大的印象,是那种铭刻在心的,不需重新审视却历历在目的印象。人们的记忆力也可以证明这一点:我们很少能记住少时某一天里的每一刻,但却会记住一幅幅的画面,因为那些画面当时给我们的印象太深了。

刻骨铭心的印象总是要投入很多的感情才能铭记,所以这类印象大多和亲情友情有关,尤以爱情为甚。这样的印象三言两语说不清,大概只有电影才能胜任,如“铁坦尼号”中那虽只一日却终生难忘的爱。但即使是在这样的故事里,让主人公感动一生的,大概也只是他们之间在一起的几个瞬间。

人生若只如初见,就是这个意思。

从唯美的角度看,这样的印象虽然短暂, 但瞬间即为永恒。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因为生命只一次
  • 村上春树和我谈数学,写作和金融
  • 从物理到华尔街-重新看以前校友写的一份东西
  • 如果每天都这样
  • 疯子的正常,正常人的疯狂-谈梵高和高更
  • 所有跟帖: 

    好文~~~~ -沁园- 给 沁园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30/2012 postreply 13:07:36

    好文,人生若只如初见,人生中有那么几个瞬间也就足够回味了:)) -2188- 给 2188 发送悄悄话 2188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30/2012 postreply 13:55:43

    "中国画常常会把很多诗文写在上面,其实是对自身的审美价值不自信的表现。" -碧薇- 给 碧薇 发送悄悄话 碧薇 的博客首页 (700 bytes) () 04/30/2012 postreply 21:02:14

    宋画几乎是不题款的,少数只有简单的名款和年月款,多落在画幅中的树根或石坡处 -南风旧相识- 给 南风旧相识 发送悄悄话 南风旧相识 的博客首页 (41 bytes) () 04/30/2012 postreply 21:38:32

    范宽还有一画,落款藏于茂密树丛中,直到现代才偶然发现。 -icomeseesee- 给 icomeseesee 发送悄悄话 icomeseese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01/2012 postreply 13:20:43

    南宋题诗题款多起来了。 -碧薇- 给 碧薇 发送悄悄话 碧薇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01/2012 postreply 14:15:17

    算是一个转折期,好像米氏父子题跋比较多 -南风旧相识- 给 南风旧相识 发送悄悄话 南风旧相识 的博客首页 (289 bytes) () 05/01/2012 postreply 17:39:04

    非常感谢资料。 -思想的远行- 给 思想的远行 发送悄悄话 思想的远行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02/2012 postreply 10:29:51

    “不必厚此薄彼。”---喜欢! -江上一郎- 给 江上一郎 发送悄悄话 江上一郎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02/2012 postreply 08:27:19

    谢各位指教。 -思想的远行- 给 思想的远行 发送悄悄话 思想的远行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01/2012 postreply 01:57:44

    我这个外行的理解是 -达哥- 给 达哥 发送悄悄话 (111 bytes) () 05/01/2012 postreply 10:20:02

    文人画是这样,你再看看宋画的山水,感觉就不一样了! -南风旧相识- 给 南风旧相识 发送悄悄话 南风旧相识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01/2012 postreply 14:19:05

    你看看楼下亦樵兄上传的那张,算是一个代表,上面乾隆的题字不要考虑进去啊 -南风旧相识- 给 南风旧相识 发送悄悄话 南风旧相识 的博客首页 (47 bytes) () 05/01/2012 postreply 14:21:42

    宋代文学和绘画追求诗词绘画之间的统一,互应。 -Windy2009- 给 Windy2009 发送悄悄话 Windy2009 的博客首页 (947 bytes) () 05/01/2012 postreply 16:25:51

    同意,在我眼里,宋人的山水算是中国画的顶峰,既写实又写意 -南风旧相识- 给 南风旧相识 发送悄悄话 南风旧相识 的博客首页 (83 bytes) () 05/01/2012 postreply 17:49:30

    完全同意你的“西方的印象派学习日本艺术,.....也就是间接的吸取中国文化内涵”。 -icomeseesee- 给 icomeseesee 发送悄悄话 icomeseese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01/2012 postreply 20:15:52

    艺术的审美过程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 -华翰斋- 给 华翰斋 发送悄悄话 华翰斋 的博客首页 (389 bytes) () 05/02/2012 postreply 12:01:57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