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王高岗:毛泽东制造的第一个牺牲品

来源: gapac 2018-01-22 06:26:44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6172 bytes)

 

 

东北王高岗:毛泽东制造的第一个牺牲品

来源:多维2018     年1月21日 14:43

1952年8月后,在各大区中央局主持工作的东北局高岗、西南局邓小平、中南局邓子恢、华东局饶漱石、西北局习仲勋都奉调进京。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国家计委举足轻重,有“经济内阁”之称。

东北野战军和东北野战军负责人在平津前线指挥部合影。前排左起:聂荣臻、罗荣桓、林彪 后排左起:黄克诚、谭政、萧华、刘亚楼、高岗 (图源:VCG)

高岗的办公室与毛泽东一起在一楼,刘、周、朱在二楼,不少文章都相信,毛泽东此时已经被刘少奇与周恩来架空,他与高岗几乎天天见面,暗示高岗可以取代刘少奇。

这可能是根据邓小平曾在上世纪80年代的讲话得出的结论,邓认为,“高岗敢于那样出来活动,老人家也有责任。老人家解放初期就对少奇同志、总理有意见,而对高岗抬得比较高,组织‘经济内阁’,也就是计划委员会,几个大区的头头都是委员,权力很大,把政务院管经济的大权都拿出去了。高岗又从毛主席那里探了消息,摸了气候,好像老人家重用他,又有四个大区的支持,因此晕头转向。”

但根据薄一波的回忆录可以知道,毛泽东对周恩来不满,计划用高岗取代周恩来。 无论是刘少奇还是周恩来,背后隐藏的都是毛泽东与刘少奇为首的关于国家建设路线的冲突。所以党史研究者庞松认为,毛泽东向高岗多次表达对刘少奇的不满或许是他要借高岗这门“大炮”在财经会议上敲打一下刘少奇,也许还有分割刘少奇权力的考虑。

总之,在毛泽东的默许下,高岗后来确实是有所行动了。在1953年年初,高岗经毛泽东授意,借由“新税制”对周恩来发起了一波冲击。

这场政治斗争由于毛泽东的支持,高岗可能最终战胜周恩来。毛泽东先把矛头指向了薄一波,薄因“事先没有报告中央”等原因而受到严厉批评。不久,刘少奇“确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的观点遭到了毛泽东的严厉批评,且随着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出台,向私有制、向富农经济、向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进攻号角已经吹响,高岗认为他在这一系列问题上同毛泽东保持着高度的一致,因此,他已经有了取代刘少奇的野心。

这种野心不断膨胀,尤其是毛泽东强调要加强中央对政府工作机关的领导,将经济计划工作和八个工业部由高岗负责,周恩来事实上只负责外交事务后。

1953年夏秋,中共召开全国财经工作会议期间及会后,高岗四处活动,希望达成同盟。不过让他失望的是,没有什么人愿意替他打头炮,于是在高只能借着财经会议批评薄一波的机会攻击刘少奇,采取“批薄射刘”的办法。

薄一波后来说高岗“在批判我的发言中,无限上纲,什么‘打击别人,抬高自己,投机取巧’,什么‘品质不良’等大帽子不断向我扣来。他这样做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批薄’是为了‘射刘’,为了进而达到推倒少奇同志的目的”。

在高岗活动的同时,反对者也在结集。文史作者李扬认为,刘少奇和邓小平个人关系很好,两人的政治路线也比较合拍,而周恩来面对自己即将失去的权力,自然也会向刘邓靠拢。这个时候,陈云在毛高和刘邓周之间,选择了刘邓周。不过也有文章认为,毛泽东并没有让高岗取代刘少奇的意图,所以高岗与刘少奇、周恩来的较量相持了两个月后,是毛泽东让周去“搬兵”,请回陈云、邓小平到会讲话始得“降温”。

总之,双方的较量有了结果:刘少奇在总结大会上,对“天津讲话”、过早提出和平民主新阶段、土改过“左”等错误作了检讨而暂告一段落。

但毛泽东在报告上作了重要批示“无政府无组织无纪律的错误倾向”,实际上是对高岗提出了警告。

可惜高岗没有意识到毛泽东这一段修改文字的深刻含义,财经会议后,高岗没有向毛泽东请示报告就趁南方休假时密集活动。他对林彪的拉拢再次惊动了毛泽东,陈云奉毛泽东指示劝告林彪。

陈云到杭州向林彪原原本本转达了毛泽东的话,并向他介绍了高岗的作为。“林彪说,反对少奇的不只是高岗一个,还有许多人,应该给主席讲清楚。高岗在东北做了大量工作,这时我们应该为他分担一部分责任。他最后表示,同意不再支持高岗。”其实,林彪还就提谁当副主席同陈云交换了意见,林彪认为“除刘少奇外不要再提别人了”。陈云向毛泽东汇报时,讲了“林彪自己不想当中央副主席”的意思。

高岗的南行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虽然毛泽东对刘少奇还有诸多不满,但他决定保刘弃高。

12月24日,中共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不点名地向与会者点出了高岗问题的严重性:北京有两个司令部,一个是以我为首的司令部,就是刮阳风,烧阳火;一个是以别人为司令的司令部,就是刮阴风,烧阴火,一股地下水。究竟是政出一门,还是政出多门?

高岗终于明白了毛泽东的不满,他决定亲自向毛泽东检讨,然而毛对此置之不理。在这样的情况下,高岗终于开始对刘少奇、周恩来等人做检讨,显然为时已晚。 1954年2月6日至10日,中共七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行,陈云、周恩来发言暗批高岗搞“独立王国”。之后,中共书记处决定分别召开高岗问题座谈会和饶漱石问题座谈会。

从深受毛泽东信任到被批判,高岗实在无法想通,又无法见到毛泽东,竟然于2月17日自杀,彻底失去毛泽东的信任。此后,对高岗的批判不断升级,2月25日,周恩来在高岗问题座谈会上做了总结发言,列举了高岗分裂党及夺取党和国家权力的阴谋活动的“十大罪行”,为高岗的错误定了性。

尽管如此,毛泽东并没有彻底打倒高岗的意图。4月28日,时任东北局第二副书记张秀山、东北局第三副书记张明远、东北局组织部部长郭峰、国家计划委员会秘书长马洪、东北局秘书长兼农村工作部部长赵德尊五人被撤销一切党内职务。高岗依旧是被看管,8月17日自杀身亡。

1955年3月,高岗在中共七届五中全会上被开除党籍,官方对高饶事件做结论时,称之为“阴谋活动”和为加强个人权力而进行的“无原则”活动。至此,高岗事件结束。然而,建设路线的纠纷以及其后的毛刘恩怨并未就此了结,最终发展为“文化大革命”。

所有跟帖: 

毛的老套路了,王,关,戚是第二批,林彪, 红卫兵是第三批 -gapac- 给 gapac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2/2018 postreply 06:27:20

王,关,戚是第二批?发觉你说话是张口就来,挣钱也不是这么挣的 -mingxiaot- 给 mingxiaot 发送悄悄话 mingxiaot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22/2018 postreply 08:25:25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