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1月5日,俄立宪会议被"割命"

来源: Care医改 2018-11-14 00:52:32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0 次 (17165 bytes)

俄国立宪会议(俄语:Всероссийское Учредительное собрание,拉丁转写:Vserossiiskoe Uchreditelnoe sobranie) 为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中推翻俄罗斯帝国后而产生的一个宪政民主议会。这个民主的议会在1918年1月5日(儒略历)16时由民选代表召开,但翌日凌晨5时即遭列宁等布尔什维克强制解散,存在了13个小时。

 

立宪会议所在地塔夫利达宫

 

目录

 

背景编辑

 

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爆发,沙皇尼古拉二世宣布退位,俄罗斯帝国灭亡。国家权力随后由社会革命党、宪政民主党等党派组建的俄国临时政府掌握,而布尔什维克为主的彼得格勒苏维埃则与其相抗衡。根据沙皇的弟弟米哈伊尔大公的意愿,新政府应该由全国民选产生的立宪会议组成。然而此时的俄国正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临时政府总理亚历山大·克伦斯基表示决定在战后再举行立宪会议的选举。然而不久之后,临时政府屡次拖延立宪会议召开的态度,引起了左翼布尔什维克和右翼帝制拥护者的不满。7月克伦斯基宣布俄国为共和国[1],这使得他同时被两派所唾弃。布尔什维克支持者在七月事件中武装游行遭到镇压,9月民族主义右翼支持的科尔尼洛夫事件也被政府平定。但在政变中临时政府的实力被严重削弱,让布党再度壮大。布尔什维克最终发动十月革命推翻了临时政府,夺取了国家控制权。

 

布尔什维克和立宪会议编辑

 

1903年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将召开立宪会议列入自己的党纲,其中明确提出:“建立人民专制,即国家整个最高权力掌握在立宪会议手里。”“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坚信,只有推翻专制制度,并召集由全民自由选举的立宪会议,才能完全、彻底、巩固地实现上述各种政治改革和社会改革。”布尔什维克政府官方将自身定位于是一个“工农临时政府”,该政府在十月革命起义爆发的10月25日当天晚10点于斯莫尔尼宫召开的第二届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上被命名为人民委员会。列宁在第二届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中曾多次提到立宪会议:“苏维埃政权保证按时召开立宪会议”,“成立工农临时政府,在立宪会议召开以前管理国家”。他还表示:如果布尔什维克在立宪会议选举中失败,他们将服从人民群众的选择[2]。10月27日,人民委员会宣布于1917年11月12日进行立宪会议选举。11月5日,列宁在《对农民问题的回答》的文告中宣布:“县和省的农民代表苏维埃在等待立宪会议召开期间,享有地方政府的全部权威。[3] ”

 

但在4440万以上的选民投票后,社会革命党得票率有40%,而布尔什维克得票率只有24%,它在715个议席中只占了175个,而社会革命党占了375个。按照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原先的设想,希望通过立宪会议这个被主要派别接受的形式,为自己的政权寻得法理依据,让立宪会议把权力授予苏维埃政府,但是这个选举结果出来以后显然达不到他们的目的。因此11月21日,布尔什维克控制的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法令,赋予地方苏维埃召回已选出的代表并组织改选的权力。法令规定“工兵代表苏维埃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的代表大会,有权决定城市杜马、地方自治机关以及一切代表机构的重新选举,立宪会议也不例外。苏维埃应根据有关选取半数以上选民的选民要求决定改选。……新当选的代表从当选时刻起代替以前选出的代表。”但绝大多数地方苏维埃和自治机关并没有利用这一权力改选立宪会议代表。布尔什维克试图通过这个法令改变立宪会议代表构成的预定目的未能达到。[4]

 

此后,布尔什维克相继针对立宪会议的召开颁布了一系列的法令,极力想阻止立宪会议正常召开。12月11日,列宁在《关于立宪会议的提纲》中,明确指出10月立宪会议候选代表名单“不能正确地表达人民的意志”,从而产生了危机。他认为解决这一危机只有两种办法:一是改选立宪会议的代表,立宪会议无条件承认苏维埃政权;而是若立宪会议不能承认苏维埃政权,这就意味着“苏维埃政权要采取最有力、最迅速、最坚决的革命手段来反对立宪民主党人和卡列金分子等反革命势力,而不管他们用什么口号和机构(即使是用立宪会议代表的资格)作掩护。凡是试图在这场斗争中束缚苏维埃手脚的行动都是帮助翻个的行为。”[5]

 

之后,布尔什维克自己的武装赤卫队将祖国首都的塔夫利达宫团团包围,并宣传:“一切权力归立宪会议”是反革命的口号,还有“任何企图束缚苏维埃权力的企图都是反革命阴谋。”布尔什维克领袖弗拉基米尔·列宁在4月提出“一切权利归苏维埃”。这在当时是指由工农组成的社会主义苏维埃从民主法治的临时政府手中夺权,而并非是指从立宪会议手中夺权。之后,列宁开始多次抨击临时政府对立宪会议的拖延。他曾表示:“不能‘等待’立宪会议,为此列宁调集了全部在首都的武装,为了确保布尔什维克对立宪会议的控制,而且在会场外的局势没有它完全控制时不许立宪会议开幕。列宁称“只有我们的党掌握了政权才能够保证立宪会议的召开,我们的党在掌握政权之后,就要对其他政党的拖延提出控告,并证实这种罪行。[6]”

 

1918年1月5日,立宪会议召开,布尔什维克撕毁承诺,宣布立宪会议是“人民的敌人”,并在未经外界承认下,举行第二次的苏维埃代表大会,成为俄国民主革命失败后的最高立法机构。这会议自行批准将国权交付自己的手中,当地势力转让予当地工人、士兵与农民的苏维埃代表,成立布尔什维克为主的政府及人民代表大会(Sovnarkom)。大会开幕前共有代表649人,其中布尔什维克有390人,还有179名左派社会革命党人。孟什维克党员及右派社会革命党代表后来遽然离席,以示抗议先前发生的事件。几周之后,新政府已经成功的控制了俄国的主要地区。由于欲建立“清一色的社会主义政府”,苏维埃政府执政期间限制非社会主义党派的言论自由,并打压迫害最主要的自由主义党派宪政民主党[7]。

 

选举结果编辑

 

主条目:1917年俄国立宪会议选举

 

有60%以上的拥有投票权的公民参与了立宪会议选举[8]。选举结果如下:

 

政党选票代表人数社会革命党17,490,000370布尔什维克9,844,000175孟什维克1,248,00016宪政民主党2,000,00017少数族裔77左派社会革命党2,861,00040人民社会主义者4总计:41,700,000703[9]

 

由于国土太大,卷入一战以及恶化的通讯系统等原因,具体选举结果在当时并不能及时得到获取。而一项由N. V. Svyatitsky于1918年出版中的政党统计数据,被包括布尔什维克在内的所有党派所接受[10]。其中的结果如下:

 

政党意识形态选票俄罗斯社会革命党社会主义16,500,000布尔什维克社会主义9,023,963乌克兰、穆斯林等非俄罗斯社会革命党社会主义4,400,000宪政民主党自由主义1,856,639孟什维克社会主义668,064穆斯林宗教576,000犹太崩得社会主义/少数族裔550,000乌克兰人社会主义/少数族裔507,000人民社会主义者社会民主主义312,000其他右翼群体右翼292,000农村财产所有人和地主协会右翼215,000巴什基尔人少数族裔195,000波兰人少数族裔155,000德意志人少数族裔130,000乌克兰社会民主主义党社会民主主义/少数族裔95,000哥萨克少数族裔79,000旧礼仪派宗教73,000立陶宛人少数族裔67,000合作社社员社会民主主义51,000德意志社会主义者社会民主主义/少数族裔44,000团结党社会民主主义25,000芬兰社会主义者社会民主主义/少数族裔14,000白俄罗斯人少数族裔12,000总计:35,333,666

 

最终结果显示,尽管布尔什维克得到了大量城市工人和前线士兵的支持,可最后只得到近22%-25%的选票[11]。而同时社会革命党由于得到了农村农民的广泛支持, 支持率达到了57-58% 。而且还有两个前提是:乌克兰社会革命党没有能在立宪会议中及时出席,左派社会革命党已经从社会革命党阵营中分裂出去。

 

选举期间编辑

 

布尔什维克逐渐发现自己将在立宪会议选举中失败,这意味着它们将不得不交出政权。1917年11月14日,列宁在全俄苏维埃农民代表大会上作出回应:“至于立宪会议,有一位报告人说,它的工作将以国内的民意为转移;但我要说:依靠民意吧,可是不能忘掉步枪。[12]”在获得最后的选举结果之后,列宁立即表示:“一切权力归立宪会议”是反革命口号,“立宪会议如果与苏维埃政权背道而驰,那就必然注定在政治上死亡。”[2]11月21日,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法令,赋予地方苏维埃召回已选出的代表并组织改选的权力。海军事务人民委员帕维尔·德边科下令7000名亲布尔什维克的喀琅施塔得水兵“全面警戒”以防范原临时政府规定11月26日的立宪会议召开。约20000名喀琅施塔得士兵、水兵、工人、农民举行反对立宪会议的集会,他们决心只能支持一个“巩固十月革命的胜利成果、远离阿列克谢·卡列金等人和资产阶级反革命领导人”的立宪会议[13]。11月28日,布尔什维克和左派社会革命党组成的苏维埃政府宣布宪政民主党为“人民的敌人”同时取缔了宪政民主党,并逮捕了该党的领袖[14]。同时宣布延期召开立宪会议到明年1月。起初苏维埃政府将立宪会议的延期归咎于敌人的阴谋破坏[15],而到了12月11日,列宁发表了《关于立宪会议的提纲》一文,称苏维埃是比立宪会议“更高的民主形式”、“立宪会议选出的代表并不真正代表民意”、“任何直接或间接地从正式的法律的角度、在普通的资产阶级的民主框架内考虑立宪会议的问题,无视阶级斗争和内战,都是对无产阶级事业的背叛,都采取了资产阶级的立场。”[16]

 

并非所有的布尔什维克代表都支持压制立宪会议,12月初布尔什维克的温和派还一度占据多数,但在12月11日的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上,列宁的路线最终上占了上风[17]。

 

会议召开编辑

 

1918年1月5日上午立宪会议召开,当日彼得格勒发生了一场大规模支持立宪会议的和平示威,被忠于布尔什维克的军队开枪驱散,有人员伤亡[18]。当天下午4点,立宪会议在塔夫利达宫召开。在会上观众席上坐满了布党的士兵,他们用高声喊叫、吹口哨、跺脚、侮辱对手等方式扰乱会场。一位著名的布尔什维克代表伊凡·斯克沃尔佐夫-斯捷潘诺夫发表讲话,宣称布尔什维克政府没有责任服从民选的立宪会议:“你们怎么能用这样概念作为全体人民的意志?对于马克思主义者而言‘人民’是一个不可思议的解释:人民不被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把人民视为一个整体不过只是一种虚构,这种虚构是为了迎合统治阶级的需要。”[19]

 

布尔什维克代表首先提出动议,要会议承认《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即按照人民委员会的要求,把权力交给苏维埃并自行宣布解散立宪会议。这一动议被大会以多数票否决。而且社会革命党党魁维克多·切尔诺夫以244票对153票击败左派社会革命党领袖玛利亚·斯皮里多诺娃成为会议主席。 布尔什维克见控制不了会议,便与左派社会革命党人召开了政府会议,决定解散立宪会议。于是布党的海军委员费多尔·拉斯科尔尼科夫在会上宣读了一个声明,随即率本党代表团与左派社会革命党代表团退出会场。列宁在走前指示道:“用不着把会议驱散,让他们去讲个够好了,他们总要散会的。等到他们明天回来时,我们不让任何一个人进场就行了[19]。”

 

会议一直开到次日凌晨4点钟左右。立宪会议的守卫卫队长捷联兹尼雅科夫走上台对会议主席说:“卫兵们都累了,我建议你结束会议,让大家回家。[19]”会议主席切尔诺夫于是便匆匆宣读了该党拟的“土地法”和其他重要决议草案[20],然后让代表们散会,并决定在当日(1月6日)下午5点再度集会。等到下午5点钟再去,却发现宫殿被锁上了,门口贴着布尔什维克政府解散立宪会议的布告。

 

立宪会议遭到驱散引起了一些左翼知识分子的不满,马克西姆·高尔基为此写下《从一月九日到一月五日》一文,将布尔什维克对立宪会议游行的镇压与沙俄时代1905年1月9日发生的“血腥星期日”相比较。

 

从彼得格勒到萨马拉编辑

 

立宪会议代表们被挡在塔夫利达宫门外,他们不得不寻找其他地点集会,同时他们也发现环境正变得越来越危险。有些人企图转移至乌克兰基辅的中央拉达议会,但在1918年1月15日中央拉达军队被迫放弃城市,这导致立宪会议成为一个没有凝聚力的团体[21]。

 

社会革命党中央委员会于1月举行集会,会议中反对采用武装抵抗的做法:“布尔什维克和沙皇专制不同,它的基础是被蒙蔽的工人和士兵,这些人还没有对它丧失信心,也没有看清它给劳动阶级带来的致命伤害。[22]”社会革命党与孟什维克于是又决定重返苏维埃系统,他们希望通过选举的方式,在当布尔什维克无法解决紧迫的社会和经济问题时,依靠苏维埃的重新选举掌握权力。他们在许多地方苏维埃选举中胜出,成了多数派。但布尔什维克政府不承认选举结果,并多次解散反布尔什维克的苏维埃。一位图拉的布尔什维克领导N. V. Kopulov给中央委员会的信中写道:“权力移交苏维埃后,一种迅速的转变影响了工人们的情绪,不久后总体情况将变得非常不乐观。尽管社会革命党发生了分裂,其左派曾一度和我们联合,但我们和他们的关系正变得越来越不稳定。我们不得不阻止苏维埃中新的选举,甚至有必要在当他们使我们陷入不利时拒绝承认他们。[23]”对此,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独立组建了工人代表会议,同布尔什维克控制的苏维埃分庭抗礼。它得到了工人的欢迎,但对布尔什维克政府影响不大。

 

1918年3月3日布尔什维克政府和德意志帝国签订了《布列斯特条约》退出一战,丧失了大片国土,引起了国内民族主义者的强烈不满。社会革命党领导人将布尔什维克政府视为德国的代理政权,于是他们重新考虑和自由主义党派宪政民主党联合。双方3月下旬举行会谈,决定在莫斯科建立一个统一的反布尔什维克联盟。然而宪政民主党要求重新选举立宪会议(宪政民主党在11月的大选中表现不佳),这和社会革命党维护11月选举结果的意见发生分歧,谈判最终破裂[24]。

 

萨马拉委员会编辑

 

?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