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星云(散文)

来源: 岳红的春天 2017-04-13 18:19:15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0372 bytes)

微信公众号:   http://d.xiumi.us/board/v5/2O29B/31165673

人间星云

    我是这样记录第一次见到星云大师的:

    终于见到了星云大师。

    其实,在我的脑海中,对于星云大师并不陌生。朋友是大师的皈依弟子,我住在苏州的那段日子,我住的那套房里到处都是我的朋友跟大师的合影照片,所以,对大师的笑容早已了然于心!

   后来遇见永芸法师,永芸法师又恰是大师的弟子,所以更是每日能感受到大师思想和精神的存在。

    见到大师已是晚上八点半,大师踏进酒店大门的那一刻,丽晶酒店的大厅一片骚动和镁光闪烁。大师一如既往着黄色僧衣、戴长长的佛珠,一如既往的慈祥笑容。在人群的簇拥下,被两个儿童献花、被众人合影、被介绍认识这位那位、最后被簇拥着进电梯,到十八楼的套间,众人及跟随弟子们围坐……

    接待者终于口头安排完行程,又一番闪光合影后合十离去。

    自始至终,除了微笑和点头,大师只说了一句话。而那句话里“东南西北(bo)”几个字的发音重重地拨了一下我的心弦——那是我熟悉的乡音!

    忽接到江苏老家一朋友短信,说他曾与星云大师在鸡鸣寺一起用斋、机场送别。说大师常云: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

    于是,我默默走出套间,我想,此时此地,给人安静也许就是给人方便吧!

 

    我第二次见到大师已经在高雄了。

    当时我跟永芸法师合著的《北京伽蓝记》在台湾出版,恰逢台北国际书展,又是春节期间,所以,我“一箭三雕”赴台湾。 因永芸法师住高雄本山,我当然也直奔高雄。

    参观了山上的一花一木,又欣赏了普贤农场的清荷,第二天就是除夕了。永芸法师问我是否希望她带我去见星云大师,我说我没有重要事情还是别打搅了,一切随缘。

    除夕下午的高雄大树乡依然艳阳高照,永芸法师带领我和不约而遇的美国朋友马丁前往即将于年底落成的佛陀纪念馆游览。佛陀纪念馆供奉着世界留存的三颗(另两颗分别在斯里兰卡和中国北京)佛牙舍利之一,占地100公顷,馆体上方是象征苦、集、灭、道的印度风格的四谛塔,后面是16层楼高的大佛,馆前则是容纳万人的菩提广场,在菩提广场和千余平方米的礼敬大厅之间是一条宽阔的道路,道路两旁,高耸的八座中国传统佛塔平分矗立,塔和道路之间则是由万寿菊、薰衣草、波斯菊分片组成的花海。正当我们在花海边徜徉,巧遇星云大师在侍者的陪护下来察看佛陀纪念馆的除夕境况。听到大师熟悉而亲切的乡音让我倍感温馨。大师问我大陆的寺庙与佛光山有何不同?我说感受最深的是,踏进大陆的寺院感觉烟雾缭绕,而来到佛光山却是鸟语花香。大师说:我们六十年代就不烧香了,我们只栽花,以鲜花供佛!

    旁边的法师说:大师非常关注环保,爱护自然。

    诚然,在佛光山巡山游走,处处都能看到老木成荫的景象。开辟了佛光山丛林并相继在五大洲开辟了两百多个道场的星云大师既眼界高远,又心细如发。尊重爱护山上一草一木的生命。如今依然生机勃勃地伫立于传灯楼前的那棵荔枝树,当初因为树在路的中央,有人主张砍掉或移栽,但大师坚持因为这棵树而让路分叉铺设,如同安全岛。为了保护它,大师还不断地在树根处添加保护物,层层垒砌木架盆栽,到最后俨然一座花的宝塔,于是荔枝树易名“宝塔树”并且闻名遐迩。而那棵已经长在山上几百年、被大师保护存活下来的茄冬树,如今经植物学家论证已经是“无价之宝”。

    星云大师说:花,总能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呈现出来,供人欣赏;人生应该像花一样,尽其所能贡献己力,与人共享,将人间装点得更美丽。一个人若能懂得欣赏花的美,必能升华精神生活。在星云大师的眼中,每一个来佛光山的信徒或云游者都是觉醒的一朵花。听说,整个佛光山恰是由莲花瓣状的五座山丘组成,或许,在星云大师的心里,佛光山始终是一朵兀自开放的莲花,毫无保留地把芬芳散播到每个人的心间。

第三次再见大师已经是一年之后了。那是我与北京大学洽谈并达成星云大师来做讲座并受授名誉教授证书。这件事实现得那么顺利让我都不敢相信,我们只表达了“星云大师誉满全世界,全球几乎所有著名的大学都请大师去演讲和颁发名誉证书……”没想到,当时的北大校长当即应允,并以最高规格接待,在贝公楼演讲,享受布什、克林顿同等礼遇。

大师提前一天抵达北京,从机场接到酒店后,大师坐在轮椅上由侍者推着往酒店大堂走,快到达我身边时,我正准备把刚刚发表了我写佛光山文章的两本杂志递到大师的手上,谁知大师已经远远伸出双手,声音温和却厚重地对我说:谢谢你哦,谢谢你哦!我赶快把杂志夹在腋下迎接大师的双手,眼泪禁不住就流了下来,既感动,又惭愧!

    北大的演讲非常圆满,我蹦紧多天的神经也终于松弛下来。看着大师在众人的簇拥下离去,我也跟着来听讲座的朋友一起离开北大。途中,我突然接到电话,说大师要见我。于是汽车赶快掉头直奔大师下榻的酒店。

    来到酒店,大师再一次说:谢谢你哦!我惭愧得忐忑不安。刚要在侍者的指引下落座,大师却问我:我们没合过影吧?我说没有。因为我一向不喜欢硬拉着名人合影,所以见过大师多次都没有合过影。大师一听,立刻跟他的侍者说:来,帮我们照一张合影。那张因为仓促拍得并不十分清晰的照片就是我跟大师唯一的合影了,照片中,我非常拘束地站在大师身边。

    合过影之后,大师叫我坐下,开始询问我现在在做什么?听说我在写剧本,问我是否需要帮助?我并没有听懂大师指的是什么?侍者在旁边提醒说:大师问你是否需要资助?我赶忙说不需要。大师笑了笑说:我也做过文人,文人都很清高,又不会赚钱,所以常常是苦了自己。然后又跟我说:如果有这方面的志愿,可以到人间卫视去工作。我马上合掌感恩大师。我知道人间卫视是大师创办的全世界唯一不做广告的电视台,我心中充满敬仰,但我知道自己不适合做电视工作。

    外面有人两次来通知大师说张纪中和李亚鹏来拜访,我赶快向大师告辞。刚出酒店,商务车上一直在等候我的十五个人详细问我跟大师谈什么,听说大师又跟我握手了,然后就调侃说:今天不许洗手啊,等我们每一个人都跟你握一次手再洗,就等于大师间接地加持我们了。说完每个人竟然真的都过来跟我握一次手。

    此后,我仍然一如既往地关注佛光山、关注星云大师的行踪,但没有再跟大师这样的见面,我总认为,若没什么事情,潜心修行就是跟大师最好的晤面。曾经,我一位医术高明的朋友毛遂自荐想为星云大师治疗双腿,但永芸法师说:不用了,大师那么多的弟子都曾要为他治疗,可他说这是他的业障,他要自己消业。

    大师现在大多数时间都住在高雄大树乡的佛光山上。佛光山上的花草树木一如既往地繁茂着,满山到处都可以看到: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的“三好”标语。大师常说:学佛,先把人做好。这就是修行了近七十年,实现了“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长流五大洲”宏伟蓝图的星云大师最朴实的人间佛教。

2017年 2月 于白庙

微信公众号:   http://d.xiumi.us/board/v5/2O29B/31165673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修行最难是潜心!连星云大师 -披云- 给 披云 发送悄悄话 披云 的博客首页 (44 bytes) () 04/14/2017 postreply 22:43:29

这篇要赞 -雨化蝶- 给 雨化蝶 发送悄悄话 雨化蝶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15/2017 postreply 16:37:3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