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眼泪(十二)大姑和满姑

来源: 乐维 2016-09-15 19:34:47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6999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乐维 ] 在 2016-09-17 09:42:44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和二伯父联系上以后,又与大姑,满姑联系上了。1981年夏天我回湖南时,探望了大姑和满姑。

大姑叫曹桂云,1922年生。是曹家子妹里最大的。当年曹家还不富裕,所以她没有念过书。后来嫁给做老师的大姑父,当了一辈子的家庭主妇,相夫教子,与世无争。大姑父叫贺世昌,是老实巴交的老师,不问政治,也没有家庭出身问题。可能有点小波折,但没有大的政治灾难。大姑是曹家五个兄弟姐妹中人生最为平稳的一个。

我坐火车到衡南火车站,大姑的儿子小平哥来接我。经过转车到了大姑夫工作衡南一中。他们住在学校里的教师宿舍里。

大姑很早就出嫁了,大姑父是穷教书匠,一直没有什么钱,大姑养成了节俭的习惯。我去她家,她特意杀了一只鸡。但不是一下炒了就端上来吃,而是一天吃几块。一只鸡吃了一个星期,直到我离开时还是这只鸡。中午一定是稀饭,酸豆角。这也是过去衡南农村贫穷人家的习惯,一天只吃一顿干饭。

大姑因为离开曹家很早,对曹家后来的事不很了解。所以她没有告诉我曹家什么事,也不健谈。记忆最深的是,她说当年二伯父亲自回来寻找大伯父,最后找到了,报告了政府说:我大哥在广西哪里,叫什么名字。政府把他抓了回来。最后大伯死在煤矿井下。她说二伯父的是曹家最愚蠢的一个。其他她基本上没有说,也没有怎么提我生父。

大姑生了五个孩子,我只见过两个小儿子。贺小平比我大一些,就在当地工作,不住家。贺小峰最小,当时还在在读中学,在家住。那几天我就在学校附近转了转,见了几个亲戚,没有去哪里。

住了几天,我告别大姑,再去离得不太远的冷水滩看满姑。

冷水滩位于湘江上游,湘桂铁路上。往南是零陵,现在叫永州市。永州地区是大山区,比较贫穷。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被贬的地方,他的《捕蛇者说》就是在永州写的。传奇的斑竹,又叫湘妃竹就是永州地区九嶷山的特产。再往西就进入广西桂林地区。

满姑叫曹衡菊,1940年生。当年在冷水滩电业局做工会主席。我去的时候,全家五口人挤在一个两居室的公寓房。满姑父盛昌玉,当年是电力局的八级电工,技术骨干。

满姑看见我,很激动。她盯着我看了许久,两眼含泪,像有满腹的话要对我说。她向我说起当年生父回老家看她的事,还有我妈妈曾经给她写信寄钱的事。

满姑不像伯父,让我坐下几个小时的谈。她总是忙忙碌碌,家里外面都是风风火火的,没有闲工夫坐下来。我因为经常去看她,每一次她说一些往事,慢慢地积累起来,最后对她的经历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概貌。

1949年,满姑九岁。正是天真烂漫的年华,本来应该充满欢笑。但爷爷,大伯都离开了,二伯,生父也参军,和参加工作走了。家里只有奶奶和她。农民斗地主就把奶奶抓去斗,还把满姑也抓去陪斗。她年纪小,害怕,委屈,无助,在台上直哭。后来奶奶和一些人被关在私牢里,却不提供食物,要各家自己送。一个九岁的女孩,到哪里去找食物?只好到处要饭,要来的饭,自己先吃,留下一些给奶奶送去。奶奶坐了7个月的牢,她也要了7个月的饭。

后来奶奶和她住在大姑家,她跟着大姑父读书。她说她记得生父,她叫他三哥。1953年生父回家看过她,带她去餐馆,买包子给她吃。我妈妈给她写过信,还寄过钱支持她。但很快生父,二伯被打右派,大伯被抓回坐牢,爷爷出走杳无音讯。奶奶也被二伯接到朝阳去了。1961年,她去冷水滩电厂工作。一个人挑着行李走,想起过去的经历,亲人们的遭遇,她举目无亲,觉得前途渺茫,不禁流下了眼泪。工作后也常常控制不住地哭泣,引起了比她早两年进厂,贫下中农出生的一个叫盛昌玉年轻人的注意,从同情到了解,最后这个贫农的儿子爱上了地主的女儿。他们与1965年结婚。婚后生下了老大淑红,老二明杰,老三一兵。两个人一直在电业局工作,姑父成为电业局的业务骨干,满姑因为心直口快,关心他人,被选拔为工会主席。

两口子都是普通职工,要养活三个孩子,生活一直都不宽裕。但满姑有点像我老家芷江那边的人,炒菜都是大碗肉,大碗鱼。这很对我的口味。尤其刚刚在大姑那里节了几天食,正好补充一下。

我到的第一天,吃晚饭前,她盛上一碗酒,口中念念有词,把死去的亲人的名字都念一遍,说些思念他们的话,然后把酒撒在地上,祭奠亡去的亲人,告知我们的情况。凡属过年过节,她都会这么做。

满姑虽然有很坎坷的过去,但并没有被压倒。她显得乐观开朗,快人快语,人缘很好。担任电力局工会主席,组织体育活动,张罗节日庆祝,非常忙。但她做得很愉快,也得到了大家的称赞。别人见了她都是一口一个“曹主席”的叫。

她告诉我,大伯在广西生的儿子唐月峰,后来在贵州工作,一年多前,辗转找到了冷水滩要寻亲,后来见到了满姑。我这次回来,等于曹家在外的后辈都找回来了。

姑姑的三个孩子都比我小,开始对我有点生疏,但几天以后就很熟了。一口一个“志坚哥”地喊,让我觉得很温馨。

我提出去老家燕子窝看看,满姑没有同意,说那里没有亲人了,劝我不要去。后来我提出几次,她都没有同意。很多年以后,燕子窝的人找到她,要和我联系。说燕子窝还没有人考上北大,更没有人出国留学。说让我回燕子窝看看,他们还会立碑什么的。但姑姑没有答应他们。她说,当年他们不顾爷爷为乡亲们做的好事,也不顾她才九岁,让她站台陪斗。这段经历,在她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现在我们好了,他们想起来了。她对那些批斗她的人很痛恨,不想见到他们,不愿意让心中的伤疤再被撕裂。

直到2006年,我带女儿,儿子回国时,她才带我们回了燕子窝给奶奶扫墓。但是悄悄地去,没有通知任何人,也没有去找任何人。除了迎面碰到的几个人,村里的人基本都不知道。我们扫完墓就马上离开了。

  •  

所有跟帖: 

谢谢丑小丫丫! -乐维- 给 乐维 发送悄悄话 乐维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15/2016 postreply 20:51:06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