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眼泪(六)老家之行

来源: 乐维 2016-04-15 13:34:40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8189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乐维 ] 在 2016-04-15 19:47:41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68年1月,当时文革武斗刚过,各县长途公共汽车早已停开,路上仍然很乱。爸爸妈妈觉得社会开始安定了,应该把即将进入读书年龄的大弟三毛接回来了。他很忙,走不开,就让妈妈带我去桃源老家接。然后再顺便去常德妈妈老家看外婆。妈妈自1949年离开,19年没有回去过了。

通过熟人,我们坐了一辆湘运公司粮运车从芷江坐到辰溪,然后坐船去沅陵。到达沅陵时大概是1月11日。沅陵是当时黔阳地区武斗最厉害的县城,芷江有几个人参加了沅陵武斗死在了沅陵。到了沅陵,才知道从阮凌到桃源,不但班车没有开通,连货车都不能走。但正式通车定在1月15日。当我们去车站,根本买不到车票。不仅首发当天的票没有,就是一个星期之内的票都卖完了。妈妈记住爸爸告诫的“多去车站,可能会有人退票”。果然,我们吃了晚饭再去车站的时候,正好碰上有人退票,我们买到了两张首发车的票。顺利到达桃源爸爸老家。杨爷爷早已过世,我们与商爷爷,叔叔(后来商爷爷结了婚,有了自己的小孩),杨奶奶,还有三毛,四毛一起过了年。我们带着三毛离开,因为四毛还小,就没有接走,仍然留在奶奶身边。

我们接着去了常德妈妈老家。见到了外婆,二舅,很多表哥,表姐。妈妈是兄妹中最小,是外婆40岁才生的,妈妈又到28岁才生我,所以凡是与我同龄人都比我小一辈。10岁的我被同龄人,甚至大我很多的人喊叔叔,让我有点不知所措。

外婆已经80了,行动更为不便,走路需要人扶。但头脑还是很清楚。她一辈子行善积德,胆小怕事。当年对生父很同情,要妈妈对他好一点。妈妈曾经提到,在她最痛苦的时候,是外婆给了她的精神支持。外婆没有文化,她也不懂政治,但非常坚强,给予的支持无非就是让妈妈看开一点,以自己的经历作为例子,说明什么事情都可以挺过去的。如果当年没有我的存在,没有外婆的开导,妈妈是很难支持下去的。

妈妈因为退婚遭别人陷害,一辈子都没有机会得到提拨,而且家人亲戚也深受牵连。两个舅舅,两个姨妈的家孩子无一得到上大学,招工的机会,全部都在农村务农。家里都非常贫困。大姨妈因为没有饭吃,吃一种观音土,拉不出屎来,最后被活活胀死了。二姨妈也因为生活很艰难,忧虑压抑,无钱看病,得了青光眼也不知道,50多岁就双目失明。妈妈深感内疚,觉得是自己牵累了大家。平常尽可能接济亲戚,帮他们度过难关。

妈妈因为参加工作早,又在省妇联做过,工资级别定得比较高,虽然后来没有被提拔而没有涨过工资,但每月也有60多元,在芷江县女性中是第二高工资。继父因为当了师范学校校长,工资比妈妈高,达到80多元。但他们的家人都在农村,所以每个月都往老家亲戚寄很多钱。我们家一直没有存下什么钱来。

这次回家乡,妈妈多次向前来见她的亲友表示歉意,是她给他们带来了苦难。但亲戚们都很理解,没有人怪罪他,还感谢她多年的关心与支持。

虽然十九年才回,但妈妈回家很低调,除了亲戚以外,没有去见任何别人,也没有请任何人,远没有什么衣锦还乡的气氛。当时我小,什么也不知道。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妈妈应该是顾虑到谢家人。他们当时正是大红大紫的时候,不可得罪的地头蛇,老家正是他们的地盘。回家只能小心翼翼,任何高调都可能会被他们误解而招致新的报复打击。因为外公,大舅,虽然去世多年,但反革命的帽子仍然戴着。而在世的二舅也是反革命。所以即使妈妈十九年没有回家了,回来连客也不敢请,只有家人团聚。

常德地处洞庭湖畔,算是鱼米之乡,在湖南是比较富裕的地方。但妈妈老家离洞庭湖很远,并不富裕。乡下人却很讲面子,规矩很多。比如来了贵客,谁坐上席,谁坐下席,都有严格规定。桌上必须要有八个菜,其中多少荤菜,多少小菜也有规定。但很多人家穷负担不起,就有一些折中的做法。比如,油炸全鱼一般放上桌是做样子的,如果主人不去动,客人也就心照不宣不动它。过年人客很多,常常天天有人来。每次回锅炸一下再放上来,凑一个荤菜,可以减轻主人的负担。我当年才10岁,又是在规矩少很多的湘西芷江来,加上我们家很少请客赴宴,根本不知道还有这么多规举。一天大舅的儿子毛第哥请我们,席间我见其他菜都吃过了,只有油炸鱼还没有人动,便把筷子伸过去要吃油炸鱼。妈妈连忙用筷子拦住我。我不明白妈妈的意思,就再把筷子伸过去,妈妈又拦住,用眼睛瞪我。但我仍然不知道为什么,还想伸筷子过去。这时毛第哥主动伸筷子把鱼搅烂了,自己夹了一块说:“大家吃,别客气!”。

后来妈妈对我好一阵批评,过了很多年都会提及,作为我不懂礼貌的例子。

妈妈是几兄妹中受教育最高的,也是家族中唯一一个做国家干部的,在亲戚中享有很高的信誉。回去以后,她总在调停亲戚之间的纠纷矛盾。告诉大家一定要相互原谅,以大局为重。大家都很尊重妈妈,也很听她的。

从老家回来后,我们仍然在木油坡住了一段时间,才搬入城里。

1971年,记不得是年初还是年末,反正是天很冷的时候。那天我和妈妈住在学校外的一间房子,这房子大概是因为学校的房子太小而给我们增加了一间,但不在学校里面。我睡到半夜突然被妈妈的哭声吵醒了。只见妈妈坐在桌子边,哭得很伤心,自言自语地说:“你一辈子受尽了苦,操尽了心,没有享过一天福。可我对你关心不够,真对不起你!”妈妈的声音是那么悲哀,凄凉。我在床上不敢出声,怕她知道我醒了。我一下就猜到是外婆去世了。妈妈说:”你总是舍不得,从来不肯穿新衣,说是浪费了。也不舍得吃点好的,都让给孩子吃“。妈妈说了很多外婆在世的时候怎么吃苦耐劳,关心子女的话。很多我知道,也有很多不知道。除了我,没有听众。而我只能静静旳听着,脑海里浮现起一幕幕小时候外婆带我的情景:别人送我一只麻雀玩,她一定要我放生,不能留着。晚上一律不让我出去玩,哪怕是逢年过节。剩饭从来不丢,哪怕有馊味了,也要炒干成炒米吃掉。不肯进医院,切菜切到手指,把指头往石灰里一插,包点布就算处理了。三毛生病住院,她非要去医院看,只好请学校的张师傅用板车把她从木油坡拉到7里开外的县医院 。。。。。。

那个晚上,妈妈边哭边讲,一直到哭不动也讲不动了,天都要快亮了才上床睡觉。那是我看到妈妈哭得最长的一次。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我喜欢这两句 -净水- 给 净水 发送悄悄话 (61 bytes) () 04/15/2016 postreply 13:40:41

顶老乡的回忆! -海上的雾- 给 海上的雾 发送悄悄话 海上的雾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16/2016 postreply 16:49:53

外婆真是明理的人 -atene- 给 atene 发送悄悄话 aten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24/2016 postreply 06:04:31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