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眼泪(四)改姓

来源: 乐维 2016-04-10 17:26:52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8472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乐维 ] 在 2016-04-11 18:25:27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继父老家在桃源县理工港乡杨公桥村,是大山区,交通不便,非常闭塞,几乎到了与外界隔绝的程度。奶奶生于1907年,到要裹小脚的时候,已经到了1911年,清朝倒台,民国开始了,女人不再要求裹脚。但理工港的人竟然没有人知道,仍然让奶奶缠足。直到大约到了1914或1915年,他们才知道早就不缠足了。奶奶才没有继续缠足。结果奶奶的脚变成了介于小脚和大脚之间,很难买到鞋子,基本上只能穿自己做的鞋。另外,因为无知,当地亲上加亲的婚姻很流行,杨爷爷的妈妈与杨奶奶的妈妈是亲姊妹,他们其实是亲姨表兄妹。不过幸运的是,继父一切正常。

继父的父亲叫杨金山,当年杨家家境还可以,有十几亩田地。同母异父的商姓哥哥商伯田却很穷。杨爷爷于是让商爷爷来家长年帮忙,让他生计有保障。商爷爷因为穷,到了快40也没有找到老婆,就提出要收养继父为子。杨爷爷同意了,因为继父是老大,心想我还可以生儿子吗。于是继父小时候就过继给了商爷爷,改姓了商,叫商太生。我小时候见他用过商泰森。但不知道他过继之前叫什么名字。

杨爷爷还赠送了几亩田给商爷爷,让商爷爷从一个打工崽变成了有田地自耕农。后来继父读书,经济上两个爷爷都给予了支持。

但很不幸,杨奶奶又生了三个女儿,却再也没有生出儿子来。眼看杨家出现断香火的危险,这在当地是大事情。怎么让杨家接上香火,又不用破坏继父过继的事,急坏了两位爷爷。经过协商,各方面考虑后,他们安排了一桩包办婚姻,却将当事人继父蒙在鼓里。等到万事具备,他们将对此一无所知,还在师范读书的继父骗回了家,软硬兼施让他与从来没有见过面的姑娘结婚。事情经过我不清楚,继父也从来没有提起过。最后结果是继父与这位姑娘结了婚。婚后继父回校读他的书,妻子先生了一个男孩,取名为杨泽君。后来又生了一个女儿,也姓杨。杨家有了一个孙子,解决了香火问题。而继父还是姓商,维持了过继商家的承诺。 

商爷爷后来因为经济状况改善,自己也结了婚,生了自己的儿子和女儿。爸爸姓商姓杨都无关紧要了,所以也没有改回,仍然沿用商姓。但是草就的包办婚姻没有感情基础,50年代初,继父与前妻离了婚。哥哥杨泽君跟了继父爸爸,继续姓杨;女儿跟了前妻妈妈。当时继父一个人已经到来黔阳,一个单身男人,工作又忙,只好将哥哥留在桃源老家,由奶奶带着。

妈妈与继父结婚后,接着就把已经16岁的哥哥从桃源接来了,继父终于有了一个完整的家。按照哥哥的年龄,应该读高中,不知是当时桃源农村学校不好,还是他读书晚,他来了以后进入芷江一中读初中。因为哥哥在老家被奶奶娇惯了,养成了一些坏毛病,让做教育工作的爸爸很看不惯,常常批评他。而哥哥因为爸爸从小离开他,对他没有什么感情,加上性格倔强,两人关系非常不好。作为后妈的妈妈努力从中调和,尽量让关系缓和下来。

1962年妈妈生下大弟弟。取名的时候,让她犯难了。爸爸姓商,弟弟当然跟爸爸姓商。但哥哥姓杨,而我姓罗,一家三兄弟就有了三个姓。不但会把外人搞得很糊涂,还会引起人们好奇这是怎么回事?很容易就会打听出我不是这个爸爸生的,还会打听到生父是谁。一个右派的孩子,在那个年代很可能会被其他孩子看不起,甚至被欺凌。于是妈妈将我的名字改成商罗维。弟弟取名叫商罗平,谐“维护和平”的意思。但妈妈后来觉得不论商罗维,还是商罗平,三个字都是平声,声音被压在喉咙里出不来,不响亮。于是就将中间的罗改成了乐。抑扬顿挫,一下就叫得响亮了。不知是因为罗维叫了很久,所以后来大家仍然叫我罗维,还是因为芷江人“罗”“乐”不分,想叫乐维,但发出的音却是罗维。

1965年,我和爸爸(继父)随芷江师范搬到了木油坡,县城东边的七里桥。1945年8月日本在七里桥向国民党政府投降,但当年没有人提起,我也不知道。妈妈仍然留在县妇联,一个人住在城里。
很快文化大革命开始了,红卫兵造反风暴席卷全国,芷江也不能幸免。县政府瘫痪了,妈妈被下到农村学习班去了。担心外婆年老受不了冲击,外婆自己也归心似箭,生怕老骨头丢在了异乡。爸爸妈妈就请常德大舅家的瞎子表哥(小名,其实不瞎)来接她回老家去了。那时请保姆算是剥削,家里只好辞退保姆。没有外婆,没有了保姆,我们三弟兄怎么办?又只好请年轻一些的奶奶来接两个弟弟回了桃源老家。木油坡家里就只有我和爸爸,妈妈不是下乡,就是在很远的学习班,只能偶然回家。

那个年代,物质很贫乏。继父,妈妈老家都有很多亲戚需要支援,所以我们生活也很节俭。我每天负责去食堂买饭,买菜。家里有两个弟弟,爸爸,外婆,一个保姆,一共六口人。我们一般买一个甲菜,三四个乙菜,或丙菜。甲菜就是荤菜,乙菜就是豆腐之类,丙菜就是小菜。小时候,我深受外婆影响,特别节俭。妈妈几个月才能回一次家。有一次妈妈回来,爸爸再三叮嘱我买三个甲菜,我想我们六个人才吃一个甲菜,妈妈回来买两个甲菜应该就可以了,于是没有听爸爸的,买了两个甲菜回家。爸爸一看,没有骂我,自己又专门去食堂再买了一个甲菜。

文革后不久,爸爸被打倒了。反正你是当权派,都一概打倒。木油坡校园到处都是“打倒商太生!”的大字报,让我觉得无地自容。我还被一个师范学生骗去批斗爸爸的大会。好在爸爸到芷江师范工作很短,很多人都还不认识他,红卫兵找不出他的“罪状”,加上他出身没有问题,斗过两次就让他靠边站了。没有事的爸爸每天就带着我在屋后的地里种大白菜,在家练毛笔字,也要求我练。

大概是1966年冬天,妈妈从学习班回来休息。两个人来到我家找妈妈。他们让我出去,要和妈妈谈话。他们与她谈着谈着,妈妈就哭了。我站在外面,听见妈妈说她是被冤枉的,家里人都是被冤枉的,请组织上调查清楚。原来那是两个外调人员,去了常德做外调。大概回来告诉妈妈,根据当地组织出示的材料,外公与舅舅们的反革命帽子都不可能去掉。

那是第一次我见到妈妈哭,而且是在外人面前哭。我当时九岁,感到很震撼。第一次感到妈妈心里的巨大压力。我当时不知道外公,舅舅有什么问题?为什么妈妈那么难过?我没有见过他们,但我不认为他们是坏人。他们都是外婆和妈妈的亲人,外婆妈妈都是好人,他们怎么可能是坏人呢?

那时都是谢家人当权,他们怎么可能去翻他们自己定的案。这让妈妈绝望。

妈妈虽然被人陷害,外公,舅舅都是反革命分子。她靠自己工作努力,任劳任怨,同时很注意不乱说话,才得以在多次运动中没有受到什么冲击。她在我面前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要夹着尾巴做人“,她是这么教诲我,自己更是这么做的。

接下来的两年多的时间里,我与爸爸相依为命。他要我每天写毛笔字,跟着他种大白菜。因为爸爸是独子,从小被娇惯,不会做家务。于是我就自己在家学会了挑水,做饭,切菜,炒菜。虽然曾经切到过手,菜也做得不怎么好,但也还能吃。因为妈妈也是学生出生,做菜也不是很好,而且常年不在家。哥哥早就出去工作了,于是没有姐姐妹妹的我最后练成了家里第一掌勺。

所有跟帖: 

顶! -开心!- 给 开心! 发送悄悄话 开心!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10/2016 postreply 18:47:08

顶! -Raspberries- 给 Raspberries 发送悄悄话 Raspberries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10/2016 postreply 19:44:58

这是新州北大校友会的那位商同学? -月城- 给 月城 发送悄悄话 月城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10/2016 postreply 19:45:09

旧时妇女缠过足,又在年少的时候放开,称为“解放足”,我见过几位 -coach1960- 给 coach1960 发送悄悄话 coach1960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10/2016 postreply 20:51:39

好几篇长文了, 先表示支持! 安也正处于不宜阅读期间, 等歇下来再细看哈 -沈香凝- 给 沈香凝 发送悄悄话 沈香凝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10/2016 postreply 21:50:46

原来你们看东西还要先翻黄历的啊? -大肥猫- 给 大肥猫 发送悄悄话 大肥猫 的博客首页 (277 bytes) () 04/11/2016 postreply 06:46:50

顶原创 -青美狐- 给 青美狐 发送悄悄话 青美狐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11/2016 postreply 08:13:42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