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眼泪(二)爸爸怎么再也不来了?

来源: 乐维 2016-04-06 14:33:16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7887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乐维 ] 在 2016-04-07 15:27:55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二, 爸爸怎么再也不来了?

生父曹仲先,湖南耒阳燕子窝人。家里在当地有声望,祖父为人热情豪爽,乐于助人。曾经出资赞助村里修路,办学,做了很多好事。生父排行第四,上面两个哥哥,一个姐姐,还有一个妹妹。他与二哥,就是我二伯父差两岁,但一起上学。高中毕业后,刚好是1950年。二伯父参军去了东北,他参加工作来到黔阳。他年轻,英俊。加上聪明,能干,坦率,深得上级领导的赏识。但因为地主家庭出身,让他的入党申请一直没有得到批准。他深感挫折,因而有时抱怨一些人不看表现,只纠缠他的家庭出身。

-妈妈罗巧云与爸爸曹仲先结婚照

1957年反右开始了,毛主席说的,95%的人是好的。于是大家就按5%的比例抓右派。生父单纯热情,大家对他印象很好,开始并没有被划右派。但后来地委没有完成5%的右派指标,于是领导就找他,说你看我们右派指标完不成,你年轻,凑个数,过一段就回来。他就这么糊里糊涂地被划了右派。不过还得加上一条理由,就说他在入党问题上发过牢骚,是“对党不满”。

接着他被开除,发配去了几十里以外的八面山。那年他24岁,我刚刚出生。我不知道是我先出生,他再被打右派。还是他先被打右派,我再出生。但应该是接踵而至的事。

妈妈承受了强大的政治压力,在领导的劝告下,妈妈与生父离婚了。据妈妈后来说,她准备在生父平反以后再复婚。大概也相信领导说的,生父只是去顶名额,还会回来。

我出生以后,妈妈把在老家的外婆接来带孩子。外婆姓邓,1888年生,我生的时候已经69岁了。一双小脚,支撑着她高高的个头显得很不稳当。但外婆善良,能干,坚毅。她也是排行最小,姓邓,人叫邓幺妹。没有大名。妈妈后来在填表时,把她的名字写成“邓双全”,是外婆的愿望,但外婆从来不知道妈妈这样填写她的名字。外婆当时曾经劝过妈妈别和生父离婚,她觉得生父很可怜。

因为妈妈在怀我的时候担惊受怕,加上我出生时难产。而医院用的是全麻,用产钳夹住脑袋拖出来的。妈妈原来担心产钳是不是把我脑袋夹坏了,成了痴呆儿。后来发现还好。只是生下来以后一直体弱多病,并且胆子极小。

开始生父仍然有时来看我,带我骑自行车在地委大院兜风。秋天必带我去果园,看果园的大伯很喜欢我,一定会从树上摘一个大柚子给我,让我抱着,跟着爸爸回家吃。我幼小的心灵里,感受了生父的慈爱。

离婚以后,妈妈把我改名为“罗维”,跟她姓。妈妈将我所有的衣服都用白线缝上“罗维”蚕豆大的字样。我小时候,从知事开始只记得别人叫我“罗维”,没有被叫“曹志坚”的记忆。

妈妈的遭遇被当年在黔阳工商局工作的商太生注意到了。他是湖南桃源人,也是妈妈桃源师范的校友,但商太生比妈妈大五岁,先于妈妈入学。但因为常需要回家帮助务农,学业被耽误,结果到了1949年也没有毕业。因为参加地下党的外围工作被人告发,他没有毕业就逃离学校到湘西军政大学参军,与后来在朝鲜冰窟里救人英雄罗盛教是同期校友,但在不同的中队。后来罗盛教中队去了朝鲜,他的中队留在湘西。他曾经在读书的时候有过包办婚姻,参加工作后离了婚。在妈妈与生父结婚之前曾经托人提过亲,但妈妈当时拒绝了他,而选择了生父。

这次是妈妈落难,他再托人来求婚。虽然妈妈受感动,但她心里还在等着生父平反的那一天,所以再一次回绝了他的求婚。

生父在八面山农场劳动,主要是赶马车。他虽然年轻,人高,但很清瘦,体质不好。妈妈说他曾经多次无缘无故地昏过去。小时候也没有干过农活,所以一切都得从头学。1958年还好,还有饭吃。59年慢慢开始吃不饱饭了。一些右派离开了农场投亲靠友去了。生父家乡已经没有人了。妈妈有时接济他一点。但自己也不够,渐渐的也就不能接济了。1960年,很多地方都饿死了人。生父所在农场也开始饿死人。1961年1月生父曹仲先终于不敌政治迫害和饥饿的双重打击,吃了过多山上挖的葛根,胀破了本来就萎缩了的胃,引起大出血,再没有爬起来。时年27岁,我当时2岁半。

生父被还没有倒下的几个右派用席子一卷草草地掩埋了,既没有做记号,更没有立碑。他没有等到与妈妈复婚,也没有等到我长大的那一天,永远地留在了八面山。

生父的噩号传来时,正直冰雪封山。妈妈未能上山去为生父做什么。其实她就是去了,什么也做不了。

我太小,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妈妈也从来没有告诉我,她以为我太小,对爸爸没有印象。我其实从来没有忘记他,但我也从来没有问妈妈。只是纳闷:那个常来看我的爸爸怎么再也不来了?

秋天来了,爸爸一直没有来。一天傍晚,我一个人摇摇晃晃走到地委大院的果园,我潜意识是要到那里找爸爸。大伯看见了,慌忙摘了一个大柚子塞给我,说:“孩子,赶快回去吧!”。

记得妈妈多次搂着我,喃喃地说:“宝宝,如果没有妈妈,你可怎么办啊?!”。我不懂妈妈的意思,也看不见从背后搂着我的妈妈是不是哭了,但悲哀的声音让我害怕,不知怎么办。长大以后,我觉得当年如果没有我,她可能没有活下去的决心。

这时商太生再次托人求婚。久经磨难,万念惧灰的妈妈终于支撑不住了。她被感动了,也需要有人为她分担痛苦,同时还需要给我找到一个保护伞,一个完整的家。她同意了他的求婚。1961年冬天,他们结婚了。妈妈带我到了芷江,在继父做校长的芷江师范安了家。妈妈去芷江县妇联工作。

因为表现出色,妈妈很快就成了县妇联的台柱子,深得领导的赏识。领导想发展她入党,但外公舅舅的问题成了妈妈入党的巨大障碍。不能入党,就不能提拔。妈妈是妇联最能干的。能下乡,主持大会,组织活动,写调查报告,做群众工作,样样都行的多面手。妇联领导,甚至县领导的很多讲话稿都是妈妈写的。别人称她为“罗秀才”。很多人以为她是妇联主任,或副主任,但其实她只是一般干部。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不幸的时代,多舛的命运…… -好吃狗- 给 好吃狗 发送悄悄话 好吃狗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06/2016 postreply 15:37:14

那个时代很多人就是这样 -我爱栀子花- 给 我爱栀子花 发送悄悄话 我爱栀子花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06/2016 postreply 18:42:1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