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大院-第三回- 老大哥指点建大院,前面办公后面基建

来源: 菊香书屋 2016-08-23 17:22:42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995 bytes)

基建工作按照先后的次序开始了。

随着孩子们开始了小学,租借来的农地建立了一排小房子,人民小学就这样的开办了。

苏联专家为人民小学设计了最新型的蓝图。

人民小学的sa教学楼是仿照苏联手枪的造型,从西向东排列,连着4个大教室后,向北又排列了一排的教师办公室,穿过老师的办公室到了最北头,右转就是环形音乐教室,四面采光。据苏联专家说,这个楼就是苏军莫斯科小学的造型。

音乐教室里面整体铺满了木条隔板,脚踩上去有一种吱吱呀呀的感觉,淡淡的煤油的i香味在这环形的音乐教室里里面飘散着。

所有的桌椅也是大院的木工赶制的,这些木工都是从河北一带来的,按照苏联专家提供的莫斯科小学的样式照片用了3个月的时间做出了100套,足够大院的孩子们上学用l  未完待续

大院的办公楼设计是四层附楼两座,六层主楼一座,面北背南,主的南面接着一个裙楼,裙楼为一座小礼堂,里面可以容纳将近1000人的规模翻盖板铸铁的椅子牢牢地固定在15度角的地面上。

东附楼的南面有一个小篮球场,篮球场地东面横亘着一排汽车车库,红色的车库大门庄严也醒目。

篮球场地南面就是机关食堂了,食堂排队的窗口按照售卖的不同分为家属窗口和员工窗口。

篮球场地西侧就是一个小型的足球场,大小大概有长80米,宽大概有45米左右,石头子铺地。

篮球场地西侧,就是临时提供的凹形单身宿舍楼,这个楼是最早建好的,所有的人员不分级别,一家一间,挤在里面。公共走廊可以放着各家的炉子,蜂窝煤的,楼道里四处都是蜂窝煤,煤粉覆盖在地面上,一路走过去,脚印清晰可见。

早餐从早上6:30就开始供应了,有圆形的烤面包和条形的馒头,玉米棒茬子粥,咸菜自己随便称,如果没有带钱,只要告诉大师傅,家长是谁,也可以先吃后给钱。

午餐按照星期的轮换,餐单主食也有不同。

有特色的主食还记得起来的是:

周一是烙饼,烙饼里面撒放的咸盐颗颗都可以用舌头品尝出来,多少年过去了,仍然难以忘记,至今无法找到替代的烙饼

周二是油酥火烧,外表镶嵌环绕着红色的细线式的山楂条,咖啡色的面团脆黄相间,辐射出来芝麻的香气,窝在手里仍然要烫得连连呼气。

周三是固定的8个褶子的天津包子,扁扁圆圆的,白色宜人,煞是好看,咬一口就包浆喷出,必须用嘴来接住,不然就撒了一桌子,运气不好的话,舌头就烫的痛苦万分

周四是家乡水饺,也不知道是大师傅的家乡,还是食堂管理员古所长的家乡。反正是每到这一天,古所长总是首先捧着一个大海碗,里面盛了有半斤的饺子,手里握着一头青蒜头,一屁股就坐到孩子们闹腾的饭区,逗着孩子们玩。孩子们都猜测,他也不排队打饭,他吃的饺子到底交钱了没有。

周五最简单,老面条,卤汁红烧肉。

每天的家常菜有:葱烧茄子,小酥肉,辣子鸡丁,肉炒黄瓜片,西红柿炒鸡蛋,

平常的凉菜有:夫妻肺片,蒜瓤猪头肉,小葱拌豆腐,酱肘子,江猪脚,

米汤面汤鸡蛋汤都自己动手打想喝多少喝多少

米饭每天都有,都是一个小铁碗一个小铁碗蒸出来的,二两米饭就是一个小碗,瓷瓷实实的一碗,吃起来很劲道。

每天必有得是隔夜的大碗菜5分钱,里面什么都有,都是昨天卖剩下的菜混合在一起,今日优惠,赶得好了,里面的肉也很多,油汁也很丰富。

孩子们的饭盒都是铝皮饭盒,上面粘着带有姓名的白色胶布,吃完饭后到水房洗干净后,统一的放在了食堂提供的木头架子上,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50年代初大食堂就有这么多的好吃的,特权阶层。 -毛头- 给 毛头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3/2016 postreply 18:42:45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