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年代的歌:心中的玫瑰

来源: 下成蹊 2016-06-03 11:26:02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5742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下成蹊 ] 在 2016-06-03 11:30:22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大学年代的歌:心中的玫瑰 (顺以此悼念专制下被害的人们)

看电影《泪痕》应是在大二那年。那正是“伤痕文学”兴起的年代,卢新华的《伤痕》和《文汇报》上郑义的《枫》刚发表不久,各地杂志刊物出得蓬蓬勃勃。同室好友W的父亲,回到了上海文联的领导岗位上,每月都能收到几十本从各地寄来的月刊,我们得以借光。

我们一室六人,家都在上海,周六下午散伙,周日晚间回室。几乎每周日晚上,W同学都会带来四五本杂志。像《收获》《十月》和《人民文学》这类大刊物,她父亲要留在家中,而我家正好订阅这些刊物,那就由我从家中带来。于是我们差不多每日人手一册,午间休息或夜晚熄灯前花上点时间,看得津津有味。熄灯后再聊上一阵,谈文说事聊人生。同室同窗情,日益加深。

我们六人中有五人的家庭,在文革中受到过不同程度的冲击迫害,有两人的祖辈父辈在文革间因受害而病亡或致伤残。所以我们的政治观点很容易相近,对文革中有一亿多人受到各种政治打击和牵连的说法(据说是叶剑英在政治局某次扩大会议上所言),没有不相信的理由。

W同学是我小学同届校友。文革初期有一段不上课、全民遵毛旨闹革命的日子。那期间市少年宫办某“英雄”事迹展览会,我俩都是我校送出的讲解团成员。数月相伴,我们成了好友。她父亲是享誉海内外的军旅小说《红日》的作者。因该小说被江青、张春桥一伙诬为“大毒草”,她家在文革中在劫难逃。我们因此而同"病"相怜。小学毕业后,我们失联多年。能在大学同班一室相遇,是何等的缘分!大学里,她是班上的文体委员,名副其实的多才多艺。她的百米短跑是我班参加校运动会的一个亮点。她的演唱能力更是不一般,入学前曾在沪东工人文化宫多次上台作表演唱和N重唱。加上我也有文革前市少年宫受过点合唱训练的底子,青春的歌声便常在我们中扬起。

在作业和考试不很紧的时候,我们周六下午跟着W同学哼上一曲老歌、学上一首《外国名歌二百首》里的歌、或者唱唱新上映的电影里插曲。印象较深的是跟W同学学了《纺织姑娘》,练过《小路》、《深深的海洋》和《我的故乡》(越南歌曲)的二重唱,一起学唱了德语歌《小小少年》(当时我们都修了德语作为第二外语),电影《屈原》里的《橘颂》,还有就是电影《泪痕》中这首《心中的玫瑰》。

 

这里是段转文介绍:《心中的玫瑰》是1979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故事影片《泪痕》中的插曲。已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典歌曲集》。《泪痕》是北京电影制片厂1978年拍摄的彩色故事影片,于1979年春节公演。该片由孙谦、马烽根据他们二人的小说《新来的县委书记》改编,由李文化导演,描写了粉碎“四人帮”以后,新上任的县委书记朱克实针对县里存在的严峻现实和复杂的历史问题,顶住“四人帮”余党设置的重重阻力,大刀阔斧平反冤假错案的艰难过程。影片以“疯女人”孔妮娜为主线,围绕着被迫害致死的前县委书记的历史疑案,以及现实中大干快上、劳民伤财的“土石岭工程”,把七十年代末期全国范围的拨乱反正工作浓缩到了一个基层县,是当时拨乱反正题材影片的代表作品。

心中的玫瑰 歌词

在我心灵的深处  开着一朵玫瑰

我用生命的泉水  把她灌溉栽培

啊......玫瑰  我心中的玫瑰

但愿你天长地久  永远永远把我伴随

----------

在我忧伤的时候  是你给我安慰

在我欢乐的时候  你使我生活充满光辉

啊......玫瑰  我心中的玫瑰

但愿你天长地久  永远永远把我伴随

-----------

 

老实说,《泪痕》拍得很一般,不怎么打动人。其内容在记忆中几乎没留下什么痕迹。可它的插曲,这首《心中的玫瑰》,却常在心头缠绕。那歌词言简意深,又带有哲理;那曲调深沉柔情,又带着坚毅。

整首歌结构小巧玲珑精悍,没有多余,没有拖沓,却有丰富的含意,令人回味。曲调中带有些凄凉悲怆,歌词里又满是温暖和希望,很适于用来表述悼亡的心情和对未来的期待。

二十七年前初夏那些血与火的日子里,我们不约而同地都站在了支持学生的主要诉求、谴责血腥镇压这一方。W同学参加了她就读的学校留学生们在使馆前的抗议活动,被使馆人员录了像而遭遇到一些麻烦。那是段不思量自难忘的经历,将在我们记忆中永存永念。

在这特殊的悼亡周里,为悼念专制下屈死的人们和因抗争而被枪杀被坦克碾压的人们,用新学上手的全民K歌,献上一支“心中的玫瑰”。

http://kg.qq.com/share.html?s=i4xDI59rl3zW

 

所有跟帖: 

难得的发小 十大学同窗的缘份:) -锦江河畔- 给 锦江河畔 发送悄悄话 锦江河畔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03/2016 postreply 11:34:11

确实难得,这样的友情会相伴终生。 -下成蹊- 给 下成蹊 发送悄悄话 下成蹊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03/2016 postreply 11:35:55

我们都是一间寝室4张双层床,住7人,有一床空着放箱子之类的东西 -UDR01- 给 UDR01 发送悄悄话 UDR01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03/2016 postreply 11:48:47

我们班男生也是你这待遇。女生一共才六人,得些优待。:) -下成蹊- 给 下成蹊 发送悄悄话 下成蹊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03/2016 postreply 11:51:55

女生宿舍楼还不准男生随便进,对吧?怪不得女大学生翘。。。 -UDR01- 给 UDR01 发送悄悄话 UDR01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03/2016 postreply 11:54:07

宿舍楼是三层。大三起,一些低届的男生住进了一二层,女生少,“高高”占据三楼。:)) -下成蹊- 给 下成蹊 发送悄悄话 下成蹊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03/2016 postreply 11:59:50

有的学校、男生、女生各有个把门的大爷、找人就在大喇叭上吼一嗓子:) -锦江河畔- 给 锦江河畔 发送悄悄话 锦江河畔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03/2016 postreply 12:35:11

我们那年代没有。如今那楼已成研究生男生宿舍,一进门左边有间门卫管理。两位中年妇女热情地欢迎老校友上楼去重访故地。:) -下成蹊- 给 下成蹊 发送悄悄话 下成蹊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03/2016 postreply 12:59:04

也是4张双层床。俩班干部发扬风格,在上铺。另两上铺放物品。因都来自上海,无须放箱子。 -下成蹊- 给 下成蹊 发送悄悄话 下成蹊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03/2016 postreply 11:56:18

放张老宿舍楼的正门照片,其余相近的楼都已被推倒建了新楼。可注意到旁边“回家真好”的欢迎告示。:) -下成蹊- 给 下成蹊 发送悄悄话 下成蹊 的博客首页 (87 bytes) () 06/03/2016 postreply 12:22:22

回看三十八年前,这楼门面如此之破。:) -下成蹊- 给 下成蹊 发送悄悄话 下成蹊 的博客首页 (87 bytes) () 06/03/2016 postreply 12:51:25

记得这首歌! -tomcat801- 给 tomcat801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03/2016 postreply 13:18:34

真难得,小学同学大学又同窗 --hutu-- 给 -hutu- 发送悄悄话 -hutu-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03/2016 postreply 13:57:46

是啊。还记得进大学头一天在排队等体检抽血。她从后面拍我肩头,我一见她大喜:“我们又成校友了”。她一笑, -下成蹊- 给 下成蹊 发送悄悄话 下成蹊 的博客首页 (136 bytes) () 06/03/2016 postreply 14:37:28

真好! --hutu-- 给 -hutu- 发送悄悄话 -hutu-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03/2016 postreply 14:55:1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