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烂鸡蛋还是小鸡鸡?——八国联军能把孔老二消灭吗?

来源: pumped 2016-06-18 11:49:50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6161 bytes)
(一)留洋知识分子的全盘西化并不可取

一剑在他的大作中说:“中国就还没有摆脱清朝的状况:中学为体,西学为”。他似乎提倡的不过就是中共在六四学潮之后一直批判的全盘西化。

对这种情况,有一个比喻可以概括:外力压迫下的鸡蛋是烂鸡蛋,内力成长出来的鸡蛋才是小鸡鸡。

中国全盘西化,既没有现实基础也没有理论基础。理论基础是证明西方的或者一剑说的是绝对真理。但西方推行的多元化思路本身就否定了这种说法。

假定你说的是对的,那么你的行为,就是启蒙,对你的攻击,就是对启蒙的攻击,就等于变相的肯定愚民政策。但万一你错了呢?错了还不让指出,那不叫对启蒙的攻击,那叫蒙人,哈哈。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我觉得没啥不对。不加论证实践,完全放弃自己的传统(习惯),那只能叫盲信。最简单的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寒冷的环境进化出北极熊,热带环境进化出黑猩猩,暖带环境可能进化出来的才是人。说上一句当然是自大得让人笑,而且不能让黑猩猩和北极熊们听见,但我想说的其实是,嫁接也得考虑原来生物体的免疫反应,让原来的生物体活着才是主要的。中国以往的历史已经显露了一个趋势,即进入中国的异族都将变成中国的一分子 。谦虚一下,这也许不是必然,但至少可能性极大。

留洋的知识分子的毛病常常是在倒洗澡水的时候把孩子一起处理掉,以此预示自己思想在中国的绝户头天性。

即使全盘西化,人为设计照抄欧洲的启蒙运动——一般叫做文艺复兴,也需要有一个消化理解的过程,拔苗助长同样要不得。

左派总认为人民的脚步太慢,右派总认为人们的脚步太快。大部队行军,不是轻骑兵,也不是重装甲,有它自己的步调。太快太慢都不行。这不是中庸,这是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内在规律。

何况中国的古人们早已经打下了深厚的哲学基础, 囫囵吞枣式的全盘西化根本不可能。而更可能的是中国的文艺复兴。即对自古以来的文史哲进行更高层次的再现。并且把西方的思想也考虑在内。

清末,中国的政治制度已经腐朽到了强弩之末,儒家作为统治者的工具,被统治者随意剪裁是说得通的。视野狭窄,仅从这当中吸收养料,而且一面倒地盲从,就给现在的全盘西化一样,只能沦落为东施效颦。美国很美,东施不仅不美,而且连凤姐那种聪明劲还丧失了。

《论语》中有句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讲独创性的人多半只做到了后半句,书呆子的话只做到了前半句。这句话引申一下就是继承和发扬的关系。所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全盘西化,类似于邯郸学步,到哪儿都得爬着走。老毛和鲁迅在他们那个时期反孔来标新立异,确实振聋发聩,给西方的上帝死了有一拼,在解放思想上有一定的作用。但他们忽视了一个关键的不同,即孔老二的牌坊,是皇帝们封的。孔老二从来就是一个知识分子,说他是知识分子的开山老祖也不为过。作为知识分子对另一个知识分子缺乏起码的尊重的话,本身作为知识分子是不合格的。但一剑对孔老二的蔑视我倒是认为很必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把孔老二当狗使。只有有了这种以我为主,万物都拿来为我所用的气概,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大写的人。这就是战略上藐视,但在战术上如果不重视,那基本上就是糊涂虫了。

这种以我为主,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一脉相承的。从这个意义上,一剑说什么都体现了这个原则,即为他自己(的天命)服务。倒是无可厚非。

尊重是分层次的,那种叶公好龙式的尊重还不如当成靶子踩在脚下。蔑视也许是一种狂人本人意识不到的更高层次的尊重,原因在于你如果不在意他,你根本不会把他当靶子。

(二)陈志武在他的大作中,将儒家片面地解释为顺从听话和等级秩序。这和批判孔老二时候说儒家是封建王朝为维护自身的统治一样。反映的是他自身的认识水平思路历程。但他批判的儒家,如果从孔孟语录中找的话,其实能找到他提倡的东西,而且比他讲得深。

例如他说:把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重点放在“做人”的通识与思辨训练上

孔孟语录主要就是说做人的。至于思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如何?

至于他说的“好与不好,只有基于子女的个人兴趣、偏好、个性和天赋才有意”,仔细读读孟子的这句话“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把中庸逻辑理解成“要求你不能声张,不能过多表达自己,什么都要适度。即使是讲道理、辩论,也不要那么认真,那么打破沙锅问到底,什么事情差不多就行”,这和孟子的“尽心”正好背道而驰。这大约是作者所接受的儒家教育。连儒家是啥都不懂,还去反儒,也是比较搞笑的事情。整到最后,就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这种反儒,在儒被踩在脚下的时候,只能反衬反儒者本身的羼头本色,更象是机会主义者。认知水平差还是次要的。

孔孟语录从哲学上理解,你会觉得世界很大,都有了一剑的“无限在手,天下我有”的豪情。但假若把它仅仅理解成听话和等级秩序。而且把儒家仅仅限于孔孟二人,仅仅取其不适合时代具体环境的死搬硬套,那就完全是狗屁大通的做法。

孟子有句话“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拿现在话解释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该偏激尖锐的时候就要偏激尖锐,这也是具体场合具体发挥。这样的白话翻译比陈的“适度”更恰当。作为学者,对儒家的理解如此浅薄,还打着打倒儒家的旗号来讲话,哗众取宠的效果也许能达到,但犹如猴子的屁股,在众人当中还不觉得,爬到高处,原来红得象红太阳。

对儒家的攻击类似断章取义的片面攻击,是看见具体而想上纲上线地攻击。寻根溯源的话就会被反噬。

就该文的具体主旨来说,还是很值得重视。但他的观点类似于忽悠比真本事强。这有点忽悠。在我看来,领导这个职业也有其内在的规律,也是真本事。把真本事能用听众能理解的语言表达出来,也是真本事。而把没本事忽悠成真本事,这当然也算是本事。但忽悠可以短期内奏效,长期还得靠真本事。而真本事可以在忽悠之后习得,所以忽悠作为敲门砖在对方蒙昧的时候也是很必要的。就像美苏军备竞赛,美国靠忽悠也能把苏联拖垮。可中国造发动机,靠忽悠是出不来的。还有就是床铺的竞选,靠忽悠当上总统才是第一步。

 

附录:一剑飘尘《启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理性在于发掘事物内在的发展规律。对于中国这样庞大的国家,以儒家的世俗主义立国,又用马克思主义来补强了这种世俗主义,其本身的发展可以有其不同于西方的发展轨迹。但一剑飘尘的攻击文章很有意义,原因即下面所述的短板论。

这篇文章后面的留言简单地说作者无知而自己又不有理有据地说明,例证了陈志武指出的中国人的弊病:思辨性差。这也从一个角度证明了关闭博客评论的正当性,即留言多是浅薄无价值的口水。并不值得回复。甚至不值得看。文学城这个平台本身似乎不太适合思想交流。在我看来,作者文中有很多有价值的论据和观点。留言至少不应光打击。即使做不到儒生的温良恭俭让,写作文的论点论据论证至少要有。这就是以自己的劳动回报别人的劳动,以自己的认真来增进同仁的认真。逻辑学中的三段论应用一下也能脱离情绪的宣泄,走进理性的殿堂。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14053/201606/1016792.html

耶鲁教授陈志武: 《为什么世界一流大学不爱招中国老师?》:这个标题起得很惊,不过作为居安思危来说,值得重视。越是反面的观点,越值得重视。这就类似于对方帮你找缺陷,你如果补足了就能飞速成长。因为根据木桶理论的角度,一个人的综合实力取决于短板。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20623/201606/1011382.html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