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公孫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来源: 希声 2016-05-24 17:27:07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0 次 (3397 bytes)
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谿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注釋
 
1. 郭:外城。
 
2. 池:指護城河。
 
3. 委:放棄。
 
4. 域民:區隔人民。域,界限、範圍,此作動詞用,區隔。
 
5. 畔:通「叛」,叛離。
 
孟子論保國之道,民心最重要,地利次之,天時再次之。 
 
孟子說:「時機有利不如城池堅固重要,城池堅固不如得到民心重要。  
 
譬如內城只有三里長,外郭只有七里長,包圍而加以攻擊卻無法戰勝。能夠包圍而加以攻擊,來犯的一定是時機有利;然而卻無法戰勝,這是時機有利不如城池堅固重要。有的城牆不是不高,護城河不是不深,武器不是不堅銳,儲糧不是不多;原城的軍民卻棄守逃離,這是城池堅固不如得到民心重要。  
 
所以說:不能靠邊疆的界線來區隔人民,不能靠山川的險峻來鞏固國家,不能靠武器的堅銳來威服天下。施政合乎仁道的君主幫助他的人就多,施政違背仁道的君主幫助他的人就少。幫助的人少到極點,連親戚都叛離他;幫助的人多到極點,全天下都歸順他。以全天下都歸順的,攻打連親戚都背叛的,勝負是明顯可知的;所以君子不戰便罷,如果作戰一定獲得勝利。」

所有跟帖: 

共党走到今天这步田地 -泰凉- 给 泰凉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25/2016 postreply 02:05:22

共产党今天滋润得很呢。 -泰凉- 给 泰凉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25/2016 postreply 02:06:34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