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今年4月发封面文章“警惕对习近平的个人崇拜”在中国一度被封,极大地有助于西方对习“独裁与帝国野心”的认知

来源: 希影 2016-12-26 17:57:54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7230 bytes)

2017年应是抵抗伟大领袖的开始

 

China’s chairman of everything

Xi Jinping’s autocratic and imperial ambitions should be resisted in 2017

http://www.theworldin.com/article/12581/chinas-chairman-everything

 

 

 

《经济学人》:警惕对习近平的个人崇拜
 
2016年 4月 1日

 

英国《经济学人》期刊在最新发表的文章中分析了中国出现的对习近平的个人崇拜,认为他推行的高压政策以及强化自己权力的做法并不能给他带来安全,也不能帮助稳定中国。
 
文章在开头提到中国最近发生的疫苗丑闻,指出习近平的反腐运动其实关系不到普通百姓,因为他们的生活以及健康仍然受到腐败影响。
 
文章还提到中国精英阶层也不满习近平,比如官方媒体公开抱怨对新闻报道的限制,还有一位知名富翁在微博上攻击他以及一名高级编辑愤而辞职等等。
 
自毛泽东之后,习近平大揽权力,超过任何其他领袖。文章说,在他上台后的三年半中,习近平以惊人的速度为自己取得各种头衔。中共的“集体”领导做法被抛弃。文章引述一位分析人士说,习近平现在是“全面主席”(Chairman of Everything)。
 
另一场文革?
 
毛泽东的暴君性格和喜爱崇拜把中国推入文革的狂热和暴力中。《经济学人》认为,习近平不会成为毛,也没有迹象显示中国到了另一场文革的边缘。
 
但是文章认为,习近平推行的高压政策和强化自己权力的做法并没有给他带来安全,也不能帮助稳定中国。
 
在反腐问题上,文章说,习近平用中共自己的地痞式调查员来对付腐败,而这些人感兴趣的是清算政敌,而不是公平执法。
 
习近平压制新闻媒体,也使记者不敢揭露腐败。文章把疫苗事件当作例子,指出丑闻一年前就被发现,但是到现在才曝光,这对党和习近平的信誉影响更大。
 
文章也认为习近平的外交政策也在国际上引起焦虑,比如他在南中国海咄咄逼人,反而把亚洲许多国家推到了美国的阵营。
 
习近平刚上台时,人们还以为他站稳脚跟后就会推行他希望的改革。文章说,但是现在这种希望越来越淡薄了。让党遵守法律,关闭亏损的国有企业或者推进急需的社会变革比如在城市中取消对农民工的限制,这些都是很棘手的政治问题。文章说,看来习近平没有时间顾及这些事情 -- 因为维持权力占了他的全部时间。
 
《经济学人》的文章说,中共统治中国66年,最麻烦的时期通常都发生在精英阶层内部爆发争执。文章说,习近平的统治风格只会在这个问题上火上浇油,他越用恐吓和打压的办法对付敌人,就会制造更多敌人。
 
(BBC)
 
 
 

习核心确立/习近平成核心强人 中国痛点却正在流脓

 

作者:张咏晴编译 2016-11-11

 

中共六中全会确定总书记习近平在党内的核心地位,称习近平是「全党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的核心。习近平权倾中国,彷彿将建立毛泽东和邓小平式的强人政治。然而,他站上权力颠峰同时,中国的痛点却正流脓。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政治强人形象看似更形巩固了。中国共产党10月底六中全会曲终人散后,发出公报,宣告“全党同志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 一般解读,这意味着政治和机构改革的大后退,习近平将建立毛泽东和邓小平式的强人政治。 然而,习近平却没有自满、懈怠的本钱。因为,经济问题依然是他的阿基里斯腱:中国经济衰老中,亟待痛苦的结构性改革。 乍看之下,中国经济稳当,比起躁动不安的2015年夏天,更是显得身强体壮。因为那个夏天,人民币对美元剧烈贬值,上海股市自由落体崩跌,震撼全球。 然而,经济风暴暂时止息,却可能只会造成领导阶层延后应对横亙已久的结构性问题,包含产能普遍过剩,以及不断膨胀的企业债。

 

习近平的两难

 

身为中国的最高领导人,习近平面临无法摆脱的两难局面:追求短期经济稳定,抑或大刀阔斧的推动结构性改革,以确保经济体质长治久安。 中共最大的心魔是,大刀阔斧改革带来的阵痛期,恐让经济激烈下滑,引发社会不安,甚至撼动一党政治。不意外的,这番恐惧形成一股力量,抵抗者着任何可能伤害经济成长的改革行动。 还有一项事实,加深习近平的两难。中国经济在2010年创下高峰,并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成长幅度已逐渐趋缓。 习近平今年9月在浙江会见国内外企业家时说:“今天的中国,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这个新起点,就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增加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新起点,就是中国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起点,就是中国同世界深度互动、向世界深度开放的新起点。在新的起点上,中国将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开拓更好发展前景。” 但他也坦承:“许多人会猜想,中国能否持续改革和开放。”

 

尸速中国

 

中国经济的另一个痛点,是不断扩散的殭尸病毒。无望恢复生气,但却因为获得放贷者或政府的支持而免於倒闭的“殭尸企业”正在增生。 这些殭尸企业正是造成中国经济产能过剩的问题核心之一,特别是钢铁和煤矿业。《日经亚洲评论》(Nikkei Asian Review)指出,一份报告甚至发现,中国半数掛牌的钢铁公司,都是负债的殭尸企业。 《金融时报》报导,中国企业已累积18兆美元债务,占GDP比重170%。 习近平不会不了解,忽略市场准则、近乎“猖獗地”拯救殭尸企业是饮鸠止渴的作法。然而,善于拉下政敌的习近平,似乎发现了经济才是最难驯服的大敌。

 

中国梦

 

2012年,习近平就任初期曾许下“中国梦”,并画出实现中国梦的路径蓝图,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他的“中国梦”内含两个“百年目标”,第一个时间点是2021年,也就是中国共产党创党100年。其二则是,2049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百年。 第一个百年目标是建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目标将中国人口拉出贫穷线,为一党统治的正统性镀金。然而,目前距离2021年剩下5年,中国依然有7000万人口,生活在贫穷线之下。 第二个百年目标是建立一个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外界一般诠释,中国的第二个百年目标意指,中国要重新回到19世纪中叶第一次鸦片战争前的强势地位。 然而,这是否意味中国将以武力对抗达成目的?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陶文钊表示,不见得。“中国不会像前苏联那样公开对抗美国。但中国绝对会掌握一定程度的(国际)话语权”。 习近平的两个“中国梦”依然是未竟志业,“习核心”却率先确立,这种向习近平看齐、以习近平是瞻的政治话语,将成为中国推动改革的利器,还是塑造出另一个强人政治,全球动见观瞻。

 

资料来源:Nikkei Asian Review、Financial Times、新华网

 

 

人民币汇率持续下跌:习近平也阻止不了的事
 
时间:2016-12-25 
 
 
在16日结束的中央经济会议上,习近平下令,2017年的人民币汇率要力求稳定和避免风险。不过,大权在握的“习核心”,虽事事运筹帷幄和随心所欲,却在人民币汇率一事上遇到困难,阻止不了它持续下跌。
 
习近平在会议上,特别提到人民币汇率,他说2017年要“增强汇率的弹性,但也要保持汇率在合理水平上的稳定”;除“弹性”和“稳定”,他还特别提到要“避险”,“要把防控风险放在更重要的位置,确保不发生系统性的金融风险”。
 
“稳健”和“避险”是本月9日结束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的2017年国策,应用在经济上,就是习近平说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
 
不过,美国联准会14日作出了升息的决定 (升25点),而且还暗示2017年会再升息二至三次。联准会决定升息,主要是预期美国经济持续扩张,为了预防经济过热和通膨,所以要升息;换言之,升息是基于美国经济的需要,但是美国升息,却对中国经济和人民币汇价不利,对习近平造成巨大压力,直接威胁到他的稳定和避险策略。
 
第一,美国升息,对人民币汇价造成下跌压力。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可以看上一次美国升息,如何导致人民币加速下跌的情况。美国联准会2015年12月16日升息 (也是升25点),至今刚好一年,在过去一年中,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下跌了6%。人民币汇率自2014年开始下跌,基本原因是中国经济放缓,而美元则因为美国经济持续扩张而保持强势,美元强则使人民币更弱,逼使人民币汇率持续下调。去年12月的美国升息,是九年来的第一次,升息使已经持续下调的人民币汇率加速下滑;现在美国第二次升息,势必对人民币造成同样的下跌压力。
 
第二,美国升息,对中国外汇储备造成压力。美元强,人民币弱,以致人民币兑美元汇价持续下跌,直接导致中国所持美元和其他外币储备缩水。去年12月美国第一次升息,同月中国的外汇储备应声减少了1079亿美元,打破了之前的纪录;接着的一个月,即2016年1月,又再减少了994亿。到了今年春夏,储备减幅稍为放缓,原因是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保持平稳,没有出现动荡,但是入秋之后,储备的减幅又告增加,11月减少了690.6亿,比预期多一倍,引起了市场注意。截至11月为止,中国的外汇储备已从2014年春天的4兆美元,减至现在的3.05兆,两年不到就减少了1兆,减幅实在惊人。
 
第三,美国升息,对中国股市造成压力。去年12月美国第一次升息后,外汇市场中的人民币汇率持续走跌,中国政府不得不入市,一方面抛售美元,另一方面则买人民币,藉此拉抬人民币;为稳住人民币汇率,2016年元旦股市开市后,政府在股市引入“熔断机制”,但机制失灵,开市四天,即导致股市抛售潮。上证指数在美国第一次升息后的六周内,下跌了25%;从第一次升息到现在,即一年之后,上证指数仍未能回复升息前的水平,现在仍比升息前跌了10%。
 
第四,美国升息,加速中国资金外移。美元强,人民币弱,使中国民众和企业争相放弃人民币,并且把现金和资产移到国外。去年美国第一次升息后,资金外移的情况持续恶化,今年第二季外移资金达985亿美元,第三季达破纪录的2070亿,11月的数字还未出炉,但估计达到750亿至800亿。大量资金和外汇出逃,对经济不利,已形成危机,所以中国政府要千方百计阻止资金外逃。
 
综合而言,美国升息,对中国经济造成巨大压力,习近平无须等川普上台后对中国的进攻,已因美国升息而在经济上处于劣势。习近平希望2017年的人民币汇价能够保持稳定和避免风险,但从去年美国第一次升息导致的后果看,他的希望可能要落空了;他最多只能避免人民币汇价过急速的下滑,他也可以避免宣布人民币大幅贬值,但他却难以阻止人民币持续地和缓慢地下跌。
 
(邱鸿安,世界新闻网)
 

所有跟帖: 

已过巅峰的西方的精英如此理解从1840年从谷地反弹的中国历史和中华文明,尚未登顶的中国,尚能不继续衰败?无他,既无自知,又不知人 -人在异乡为异客- 给 人在异乡为异客 发送悄悄话 人在异乡为异客 的博客首页 (535 bytes) () 12/26/2016 postreply 18:02:04

+1000 -supersmartan- 给 supersmartan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26/2016 postreply 18:09:42

美国是希望人民贬值还是升值? -commonsense888- 给 commonsense888 发送悄悄话 (92 bytes) () 12/26/2016 postreply 18:08:53

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升不好,说明中国国力强大。降也不好,说明出口更有竞争力,最好一降到底。 -supersmartan- 给 supersmartan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26/2016 postreply 18:12:55

就是随市场自由波动,不受政府控制 -五风- 给 五风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26/2016 postreply 18:17:05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