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方震(蒋百里)

来源: und 2015-04-26 19:25:28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6871 bytes)

蒋百里(1882年-1938年),名方震,浙江海宁人,民国时期著名军事学家,与广东李浴日、云南杨杰同为中国军事学巨擘,他终身没有亲自指挥过一次战役,但先后被赵尔巽、段祺瑞、袁世凯、黎元洪、吴佩孚、孙传芳、唐生智、蒋介石等聘为参谋长或顾问。国民政府中的将帅如陈铭枢、唐生智、方声涛、刘文岛、张治中、陈诚等都是他的学生。

 

蒋百里自幼贫寒,但读书用功,1901年,蒋赴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科学习,5年后,蒋百里在所有日本毕业生面前把代表第一名的日本天皇佩剑带走。


 

1906年,蒋百里赴德国留学,回国后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据说一天早上,校长蒋百里召集全校师生紧急训话:“初到该校,我曾宣誓,我要你们做的事,你们必须办到;你们希望我做的事,我也必须办到。你们办不到,我要责罚你们;我办不到,我也要责罚我自己。现在看来,我未能尽责……你们要鼓起勇气担当中国未来的大任!”。


 

1917年蒋百里首次撰写军事论著《孙子新释》、《军事常识》等。当国内五四运动爆发时,蒋与梁启超等一起在欧洲考察。回国后,二人同时从事新文化运动,蒋成了梁氏最得力的助手,被称为“智囊”。据说1921年蒋百里将欧洲考察成果写成一本《欧洲文艺复兴史》,梁启超为之作序,但梁氏下笔不休,竟写了5万多字,跟原书的字数都差不多了,梁氏只好另作短序。后来梁将这篇长序改写,取名为《清代学术概论》,又请蒋百里作序。


 

梁与蒋有师生名分,政治观点上却相左,激烈争论。有人对此不解,蒋曰:“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赴欧考察团在巴黎(前排左二为蒋百里,左三为梁启超)(1919年)


 

蒋百里交友颇多,罗素、郑振铎等都受其帮助;蒋经国、唐生智虽为部下却感情深厚,1923年,他和胡适共同创办了新月社;蒋与徐志摩为至交,在徐志摩经济最为拮据的时候,蒋百里将自己在北京的寓所交徐志摩出售,帮其渡过难关。后来蒋百里被蒋介石囚禁,徐背起铺盖喊着要去陪他坐牢。


 

军人蒋百里


 

蒋百里于1925年任吴佩孚的总参谋长,后因吴不“讨奉”而辞职,去上海投孙传芳。


 

1929年,唐生智乘机发展自己势力,欲起兵反蒋,密电老师征询。蒋百里回电中有“东不如西”一语,其意劝他仿效清代名将左宗棠向西北地区发展。唐生智刚愎自用,没有采纳蒋百里这一战略。他联合许多杂牌军将领,于同年12月5日通电全国,劝蒋介石“下野”。同时出兵直指南京。蒋介石立刻命令上海军警查抄唐生智驻沪总部,几天后又闯进蒋百里住宅,从他家里搜出一架无线电台、密码本和一份致唐生智电报稿。蒋介石误以为电报中“东不如西”一语是针对他的,蒋百里被关押。


 

稍后,经学生陈铭枢等人力保,两个姓蒋的同宗达成和解。


 

1933年,他奉蒋介石之命再赴日本考察,认为中日大战不可避免,于是拟定多种国防计划,呼吁国民政府备战。1935年,他被聘为军事委员会高级顾问,翌年赴欧美考察军事,归后提出建设空军的建议。中国最早关于空军构建的思想,却是来自陆军出身的百里。


 

1937年初,蒋百里最重要军事论著集《国防论》出版,轰动一时,他在《国防论》中阐述的对日战略:第一,中国对日不惧鲸吞,乃怕蚕食,故对日不应步步后退,而要主动地实施全面抗战,化日军后方为前方,使其无暇消化占领区,从而使日本无法利用占领的地区提高战力;第二,主动出击上海日军,迫日军主力进攻路线由东北-华北-华中-华南的南北路线改为沿长江而上的东西路线,从而充分利用沿江的山地与湖沼地利,抵消日军兵器训练方面的优势;第三,以空间换时间,行持久战,通过时间的消耗拖垮日本。具体做法为将日军拖入中国地理第二棱线,即湖南、四川交界处,和日军进行相持决战。


 

有趣的是,该书扉页题词是:“万语千言,只是告诉大家一句话,中国是有办法的!”中日战争后来的发展,恰如他所预料。短短一句话,反映了他对两国战略的准确把握。


 

蒋介石与蒋百里


 

蒋百里比蒋介石大5岁,两人同是浙江人,但不同族。


 

1936年冬,蒋百里考察欧洲结束,飞赴西安向蒋介石汇报。不料次日就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蒋百里与陈诚、蒋鼎文等十多名军政大员同被羁留。


 

此时亲日派何应钦调兵遣将,欲派飞机轰炸西安。东北军少壮派见蒋系大军压境,兵临潼关,一个个怒火中烧,主张杀掉蒋介石。张、杨眼看大战一触即发,情急之中,张学良请出了德高望重的蒋百里,请蒋百里出面斡旋,局面得到了扭转。


 

蒋百里被蒋介石重用,但从不授予他兵权。尽管1938年蒋介石任命蒋百里为中国最高军事学府陆军大学代理校长,仍由自己兼校长。不幸的是,蒋百里病逝于迁校途中,他死后,黄炎培挽联云:


 

天生兵学家,亦是天生文学家。嗟君历尽尘海风波,其才略至战时始显;

一个中国人,来写一篇日本人。留此最后结晶文字,有光芒使敌胆为寒。


 

邵力子挽联云:


 

合万语为一言,信中国必有办法;

打败仗也还可,对日本切勿言和。
 

所有跟帖: 

蒋是最早提出对日必须"持久战"的.所以 -robato- 给 robato 发送悄悄话 (72 bytes) () 04/26/2015 postreply 20:55:50

钱学森的老丈人。 -东坡学士- 给 东坡学士 发送悄悄话 东坡学士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26/2015 postreply 21:30:03

他和是徐志摩的表兄吧? -华府采菊人- 给 华府采菊人 发送悄悄话 华府采菊人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27/2015 postreply 09:02:1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