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当把美元霸权,与美国政治外交,区分开来

来源: 寻找无罪 2015-04-26 03:04:24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3027 bytes)

主题:应当把美元霸权,与美国政治外交,区分开来
 
 
美国常常与资本主义的称谓相联系,又常与帝国主义这种“霸权概念”
相联系
 
最近,我在google网站上,从石油美元,不知不觉搜索到【欧洲货币市场】。结果引起我一埸思想革命
 
先看看在【欧洲货币市场】的条目下,我发现了什么。。。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欧洲货币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欧洲货币市场起源于20 世纪50 年代,市场上最初只有欧洲美元。当时,美国在朝鲜战争中冻结了中国存放在美国的资金,原苏联和东欧国家为了本国资金的安全,将原来存在美国的美元转存到原苏联开设在巴黎的北欧商业银行和开设在伦敦的莫斯科国民银行以及设在伦敦的其他欧洲国家的商业银行。美国和其他国家的一些资本家为避免其“帐外资产”公开暴露,从而引起美国管制和税务当局追查,也把美元存在伦敦的银行,从而出现了欧洲美元。当时,欧洲美元总额不过10 亿多美元,而且存放的目的在于保障资金安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美国通过对饱受战争创伤的西欧各国的援助与投资,以及支付驻扎在西欧的美国军队的开支,使大量美元流入西欧。当时,英国政府为了刺激战争带来的经济萎缩,企图重建英镑的地位。1957年英格兰银行采取措施,一方面对英镑区以外地区的英镑贷款实施严格的外汇管制;另一方面却准许伦敦的商业银行接受美元存款并发放美元贷款,从而在伦敦开放了以美元为主体的外币交易市场,这就是欧洲美元市场的起源。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请问,全球金融市场到底是由美国政治体制,由美元体系所控制
 
还是由于华尔街的【大资本家】,透过——欧洲货币市场——用美国货币的“信贷利益”,在资本市场上,呼风换雨呢?
 
以上关于【欧洲货币市场】条目中让我看见——是大资本家,用美元与欧洲主要货币“挂钩”,使美元能流向欧洲货币交易金融中心市场,而再透过该市场,使“货币”变成资本流动后,再从欧洲货币市场【流向】全世界,进行贸易,投资,甚至达成诸如乌克兰危机的【制裁操作】
 
如果美元指数,是代表着美元的【一篮子货币】政策
 
那么欧元与美元之间的汇率关系,对于其它货币的汇率影响,也暗示着,甚至是显明了——欧洲货币市场,本身就是【一篮子货币】之交易政策的“起源”
 
也就是说。。。。
 
美元,与其他欧洲货币由于都“流向了”欧洲货币市场,使得市场上的金融体系,其实是资本家与伦敦金融中心体糸之间的,用所形成的【欧洲美元】体制,来与全世界的货币,进行各种各样的贸易网罗。
 
当我们说美国的很多政策或措施都很霸道,说【美元霸权】时,我们其实已忘记了——大资本家常常控制国家的利益,甚至命脉,却把一切不公平的政策后果,留给国家承担【国际舆论】的压力
 
我们也忘了,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思想可以透过民粹主义的形式,或爱国主义的【政治筹码】——至少是把贸易保护措施,用诸如中国那种“汇率中间价”的方式【稳键调控】国内经济成长幅度那般——反过来指责那些,我们原本以为可从向欧美大国进行出口贸易之后捞取那【剩余资本】来发展自己本国的利益,以便主导着自己国家的政治取向——使到本国的政治家,企业家甚至政客,都能因自己的国家投资而赚取到【投机利益】
 
美元本身并不是主体,它跟其它的货币一样,是【一种工具】。常常被“国际资本”所【运用】
 
谁叫各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是要靠着贸易,投资,甚至【外资】等等。除非你像书呆子,或者像那些知识份子怪僻那样,跟我说——资金与资本是两种不同的逻辑,在市场上也是具有不同的功能,等等咬文嚼字的心烦意乱^O^哈哈——但这种理论叙事模式,同样【操作】市场上的资本功能,如同国际资本流动常操纵市场风波,甚至风险一样的哈哈
 
人的历史,只要一天【需要】资本来贸易或者运作,无论货币是成为了国际力量的政治规则,或是成为只是交易的方式——货币永远是国际资本流动的【一种工具】罢了
 
也就是说,不要被【货币的功能】所欺骗欺哄——重点是,“国际资本”是如何让市场流动,又如何用流动,来操控国际市场的诸如地缘政治风险等等的【市场效应】,或者称资本效应
 
这几天我所分析的星洲财经报纸,回想起来,其实已经隐隐约约就感觉到。。。。。
 
例如,美国升息“时机”的风险对国际市场的恐慌,或迷惑,其实都是因美国公布的去年12月份第四季经济数据当中。。。一下子说贸易赤字激增表明美国经济成长放缓,但又一下子用消费者物价指数的下滑来暗示美国经济有“通缩”的风险,或者时不时用美国近十年来的零售销售幅度大幅下降来恐吓市场,要不然报告领取失业救助金的人数上升或下降对就业市场是否明朗的意义来象征调升利率是时机,与必要的——甚至某天的报导时以上的数据都不提,却只堤【Markit采购经理人指数】这种不知有何意义,却在潜词用字当中,我感觉上这种指数在美国市场上,好像可【同时覆盖着】消费者物价指数,贸易赤字,制造业在扩张,就业市场动能强劲等等诸如此类的【综合数据】——不过我还是觉得,这种指数关我什么事?关市场又有什么关系呢?,总不能告诉我,基金经理人的市场采购,在决定着美国的经济数据的成长方式,从而影响着国际市场波动吧?
 
又例如,欧洲中行的量化宽松购债计划,是因为害怕欧元区陷入通缩,但一直努力想【增加】欧元区的2%通胀率——可是亚洲新兴市场却连增加1%的通货膨胀都害怕——然而欧洲的量化宽松到现在,一下子让亚洲股市债市动荡,却一下子使亚洲股市攀升。或一下子报导有流动资金从新兴市场大量撤出,一下子称量化宽松带动美国升息延迟而使国际资本又大举流入或流回新兴市场之内
 
我突然有个可怕的想法——难道欧洲中行的量化宽松政策是为【刺激】亚洲市场的通货膨胀,以便使那些靠向欧美市场【出口】的新兴市场国家,例如“东盟”,因能够继续【维持】以美元计价的销售或者贷款,来刺激欧美市场的通胀,使全球金融体糸之间,在欧美所倡导的【国际合作互利】框架下,亚洲与西方有着——利益双赢共同体——所谓的,有钱先想到我需要后再大家一起赚一起抢一起合作。是这样吗?
 
也就是说,亚洲的通货膨胀是欧美的【资本输入】,是一种战略,为的是让亚洲市场透过“双边贸易协议的”【资本输出】帮助欧美市场“通货膨胀”?
 
想想,也许是。要不然为什么PMI指数不但在欧美有,在中国或日本,甚至“东盟新兴市场”也有呢?
 
要不然为什么各国的汇率不但对比美元汇率,还会报导诸如——人民币兑其他货币是贬值,或马币兑美元与新元贬值,但对人民币却是升值等等哈哈
 
还有,这也可以说明,为什么国际基金的管理公司除了是在纽约交易市场外,也遍布在新加坡,瑞士,香港,伦敦等等。例如ING Investment Managemet这样的大型基金管理机构。
 
其实要了解我以上资讯的叙述方式是否正确,或者是否合理,就先看关于【金融资本】你我了解多少。以下是从google网页中搜索到的资讯——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金融资本(financial capital)
 
 
  金融资本是指由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相互渗透、溶为一体而形成的最高形态的垄断资本。金融资本取代工业资本占统治地位,是帝国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
 
银行资本的集中和垄断
  金融资本是在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时才逐渐形成的一种资本形态。随着工业资本的不断集中并走向垄断,银行也不断地进行着资本集中并走向垄断。银行垄断的形成使银行的性质开始发生变化。银行作为支付中介,实际上是各个资本主义企业的会计和出纳。它的活动性质使它对各种企业的经营活动非常熟悉和了解。但是,在垄断形成以前,银行的规模都比较小,银行的经营活动也比较分散,它们还不可能与企业建立牢固的业务联系,并通过这种联系去影响甚至左右企业的经营活动。在工业垄断和银行垄断形成以后,情况就不同了。这时,大企业所需要的大量货币资本只有少数大银行才有能力提供,大银行和大企业之间的经济联系慢慢固定下来。银行向企业提供了巨额贷款,为了保证贷款的安全,开始“关心”企业的经营活动,从企业的经营方向、发展规模到市场行情、盈利大小,它都要过问和干预。这时,银行实际上已在对企业实行监督并参与一定的领导。由于企业的一切金融活动都是通过银行进行的,银行也有充分的条件来确切了解企业的业务情况,并据此采取相应的对策。在企业严重依赖银行资本的情况下,银行可以通过各种信用手段来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甚至最终决定企业的命运。这样,银行就从简单的中介人逐渐变成了万能的垄断者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从以上的讯息您们看到了什么?我所看到的,曾经笔记如下
 
第一,欧洲美元其实就是一种金融资本。当持有美元的各大资本家,和原苏联与东欧因为朝鲜战争而将本国资金大量转入到巴黎,或伦敦的北欧商业银行,或莫斯科国民银行,还有当时因为想逃避美国税务局追查“帐外资产”的资本家,而转到【伦敦银行】,加上二次大战后由于美国不断援助西欧战后金融遗产【通货膨胀】,所投入到欧洲市场的美元,配合当时英国想维护世界上各殖民地中的英镑结存款项地位,而利用“准许”伦敦的银行开设第一家与美元进行【清算】的“外币交易体系”,这些因为某种政治意图或“市场心理”的美元资本,就构成了——欧洲美元金融资本——因从此资本家与银行与企业的关系【更加复杂】,但也更加“联盟”
 
第二,其实早在朝鲜战争前,甚至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从巴黎有北欧商业银行,伦敦有莫斯科国民银行,还有【美元】这种货币意义,我们可想而知,在当时,英国,法国,原苏联,美国,北欧等这些“大国区域”其实都已经在贸易与金融上,有着【交叉关系】,使到在当时殖民政策之推动下的【外交战略】,某种程度上可诠释为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之间的流动在外交策略之下的【资本输出竞争】,却造就了——像东印度公司般——金融资本的市场往来
 
第三,从金融资本,到美元输出,再到那欧洲美元,一直到欧洲货币市场的【联盟】,这些都实在反映了——美国的美元只是欧洲美元在金融资本下的【一个子集】,为的是帮助“强化”欧洲货币市场对世界的主导力量,至少是【影响地位】——正如我们人民借用自己国家的政策便利,而用论坛骂政府,或投资,与消费国家的基础公共建设一样
 
第四,国家建设社会生产规模,往往将社会生产【异化】成工业资本的凝聚,再因与银行企业化的资本规模扩大,而再次【渗透成】金融资本的形态的发展。就正如美元在资本家手里,因为战争或逃税,而投入到欧洲资本市场之内,以至于形成欧洲美元之后,欧美之间交易的金融市场,就【切换】成以欧洲货币市场为核心运作的【美元操作市场】,亦即美元指数——它与欧洲美国等经济各大数据指数都有联带关系,并且都能反映在主要股市与债市上。
 
第五,可以说如果没有美元,欧洲货币市场就沒现在的【体系规模】。因可以说,欧洲市场的金融资本是借“美元的资本力量”,而状大了现有的货币交易规模,与其区域流动。
 
从以上我所看见,所发现的,我们应该可以大概的猜想得出或推理出。。。。。。
 
国家的经济数据,是为金融资本而运转,“服务的”
 
国家的任何社会生产,服务生产,也是在金融资本的“中心”旋转而扩张着
 
美元,其实是【资本输出】到欧洲货币市场,转换成“欧洲美元”之后再【政策输出】到,各大经济体的区域市场,进行着贸易投资,债券投资,以至于汇率投资,国家投资或者【基础建设工程投资】,例如各国对中国“一带一路”工程计划的【兴趣投资】
 
所谓的通缩含义,很可能出于基础建筑的经济流动数据,无法满足,甚至“危机”到了作为上层建筑的金融资本结构,使到【影响】欧洲货币市场给予金融资本的——供应,所以只能【要求】各大经济体施行【扩大财政赤字】扩展更多的基础货币刺激政策,使到货币贬值或物价急跌,来稳住金融资本上层建设的【流通】,以使进行对基础经济建设的——再结构化,格局重组
 
所谓的量化宽松政策,其实就是用对银行体系拯救的【货币量化】来代替对社会生产体系的拯救。以为金融体系“能保住了”,社会生产体系以至于国家主权体系也就“不跨台”
 
而所谓美元涨势对美国制造业或者通缩加速的影响的【说词】,也许其实对于——金融资本的,欧洲货币市场来说——就象征着,资本得胜而国家卖命,金融强壮而经济疲弱——只要银行资金能流通,不紧缩,社会才有命来救哈哈哈哈

所有跟帖: 

还是中学课本那句话 - 国家是统治阶级的工具,而已 - 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事情 :) -走你- 给 走你 发送悄悄话 走你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26/2015 postreply 06:13:52

-1 不是那么简单,中国就没有统治阶级 -Ji.Q.Zhang- 给 Ji.Q.Zhang 发送悄悄话 Ji.Q.Zhang 的博客首页 (166 bytes) () 04/26/2015 postreply 07:59:36

不一定。换个角度说,那些财团并不关心美国国民甚至是美国国家的利益,所以很难说。 -走你- 给 走你 发送悄悄话 走你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26/2015 postreply 06:25:2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