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第十二期

来源: 高兴就哭 2014-10-10 08:48:32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0 次 (12289 bytes)
齐秦组

一、秦宇子《Crazy In Love》vs 张卓含威《领悟》

2003年发布的《Crazy In Love》,是24岁的 Beyonce 从 Destiny's Child(真命天女演唱组) 单飞后首张个人专辑的主打歌,还得到当时的说唱天王绯闻男友、如今的业界大佬分居老公 Jay-Z 的倾情加盟。R&B,Funk,Hip-hop 等元素融合交织,劲爆中不乏精巧,从此奠定了 Beyonce 此后的江湖地位。而世界乐坛的天后接力棒,也逐渐从端庄大气的 Celine Dion,Mariah Carey,Whitney Houston,慢慢交到了狂野挑逗的 Britney Spears,Beyonce,Shakira 等人的手中,这是题外话了。

秦宇子的演唱,或者说 show,效果毫无疑问是很棒的。经过一点铺垫后(还好这次没唱壮族歌),然后在动感劲爆的节奏中爆发,好歌好舞好嗓子,大胸大腿大长发,看着舒服。边唱边跳很考功力,在这种强度的舞蹈中,秦宇子的音准和节奏都保持得不错,难得。

秦在这歌的处理上出现的一个比较大的偏差,或者说是能力上的不足,在于对主歌密集音节段落的演唱缺陷。《Crazy In Love》的主歌很有宣叙感,旋律单调而节奏突出、切分复杂,这样就能和副歌的丰满旋律形成反差。Beyonce 在主歌段采取了一种接近说唱的方式来演唱,比如强调重音音节,强调爆破音,强调咬字力度,这也和 Jay-Z 的 Rap 段落形成了呼应。但秦宇子在这方面没有进行特意的处理,只是按照一般的演唱习惯来咬字,在密集段落就会显得粘连和仓促,不干脆。进入副歌后有几处拍子不稳,和伴唱有比较大的偏差,但很快就找又找回来。估计是跳得太猛气顶不上来了,可以理解。Beyonce 原曲在副歌段的人声整体都有 Shuffle,就是整体故意慢一点,这是黑人音乐家常用的技巧,和 Blues 中的 Shuffle 感一脉相承。这属于很高段位的技巧,秦的现场版本并没有采用,也属正常。

1994年的《领悟》是辛晓琪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一首很典型的「李氏情歌」。李宗盛大哥的音乐通常取材于生活,行文朴实,专注与对人生的品味和感悟,没有太多幻想的意象和华丽的辞藻。相应的,在音乐上,配器相对常规,没有太新潮的音色和过于复杂的律动,不卖弄技巧,但在细节相当考究。

张卓含威年纪虽小,但沙哑音色带来的成熟属性较好地增加了阅历感。张在主副歌段落中对哑音的使用总体还算比较克制,比例恰当,加分。张卓含威的处理失误,也是《领悟》比较难把握的,是速度。走心倾诉慢板,散拍是非常容易累积情绪,传达感受的,但由于其在拍子上的散,难以和后面的段落形成递进,从而构建情绪累积及爆发,所以在全区中的散拍要运用得很克制。辛晓琪的原版中,除了第一遍主歌彻底散拍以外,只是在副歌段的第一个 Hook 句「啊多么痛的领悟」中,速度略有展开,并马上回复原速,毫不拖沓,可谓详略得当。但张卓含威并没有体会出「形散神不散」的精髓,主歌部分拍子散,又散得不够彻底;歌曲展开后,每次出现 Hook 句后,都多少要拖一点点拍子。一次精妙两次寻常,三次真的就显得冗长了。况且好声音采是现场乐队伴奏,乐手归根结底是要配合歌手的,歌手一拖,乐手无论如何是没法把音乐带回原本的节奏的。于是,原本是慧剑痛斩情丝,活活被拖拍搞成了备胎藕断丝连。

二、刘双双《月半弯》vs 魏然《眼色》

张学友原版的《月半弯》在 bE 大调和 F 大调间切换,副歌旋律高音 A5,总体位于男歌手的中高音区。而刘双双则定在了 #F / bA 大调,后面依次升到 A 大调和 bB 大调,除了最后碰了一下 D5,剩下大部分时候都在女声的中低音区徘徊。定调导致的音区差异,造成了两个版本的歌手姿态的不同:张学友的原版显得明亮、轻盈, 而刘双双的演唱显得更醇厚、闲适和悠扬。

林宥嘉的《眼色》带着李泉式的浓浓的婉转、浪漫与想象,老帅哥把精致与优雅用词曲延续到了歌坛小鲜肉身上。魏然的版本,比起林宥嘉来讲少了几分温柔,但多了一份英气,感觉把握还是到位的。原调演绎,结尾段落翻到 D5,技巧上也是过硬的。

刘魏二人,在我看来旗鼓相当,选谁都有理由。

三、秦宇子《安静》vs 魏然《痛并快乐着》

《范特西》对于华语乐坛的份量自不必说,而《安静》在这张天马行空的专辑里的作用有如收官豹尾定海神针。秦宇子拿这首抒情慢歌来平衡此前在好声音舞台上业已构建的劲歌热舞形象,意图是很明确的。但美中不足的是,整体定调严重偏低。周董原调从 bB 升到 C 大调,高音到 G4,而女声秦宇子仅仅从 C 转到 D 大调,高音碰到了 B4,这样的音区是体现不出来情绪的——音色上的嘶和哑,无论如何是解决不了音域上的问题的,反而还破坏原曲意境。

魏然的《痛并快乐着》,G 调的同主音大小调切换,高音碰到 bB4,相比秦宇子,技术指标无疑是更过硬的,但在选曲上还是有点不适合比赛。95年齐秦推出《痛并快乐着》的时候已经三十有五,刚从新疆采风回来不久,整张专辑不说禅意,至少是有些超脱感的,不论是同名主打《痛》,还是开场合唱的《往事随风》。我个人是很推崇小哥的作品的,只不过在媒体评审团眼里,选一首在这季好声音里姿态本来就弱势的导师的淡泊走心歌,感觉上未免有些泄气吧。

汪峰组

一、帕尔哈提《有多少爱可以重来》vs 耿思汉《爱着谁》

耿思汉这次终于没有再继续选汪峰的歌,而是用了内地老牌乐队指南针的《爱着谁》来延续他的流行摇滚路线。自从发了一张堪称神来之笔的《选择坚强》后,罗琦离队更换了主唱的指南针就有点找不太准定位。90年代末大陆摇滚风起云涌,在零点、超载、鲍家街43号等一大批优秀乐队中间,指南针显得有点尴尬,不过此后乐队成员如郭亮、岳浩昆等都发展得不错,在各自领域中成长为中国乐坛上的重量级人物。《爱着谁》在指南针的作品里不算特别出彩,不知道耿思汉的选曲有什么深意。耿的演唱在技巧上还是比较完整,甚至比原曲还高了 2Key,但还是存在主歌处理得过于通俗与抒情的状况,如果不考虑他的皮衣和发型,无论副歌再吼再撕,咋听也听不出太多摇滚味道。

迪克牛仔是华语乐坛中典型的伪摇滚歌手,哑嗓、嘶吼、失真吉他这些摇滚元素包裹之下的内核,实际是比较常规的抒情流行歌。从音乐上的深度和创新而言,明显落后于同时期同样来自台湾的动力火车(火车起码在原住民音乐与摇滚乐的融合上有所尝试)。但我们不能脱离历史时空去评价人物,考虑到90年代华语歌坛相对单一的流行音乐审美取向,迪克牛仔至少在嗓音和姿态上,丰富了歌迷的认知,对大众审美的多元化有所推动。从这个意义上讲,迪克牛仔的音乐值得肯定。

帕尔哈提在「丰富审美」上的作用其实和当年的迪克牛仔,和第二季《我是歌手》中的韩磊类似,尽管维度、程度和影响力上有所差别,但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拓展了公众对音乐的认知。论对社会审美水平的推动,音乐学院里的学者教授们再如何著书立说,不如人气选手在电视上唱几首歌。

具体到《有多少爱可以重来》,对于帕尔哈提而言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曲,尤其不适合他的唱法。任何风格、任何技法,都不是万能的,都有优缺点。强调线条的古典主义在形态描绘上的精准,和注重色彩表达的印象主义在情绪构建上的丰富,不可能同时呈现在一幅画中,因为他们在表现手法和审美认知上是有差距,甚至是对立的。强行对接在一幅作品里,审美体系和表达逻辑会是矛盾的。而帕这种类似发动机爆缸的唱法在音色和风格上极具杀伤,但在呈现旋律线条,表达情绪变化上会大打折扣。用这样的音色演绎一首旋律婉转的流行歌,无法体现出帕尔哈提在审美上的超脱,也破坏了原曲的情绪层次,会显得不知所云。

二、王凯琪《Blank Page》vs 李琪《你是我心爱的姑娘》

李琪的开放发音、沙哑(比例恰当)、大动态,把拍子卡得很准的旋律唱出了即兴的律动感,丰满的唇齿音高频很舒服,结尾的大渐慢,掌控全场,非常提气。一首四平八稳的抒情民谣,活活被李琪掰成了灵歌。当然,原曲 6/8 拍的底子,以及现场乐队的改编对灵歌感的构建也起了很大作用,而有几个有些破了的高音,在灵歌化的演唱中反而显得相对贴切。

相比之下王凯琪的的演绎就显得无味了。流行灵歌大咖 Christina Aguilera 2012年发布的《Blank Page》被视为对 2011 在全球爆红的同为流行灵歌风格的 Adele 的《Someone Like You》的回应,甚至出现了《Blank》与《Some》在演唱、词曲意境和音乐风格都太过相似的质疑。抛开这些是非,起码能够确定的是《Blank Page》很能展现 CA 的特色:精致、细腻、善于用音色的变化驱动情绪层次的推进。王凯琪的版本速度大幅降低,改变了歌曲整体律动,而在速度变慢、留下了更多的处理空间需要填补的情况下,王凯琪完全没有实现出 CA 对旋律细节的处理,音色相对单一的情况下,没了装饰音、没了转音,也没有了发音位置的变化,完全唱成了清新小抒情,概括起来就是「单薄」。比起原曲,王凯琪只是顺下来了而已,远谈不上演绎。

三、帕尔哈提《思念谁》vs 王凯琪《我如此爱你》

上一轮选曲和演唱都和自身特点出现较大偏差的王凯琪和帕尔哈提,在最后一轮都用恰当的曲目和风格弥补了此前的偏差。

《我如此爱你》同样是汪峰导师的一首民谣情歌,王凯琪用了相对稳妥的方式往青春抒情方向走,副歌段频繁的 #C5 不算太高,但兼顾了音域提供的色彩感和演唱难度,体现出了音色中的纯净感,和王凯琪清纯的外型及整体气质比较温和,对于公众而言很讨喜。

帕尔哈提的《思念谁》虽然是华语抒情,但与他盲选阶段的《你怎么舍得我难过》类似,主副歌段落,在情绪和音区上都有明显差别(而不是像《有多少爱可以重来》主要靠旋律和乐句长度变化来体现段落感),这样帕尔哈提就可以在不同段落使用不同的唱法以呈现出音色差别,造成足够有冲击力的反差,一首相对大路化的流行歌,就染上了他浓浓的个人风格。这个套路虽然大家已经逐渐熟悉,但在保证选歌水准和编曲质量的前提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还是会有不少的拥趸的。

————

到此为止,四强已经全部产生,终于要到总决赛了。要是不预测一下,还真对不起……

第四:帕尔哈提
季军:秦宇子
亚军:余枫
冠军:张碧晨

真的猛士,敢于预测本季的冠军,根本不怕被结果啪啪打脸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