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拉的错爱与真情--兼评大卫之《日瓦戈医生》

来源: 低头的谷穗11 2014-05-12 08:42:36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5800 bytes)
一只野兔在大地上奔跑,在大地和白雪上奔跑。它在狭窄的树林里奔跑,从花楸树旁跑过,它在狭窄的树林里奔跑,向花楸树哭诉。我这兔儿是不是有一颗羞怯的心,一颗羞怯的心,一颗缩紧的心。我害怕,兔儿,野兽的踪迹,饿狼的空腹。可怜我吧,花楸树枝,美人儿花楸树。你不要把自己的美丽送给凶狠的敌人,凶狠的敌人,凶狠的大乌鸦。你把美丽的浆果迎风扬散,扬散在大地上,扬散在白雪上,它们扔向故土,扔向村里最后一座茅屋,扔向最后一扇窗户或者最后一间草屋,那儿隐藏着一位女修士,我亲爱的,日夜思念的人儿。你对我的妻子低声说句热情的话。我这个士兵被人俘虏,倍受熬煎,在别国的土地上心里寂寞。我要从痛苦的俘虏营里挣脱,向我的心肝,我的美人。”这是出现在帕斯捷尔纳克笔下的小说《日瓦戈医生》中一首俄罗斯的民歌。这个弱小胆怯、单纯善良的向往自由与美好生活的兔子也是小说中女主人翁拉拉的一个剪影!

 

与小说《日瓦戈医生》结缘,是1989年的初秋。我因催办货物来到了吕梁山东侧的汾阳县城。闲来无事,我开始游逛起汾阳县城。起初映入我眼帘的是汾阳县城民国时期的老式民居,成片的高大的房屋与围墙占据了县城的很大部分。基于专业的敏感(建筑)令我由生感叹:阎锡山的时代并非宣传中凋敝。建筑是凝固的历史,谁也去除不掉。接近中午时分,我走进汾阳县城的新华书店,在书店的一角,静躺着一本书,封面上似素描肖像的人,目光深邃,能穿透人心。我拿了起来,是《日瓦戈医生》。一部在中国大陆80年代思想最为活跃期,引起巨大反响的书。

 

我翻开来,读了起来。小说的第一页便有这样的一段文字,合拍着一个在腥风血雨之后苦闷的青年人的心境。我把这段文字抄写下,与读者分享:

 

“这孩子扬起头,从高处失神地向萧瑟的荒野和修道院的尖顶扫了一眼。他那长着翘鼻子的脸顿时变得很难看,脖颈直伸着。如果一头狼意也这样仰起头来,谁都知道它马上就要嚎叫。”

 

尽管我们贵为上世纪80年代为中国大陆思想最为活跃期,但也是到处是雷池。然而《日瓦戈医生》却引领读者去思考去反思血色的革命对错了。尤其是书中出现的许多的对社会主义的或者革命的微词,犹如炸雷,轰响在脑中。

 

我兴奋的读了下去,以至于忘记吃饭。直到店员提醒,我才知晓已是旁晚时分,赶紧买了下来。

 

其后的日子里,我详读了《日瓦戈医生》。留给印象深刻的便是拉拉了。

 

拉拉是《日瓦戈医生》中的女主人翁。是帕斯捷尔纳克笔下最动人的形象。她经历了三段“情感”。

 

第一段是,十月革命前,沙皇统治的末期,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她委身于她母亲的情人富商科马罗夫斯基,换取了物质享受与虚伪荣华。这个时期的拉拉是胆怯的。动荡的社会,随时会吞噬她母亲正正经经搏来一点财富,不安全感笼罩着她的母亲与她自己。这巨大的恐惧使得这位幼稚的姑娘投入一个老男人、一个能呼风唤雨的欺骗成性的富商人的怀抱。帕斯捷尔纳克甚至用这样的笔触去描写此时的拉拉,“姑娘屈从的情景显得不可思议地神秘而又厚颜无耻地露骨。”随着年龄的增长,她感受到了屈辱,并且在圣诞舞会上开枪射杀科马罗夫斯基,而后带着“骄傲”的神态离去…

  

第二段是,十月革命爆发了,她爱上心灵纯洁的出身于社会底层的狂热的革命者安季波夫。出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革命者的他,成为拉拉的精神的灯塔。然而,安季波夫却不能接受拉拉的过去,离她远去…这场革命给苏联带来无穷的灾难,死亡、饥饿、摧毁与恐惧。拉拉目睹了一切,于是那灯塔熄灭了…

 

第三段便是与尤拉(日瓦戈)的爱情了。倾述与倾听、关心与关爱、尊重与欣赏。这些所能描写真情实爱的情感文字,无不散落在那些点滴的对话中。比如描写尤拉留宿拉拉在乌拉尔山区的逃亡的家中章节中,她们的对话占据五六页纸张,一句恩爱的直白都没有,全隐藏在“您说…听着…听我说…”“好的…我听着…您说…”的字句中。那些目睹的、那些道听途说来的、那些朋友与家人的消息,那些切身的感受,多么想急切的告诉对方,并且宽慰着对方。我个人读小说的感受,这是描写爱情最为伟大的作品,尤以“乌拉山”邂逅相遇一节,最为突出。如果说:“托尔斯泰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广度,陀思妥耶夫斯基则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深度”。那么我要说:“鲍利斯·列奥尼多维奇·帕斯捷尔纳克则能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广度与深度!”(文学即人学)

 
我不喜欢大卫的电影《日瓦戈医生》,尽管她好评如潮。但卓别林女儿的健康阳光的面容总带给我喜剧效果,与忧郁的拉拉是不同的人物,观看此片时,根本不能入戏。尤其是最后,拉拉与日瓦戈相逢后短暂而美好的日子里,用冰晶剔透的童话世界里的冰宫来诠释他们的爱,这是个误解。是用出世情调渲染入世的情感,好比把《金瓶梅》拧巴成《红楼梦》,背离了帕斯捷尔纳克原著的精神,也削弱了原著关注人性深度的力量。
 
人性是相似的,历史也在重复。当CCTV的李小萌、叶迎春被中纪委调查取证的信息传开,我不由的想到:那个年轻时期的“拉拉”,那首俄罗斯民歌中在花楸树林里奔跑的“小白兔”… 

 

“…兔儿,野兽的踪迹,饿狼的空腹。可怜我吧,…”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