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介绍几部德国原产的反思纳粹的电影

来源: 低头的谷穗11 2014-01-16 18:58:12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581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低头的谷穗11 ] 在 2014-01-16 19:30:25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顺着时间轴,介绍下自己近些年来观看过的德国原产反思纳粹罪行和产生纳粹思潮的部分电影。

 

 

1,《桥》:出品于上世纪60年代。这部《桥》不是中国观众耳熟能详的南斯拉夫的电影《桥》,它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群受纳粹极端爱国主义蛊惑的孩子,为阻击盟军,以死守桥,最后几乎全部死去。电影从文化层面看,属于非黑即白类,好坏分明,一目了然,是“好莱坞”通俗电影的俗套。

 

 

2,《苍白的母亲》:出品于上世纪80年代末。这是一部值得推荐的影片。影片有两个泾渭分明的形象,母亲与父亲,分别代表了撕裂的德国。一个是爱好和平、爱护家庭、含辛茹苦抚养孩子的母亲;一个是为国家命运、为所谓的伟大的理想而战的并最终为德国带来巨大灾难的父亲,他最终也因战争的折磨,背叛了爱情与家庭,抛弃了曾经深爱的妻子与孩子。影片寓意般的在说明一个事实:德国的灾难,是德国人自己带来的,就如同这个曾经美满的家庭的后来的灾难。

 

 

3,《血的婚礼》:出品于本世纪初。这是部黑色喜剧片类,如同法国人上世纪70年代拍摄的戏谑嘲讽1965年发生在法国的由法国小毛左掀起“五月风暴”的喜剧电影《解放军占领巴黎》一片,用寓言的形式,将德国人国民性中的麻木、自私、盲动、轻信的弱点揭示淋漓尽致。电影故事并没有直接涉及纳粹,而是假设一个农舍上的婚礼上,因厨司失误,受污染的饭菜造成男方亲属大面积腹泻,受到其他亲属蛊惑,男方父亲不依不饶,并且胁迫所有亲属包括不情愿儿子,向女方家庭不断的挑衅,最终双方大打出手,动用了阻击步枪乃至机枪。搞笑的是,男方因地势不利,伤亡惨重,特别是在发现女方家的地窖有美军破钢盔,误以为女方家还有更利害的武器,投降了

 

 

4,《朗读者》:这部影片讨论很多了,不多介绍了。想说的是,这部影片从更深的文化层面,从人性的角度对纳粹思想的产生和罪恶进行了反思。

 

 

5,最后,我把其他所谓反思片归类为真人卡通片类,如《德累斯顿大轰炸》  轰炸德累斯顿是颇具争议的战争道德问题,不多谈了。影片以一个德国美女爱上一个轰炸德累斯顿跳伞逃命的英国帅哥的故事,力图化解仇恨,是通俗宣传类电影,是对无理性思考的社会底层民众的。此外,我很不愿意将涉及诱发德国发动二战的苏台德的电影《百万大逃亡》划归真人卡通片类,但无可奈何地是,此片太想票房了,以至过于“好莱坞”,我也只能把这部影片归类为真人卡通片类,不过,这部影片还是值得一看。

 

 

6,德国的关于二战的几部电影,如《从潜艇出击》、《斯大林格勒战役》,我基本把它们定位为反战电影,一定意义上,与反思还有区别。

 

 

7,最近,德国出品一部电影电视剧《我们的父亲,我们的母亲》,是定位为全景式反思片的,我还没来得及看,不能评判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