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小说 民族魂

来源: 基多山人 2014-08-06 19:30:42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1622 bytes)

历史小说 民族魂

 (2006-02-20 01:07:15)[编辑][删除]

   

引子

公元1206年,铁木真成功地在蒙古大草原上建立了蒙古国。经过无数次的南征北战,直止1271年蒙古国的政权延展到忽必烈可汗——铁木真的孙子手上,由于已经攻占了黄河中下游的全部领土,忽必烈决定迁都——从蒙古的和林迁往河北省的汗八里,改名大都,并改国号为元。从此名不见经传的汗八里成了东方的政治中心。一二七六年,蒙古侵略军兵临城下,宋皇室为免皇都临安遭屠城之灾,不战而降。为了在异帮生根立足,蒙古统治者用划分人     来控制社会:第一等蒙古人,第二等色目人(包刮西藏喇嘛及和蒙古族血源很近的游牧民族),第三等“汉人”包刮契丹,女真,回鸪,高丽及西辽,西夏,金等亡国的遗民及居住在黄河北岸的混合民族,第四等贱民乃是南人(宋朝的遗民全部沦为中国奴)。从此神州大地的中流砥拄——大汉民族堕入历史的黑暗期。

大汉民族之魂文天祥就是诞生,成长,奋斗,献身在这个动乱的年代。

 

   荒地老英雄丧  (一)

 

 

 

一二八三年十一月九日午时,大雪纷飞,大地素裹银桩。汗八里柴市刑场人山人海,很多人都带着小刀小碗,要千刀万剐今日要被砍头的人犯——纵火首犯牛石慧也即是原宋朝丞相文天祥。文天祥虽然被五花大绑却依旧神态轩昂,因而更激怒了近乎疯狂的大都人。杀死他!杀死他!那狂野的怒吼声此起彼落,把动物园里的狮子老虎都吓得躲进洞里,唯有文天祥神定气闲地看着这群不明就里被统治者玩弄于股掌中的“依尔根”*,心里泛起阵阵怜悯。

刑场卫队一看群情汹涌,立刻骑上象猪一样难看的蒙古矮脚马,一字排开,把暴民和刑台阻隔开,蒙古骑兵的马鞭在空中甩得辟叭响,镇压人潮的骚动。

刑台执刑官阴冷地发问:“纵火首恶牛石慧你还有什么遗言吗?”

文天祥一听,明白殉道的时刻已临,微微一声冷笑,大义凛然地宣告:“去禀告你们的可汗,大汉民族不可侮,带了你们蒙古的依尔根早早退出中原,回到你们的蒙古大草原去吧!”

执刑官怒喝一声“大胆!时辰到——斩立决!“吼罢斩令牌向文天祥脚下飞来,刽子手拣起斩令牌象饿狼一样地扑向大汉民族的英雄,架起文天祥的左右臂,拖向断头台。台下暴民又一 次喧嚷:杀死他!杀死他!忽然一阵沙尘暴横扫刑场,顿时天昏地暗群情凛然——天呈异象,必有冤情——    这念头同时在执刑官脑中一闪而过,却因职责所在,在昏天黑地中依然荒腔走板地呼喝“斩!”那鬼哭狼嚎般的号令抬起了刽子手的大刀,真值此千钧一发间,一袭快骑倏然而至,马上骑士高呼“刀下留人!圣上有旨!”来人正是元朝御前总侍卫赫经。

赫将军跳下马背,一个剪步登上刑台,展开敕令朗声宣读:“牛石慧即降,官封右丞相,助朕兴邦。若执迷不悟,赐死。钦此。”赫经卷起圣旨,走近文天祥身边细语“文大人受惊了,皇上命我带你去天津行宫商议军国大事,您的宏图大略也唯有在元朝才能充分施展。至于您的道法分离之说,全朝文武尚不能理解,但皇上一定会明白您的苦心,所以文大人您还是跟``````”一边上前欲为文天祥松绑,文天祥往后退了一步,颔首一笑打断了赫将军的话:“忠臣不事二主,我主意已决,赫将军请回吧”语罢面南而立,赫经正欲再行劝说,突然又一快骑冲进法场,来者是赫经的副将神色紧张地报告:“将军,白莲教在其首领薛宝住带领下纠集了几万人马欲劫法场,禁卫军已倾巢出动阻止劫匪,但是皇宫空虚,若有闪失,末将担当不起``````”赫经闻言吃了一惊,即又沉声喝道“慌张什么?没看见我有要务在身吗?务必把白莲教赶出齐化门!”“是”副官匆忙离去。赫经又转身对文天祥道:“文大人,薛哥为了您的安危费尽心思``````”“你去告诉薛哥,不要再为我的事左右为难,”赫经正欲再进言,忽然又一 快骑冲入法场,骑士跳下马背,连滚带爬地拜倒在赫经脚下:“报告将军,又一组暴民逼近皇宫,嗉都将军已身负重伤。”赫经忙道:“快通知火炮营登城楼保卫皇宫,我立即赶来。”传令官飞速离去,文天祥见此情景道:“赫兄弟,你也不必多说,去保护你的皇宫吧,谢谢你帮助我报了杀父之仇——”赫经抢着说:“文大人您不能轻生,您必须知道薛哥就是当今的——”文天祥即刻打断赫经的话,“我知道自己的大限已到,你让我求仁得仁吧!转告薛哥,来世竹林再结义,纵横天下立奇功1”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候,赫经往胸口一摸,那里装

——2——

着皇上行前交付的锦囊。不过皇上也摔下一句话:劝降只许成功,若打开锦囊,你也不要来见我了。目下文大人态度坚决,暴徒又威胁后宫,唯有看看皇上的旨意——于是迅速地掏出锦囊,解开封口——赫然见到一束用金黄缎带裹住的黑发及一块白绸,上面四个汉字:“求仁得仁”,见到此物赫经即刻僵立在寒风里不知所措——白鹿洞书院的种种顿时象阳光照进幽谷``````忽然杀声四起,随从猛扯赫经:将军快动身吧!赫经又回到了现实:朝廷因忽必烈可汗力保文天祥而意见分裂,又因纵火事件更加深了猜疑;有密报云:部分亲王主张召开忽里勒台*大会要杯葛皇上``````凡此种种看来是到了为君解难不惜牺牲的时刻了``````赫经心思神速地转动,突然向文天祥跪下道:“文少爷,这是薛哥当年成冠礼时剪下的头发,赫经无礼了,您先走一步,在下很快会来伺侯您!”说罢转身把敕令文给执刑官,跳上战马急驰而去。执刑官又宣读了一遍敕令问道:“牛石慧你是降还是不降?”文天祥面向南方,仰天大笑,声若宏钟地向天下宣布:“宁死不降,驱除鞑靼,还我中华!大汉民族万岁,万岁万万岁!”看着刑台下汹拥的人群,文天祥眼前忽然幻影四起,他看到爱妻欧阳依人在人群中向他招手呼喊,又用手指划着面额,似乎在问:“画眉深浅入时否?”幻影中文天祥隔着人群戟手遥应*高叫着“鸳鸯二字怎生书?”``````执刑官听着文天祥的口号,吓得面无人色,气急败坏地暴呼:“斩!斩!斩!”

刀起头落,文天祥的热血喷向天空,喷向大地——那里正孕育着英雄的期盼,民族的未来。

人头落地,那金黄缎带束缚的黑发和文天祥的头颅一起滚在刑台下——象征性地完成了当年薛禅和文天祥的“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文天祥紧握的手掌渐渐松开,一块手绢吹向天空,那手绢忽然在天空展开,象一面大旗,在大旗的中央印着一个醒目而又金光四射的大字——“仁”——远处跪地为牛石慧祈祷的孔教徒们见到这一神迹,满心喜欢,大家伏地高唱颂歌:“巍巍华夏孔子神佑,孝忠仁义永记心头``````”而在刑场四周这群愚苯而又可怜的野蛮人顿时都被这奇景慑伏,张口结舌,心生恐惧;随即又回到现实,一涌而上``````我们的大汉民族之魂的血肉躯体被这群茹毛饮血的野蛮人彻底的分食消灭了,然而大汉民族的精神却在这血肉的毁灭之中升华,它是任何野兽行径都无法毁灭的。

有诗云:天荒地老英雄丧,国破家亡事业休,唯有一腔忠烈气,碧空常共慕云愁。

 

 

  *依尔根—蒙古话,人民

  *忽里略台大会—蒙古话,蒙古传统的最高政治集会,可以决定可汗去留等军国大事。

  *戟手遥应—语出(宋)李清照“金石录后序”,戟手:以食指与中指分开成戟形,指点对方。

 

所有跟帖: 

不理解 -基多山人- 给 基多山人 发送悄悄话 基多山人 的博客首页 (276 bytes) () 08/08/2014 postreply 14:42:0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