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烟记事(56) 牛逼帽

来源: 烟斗狼 2014-11-17 03:14:23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6494 bytes)

老烟完成教案编写后,从南京回到扬州。不久,中央决定在全军实行军衔制,志愿军系统也不例外。老烟一伙自然兴高采烈:首先是薪金大幅提高,老烟每月从40几元增至69元;其次是戴大盖帽,系三角皮带,挂金色或银色肩章,耀武扬威,神气活现。老烟有张经典彩照,我小时欣赏过无数次,就是授衔后拍的。说是彩色照片,其实是涂色照片。照相馆根据中国传统审美观,用工笔画的手法给老烟的双颊薄敷一层胭脂,又点了红嘴唇,让他看上去英姿勃发,仿佛《西厢记》里的张生跑来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19559月的一天,每人收到一封请柬,上写请携夫人出席授衔宴会,落款是军长和政委的大名。如此人性化的做法,在部队还是很少见的。可惜我们绝大多数都是光棍汉,只能单刀赴会。有些人怪话连连:为啥不允许携女朋友出席?”“未婚妻行不?均属无稽之谈。不过若有美人相伴,的确快活得紧

 

从那以后,教职员就换了装,同时开始学习《队列条令》。过去见校首长,只需喊一声报告,进屋后敬个礼,就谈正事。而现在却要先背上一段报告词,很繁琐,搞不好就背错。并且还要穿正装——这套行头中看不中用,扬州天气很热,穿件衬衣都不停出汗,何况戴大盖帽、扎三角皮带?因为这些繁文缛节,不少下级不愿去见上级,由此官兵关系就不像以前那样亲密了。】

 

军衔制是从苏联学来的,目的是加强军队正规化建设,也便于跟外军打交道。据说板门店谈判时,彭老总因为亮不出军衔,美方代表拒绝向他行军礼,搞得他火冒三丈,回来后便力推军衔制。当时除了苏联,中国无师可承,所以很多方面都原盘照搬老毛子的做法。苏军很重视报告词,下级见上级,必须先报告职属、军衔、姓名,明确尊卑后方可谈正事,而且不同场合还有不同的报告词。共军打了几十年游击,一直强调官兵平等、患难与共,现在却突然搞起这一套,确实让许多人接受不了。

 

报告词的问题不少作品都谈到过,但我没发现谁知道具体内容。我打电话问老烟,他说年代久远,实在记不得了。老烟在上文提到《队列条令》,可是我查了一下,1955年并没有出过新的《队列条令》,那么报告词到底源于哪份文件呢?老烟被我问得头大,于是找老战友询问。不过这帮老家伙的记性都是同样差,三个臭皮匠,顶不上诸葛亮一根毛。当年背了N遍的报告词,现在给我出了N个版本,让我实在无法取舍,只好在此存疑。如有高人能给出权威答案,烟斗狼必有重礼相谢。

 

【至于说到士兵,对军衔制的意见就更大了。副排级以下通通剃光头、戴船形帽,学的是苏军那一套。可国民党军队和美国鬼子也戴这种帽,纯朴的工农子弟自然难以接受,在军营里可戴可不戴时就不戴。各种准光头的发式也随之兴起,总而言之是不愿当和尚。

 

再说皮鞋上的区别:军官发的是黑色真牛皮鞋,士兵发的却是翻毛本色皮鞋,差异明显。于是有些胆大的士兵就买盒鞋油,将自己的皮鞋染成黑色。列队时一排黄皮鞋中夹杂两三双黑皮鞋,极为扎眼。负责检查着装的协理员气得暴跳如雷,大骂这些兵思想长了毛资产阶级意识抬头啦,等等。不过骂完以后,只能让他们再去领双新鞋,因为黑鞋再怎么擦也擦不回本色了。

 

有一回,全校整队外出,招摇过市,老百姓都围在路边看热闹。队伍前面是军官行列,个个军容整齐,肩章在阳光下闪烁,硬底皮鞋敲击水泥路面,发出节奏分明的笃笃声。可走在队尾的警卫排战士却怎么也打不起精神,因为有群顽童跟在他们后面,不住地齐声喝采:小兵拉子牛逼帽!小兵拉子牛逼帽!市民见了也跟着笑,简直像看耍猴的。这样的戏谑嘲弄谁也受不了,有些小兵甚至哭出了声。

 

大概士兵的反感和抵制已波及整个部队,不久船形帽就取消了。】

 

09-08-03

所有跟帖: 

好文,上一张“牛逼帽”照片 -上海大男人- 给 上海大男人 发送悄悄话 (85 bytes) () 11/17/2014 postreply 08:53:55

哇,第一次见!是挺牛逼的! -烟斗狼- 给 烟斗狼 发送悄悄话 烟斗狼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0/2014 postreply 06:01:39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