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善斋主:《河东四子--三十五年后》

来源: 独善斋主 2014-10-31 06:03:05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662 bytes)


河东四子--三十五年后
独善斋主

二零零三年八月

 
20089月发表于《天涯忆旧时》,美国科发出版集团公司
 
 
三十五年,弹指一挥。就像作了个长梦,一觉醒来年愈半百。记得曾读过一段话,描述一个人是否步入老态:当你坐在沙发里对着电视机打瞌睡的时候,当你喜欢的唱片被廉价处理只买一块钱的时候,当你搞不清什么叫做“酷毕帅呆”的时候,当你翻箱倒柜地找几分钟前才戴过的眼镜的时候,当你牢骚满怀对什么时髦都看不惯的时候,当你唠唠叨叨动不动就忆苦思甜的时候,当你觉得钟走的太快度年如日的时候,当你变得特别思乡特别念旧的时候,你就老了。
 
MY GOD,这些症状的前期迹象我都有,看来我是开始老了。有人说,人一老,记忆力就变差。我倒觉得,“记”力是差了,“忆”力未必就差。人的大脑是个常量,年青时能装多少,年老时还能装多少。遗憾的是,随着年龄增长,被占用的大脑细胞越来越多,新东西就没地方记了。打个比方,人的大脑就像计算机的存储器,小的时候都是“随机存储器”,什么事全能“写”进去。可每过一岁,一部分“随机存储器”就转化成“只读存储器”,久而久之,大部分都变成“只读”,想“写”是写不进去了。就说我吧,三十多年前发生的事儿,还能像电影一样一幕一幕地回忆出来,可眼下带的几个研究生的名字都会搞错,时不时地来个张冠李戴。
 
孔老夫子曾面对浩瀚东去的江水感慨人生,“逝者如斯”。其实,每个经历过沧桑的人,在回顾往事时,都会发出同样的一声叹息。想想自己,“志于学”时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插队在兴化水乡。“而立”时响应邓小平的号召,插队到异国它乡。这一插就是二十年,从“不惑”玩到“知天命”。既然连“天命”都不觉得神秘了,就谁的号召也不灵了。然而,人却无法回拒来自造物主的恩赐,无法抵抗来自记忆深处的呼唤。人一老就特别思乡,于是便从大洋这头骑上仙鹤,天上地下忽悠了三十个小时回到扬州。人一老也就特别念旧,于是便踏遍大街小巷到处寻访,终于找到了三十五年前一同插队的老朋友--河东四子。趁着还新鲜,赶紧写下他们的今天,又是几段平凡、淡泊,而且搀和着几抹黑色幽默的故事……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