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善斋主:《河东四子》

来源: 独善斋主 2014-10-30 12:02:25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700 bytes)
河东四子
二○○三年七月
独善斋主
2008发表于《天涯忆旧时》,美国科发出版集团公司

 
b8.jpg那是一九六八年。无法无天的红卫兵们在杀光异己而转向自相残杀的时候,毛主席一个最新指示便结束了他们的历史使命。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圣旨纶音驱使下,千万年青人,犹如过江之鲫,黑鸦鸦地涌向乡村、农场、草原、边疆。他们在广褒无际的风雨中,洗涤着自己娇弱的躯体,磨跞着自己骚动的头脑,冷却着自己青春的火焰,演绎着自己生活的故事。“知青”这个专用名词,在中国近代史里,构成一道怪异悲苍的风景线。
 
随着几声沉闷的汽笛,三艘破旧的客轮载着上千名知青缓缓地离开了扬州码头。尽管运河两岸还在锣鼓喧天,红旗招展,船舱里年青的脸庞上却都充满了古怪与茫然。船行了一天之后,我们十二个知青,八男四女,又沿着一条泥泞的小路,深深浅浅,跌跌撞撞来到兴化水乡的一湾小村。大队部里昏暗的煤油灯下,几张桌子,几条长凳。桌上布列着农村待客的盛宴:八大碗。我们在毛主席慈祥目光的注视下,狼吞虎咽地进了这“蜕变”的第一餐。
 
兴化多水,河网如棋盘。我们这个小村被水隔成三处。十二个知青亦平分,我们一组在河西,四个女孩在河南,至于剩下的那四个,便是本文的主人公们:河东四子。称其为“子”,来自于四子之一 -- 颜子的建议。他说,名字太长,一下子难记。不如学古人,姓氏之后加“子”,又好听又好记。
于是乎,这个偏僻的小村里便多出了这一帮“天涯浪子”,在这里留下几段平凡、浪漫,而且夹杂着几许辛酸的故事……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