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五)

来源: LinMu 2013-09-06 05:09:47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8848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LinMu ] 在 2013-09-11 02:24:35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因为个人客观原因,要教书、写书、参加会议、演讲等等,决定了顾彬不能广泛阅读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充分了解中国当代作家,不容易得出一个公允的结论。


顾彬曾数次表达他对中国作家描写女人方式的不满,相比之下,只有女作家王安忆写的女人还不错。他说,很多中国当代作家不了解女人。他在阅读中国文学作品时一看到那些不舒服的字眼,如大乳房大屁股什么的,常常就半途而废,或者只是随便翻翻。写大乳房当然有媚俗之嫌(都怪中国有那么多年不让写大乳房),但也许那只是小说中的小细节,因此就不喜欢该作品,没有通读,很难做出客观的判断。


评论小说不仅要谈语言,语言的节奏,也要谈结构,谈叙述方式,谈文体,谈创意,常常也要谈人物和故事本身。顾彬否定一部作品经常说它语言不美,也不知道他用什么标准。汉语作为他的第二语言,不知他对汉语的感悟力到什么程度。现代汉语书写语言不到百年历史,还没有定型,而且语言本身也在不断变化之中。作家可以用典雅的语言,生动活泼的生活语言写作,不论是机智、俏皮、平易风趣、绘声绘色,还是活灵活现,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写得好都能产生美感。不论叙述者用什么语言,人物一定要有人物自己的语言。也不论是描写还是对话,都要避免那种不伦不类、文白夹杂的语言。


每人对文学的感知不一样,中西文化差异,审美情趣不同,都会影响对一部作品的判断。从不同的视角看作品,每人眼中的哈姆雷特注定不会雷同。顾彬对作品有自己的品味,有自己喜欢的作家,在他看来曼是一位文学大师,在纳博科夫眼里,曼和卡夫卡相比是个侏儒。


顾彬对中国当代诗人有不同评论。他说德国人和中国人一样,很少有人看诗歌。但是无论是哪个城市,无论是哪个文化中心,如果请中国诗人来朗诵或者开座谈会,至少会来40个人,有时候会多到100个人、250个人。如果中国小说家来,最多来10个、20个读者。他说北岛、多多、杨炼、王小妮、翟永明可以和世界上最好的诗人相比。他也比较推崇欧阳江河、王家新、西川的诗歌,认为他们的作品属于世界文学。他似乎只关注朦胧诗派的诗人,最多谈到第三代的诗人,不知他有没有读第三代之后的作品?说起诗人余光中,他表示“他语言做作,不自然,思想也不深刻。”他还说台湾文学处于边缘化,而夏宇的诗歌是一流的。


他认为中国二十世纪算得上伟大作家的有:小说是鲁迅,诗歌是顾城,散文是林语堂,话剧是老舍。他说老舍笔下的北京太棒了,现在有谁能真正写出北京的味道?


顾彬不仅批评中国作家,甚至给中国当代作家开出了一张处方:学好外语,尊重传统,学好中文,不要急于把作品拿出来发表,就让它在抽屉里锁上20年,不要亲近市场,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不要把自己看得那么高。他说他总觉得中国作家写书太快、太多,写得也太厚。不少中国作家应该沉默二三十年,如果二三十年之后,抽屉里还会有好的作品,那才好。不少中国作家不觉得他们能够沉默,他们怕沉默,因为他们不知道文学是工作,一个很辛苦的工作。 他们要多读书,他们看的太少,反思的太少,不能对自己质疑,经常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因为他们都不会外语,看的都是翻译成中文的东西,不能了解一个外国作家的语言水平会有多高,如果翻译很差的话,觉得这个作品的水平也就这样。


不论怎样,有人批评中国当代文学,并非坏事,总比评论界一片喝彩声要好。逆耳忠言,不论顾彬的论断是否正确,我们该洗耳恭听,引起思考,到底我们当代作家和作品是否已和世界的文学接轨?还是一直在闭门造车?


经典的形成很难在当下就作出判断,中国当代作家的作品到底怎样,也许要再过几十年才有公正、客观与权威的断论,毕竟现在距离太近。还是让时间去检验,让历史去评说吧。

所有跟帖: 

现在学会用英文看小说了,觉得欧美文学中的女性比较独立,中国文学中的女性多为从属地位。 -废话多多- 给 废话多多 发送悄悄话 废话多多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7/2013 postreply 04:34:41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