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胜国的荣耀:战后中国接收34艘日本军舰史末z

来源: f1234567 2013-11-26 07:25:32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8179 bytes)

1947年6月28日在东京盟军总部大礼堂举行日本赔偿舰的抽签仪式, 共有中、美、英、苏四国参加, 中国海军上校马德建抽中四组签中最好的一支, 在场观礼的侨胞代表纷纷鼓掌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对于战后残存的大量日本军舰,盟军挑选了135艘驱逐舰以下的无武装舰艇赔偿给中、英、美、苏四国,作为战争赔偿的一部分。中国所得赔偿舰有哪些?这些舰艇最后的归宿如何?

中国海军抽得上签

1947年6月18日上午,盟军总部6楼大礼堂座无虚席,这里正在举行中、英、美、苏四国均分日本舰艇会议。主席台上由右至左依次坐着中、英、美、苏四国代表,他们背后竖立着本国国旗。

美国远东海军司令葛立芬中将主持会议。中国驻日代表团派出海军上校马德建为国家代表,海军上校姚屿、少校钟汉波、上尉刘光平为随员,出席会议。获准旁听的各国来宾,凭票进入会场,坐于观礼席上,其中华侨代表有60余人,他们个个兴高采烈。

上午9时,葛立芬宣布会议开始,他首先作了简单的致词。他说,日本投降后,盟军对日本海军进行了处置,其现存舰艇包括已卸除武装的驱逐舰26艘、海防舰和辅助舰109艘,共计135艘,盟军总部已将它们按吨位大致平均分为4份,中、英、美、苏四国各得一份,作为日本对盟国四强先行赔偿的一部分。每份舰艇已经编号并列表,放于各国代表桌上,如无异议,准备抽签分配。日舰的分配是由美国直接操纵的,没有给各国留下商量的余地,葛立芬在会上征求各国意见只是走走过场。因此,各国代表都未提出异议,只待抽签。

抽签分为2轮,第L轮抽签确定第2轮抽签的先后顺序,第2轮抽签抽出各份舰艇的归属。

在第1轮抽签中,中国代表马德建抽得第2的顺序,在第2轮抽签中,抽得编号为“2”的那一份,该份舰艇共34艘,包括现存日舰中排水量最大的2艘驱逐舰“宵月”号(标准排水量2701吨)和“雪风”号(标准排水量2050吨),是最理想的一个签。

由于分得日本偿舰的4国国力不同,各国处置这些舰艇的方法也不同:美国将偿舰就地拆解,英国将偿舰拖出外海炸沉,苏联将偿舰编入部署在海参崴的远东舰队,而中国则将偿舰当成海军主战兵力使用。

尽管这些舰艇大多已相当陈旧,但对国民党政府来说,在已经展开的内战中,仍是不可小视的重型武器。所以,国民党政府想尽快得到这些舰艇用于内战。于是,决定将34艘舰艇分4批回国。
 
 
34艘赔偿舰分别驶入上海和青岛
1947年6月20日,钟汉波奉中国驻日代表团团长商震之命,赴日本九州的佐世保港查验34艘舰艇。在确认这些舰艇没有大的问题后,商震立即下达命令,任命钟汉波为遣送日舰回国联络官,先率第一批8艘舰艇先期回国。

6月29日,钟汉波搭乘盟军水上飞机再次前往佐世保,办理舰艇移交的一切手续。两天后,他在美国海军上尉高沙陪同下,乘护送舰“若鹰”号,带领8艘日偿舰艇,直驶上海。

春秋中文社区http://bbs.cqzg.cn7月3日下午2时25分,第一批日偿舰艇进入上海吴淞口,经过外滩,驶向高昌庙。

7月6日上午9时,在高昌庙海军江南造船所,国民党海军上海第一基地举行了隆重的接舰仪式。典礼由基地司令方莹少将主持,他致词之后,接着便是举行升旗仪式。

第2批回国的日偿军舰也是8艘,7月26日驶离佐世保军港,28日下午抵达长江口,在国民党海军“楚观”号江防舰和“联荣”号步兵登陆艇的引导下,驶入上海龙华江面。29日开始造册点收,31日正式举行接收典礼。

上述两批日偿军舰在海军上海第一基地完成接收后,方莹和海军接舰处处长杨道钊上校都认为,基地内泊港舰艇本来已经臃塞,添加了16舰军舰后,更是拥堵不堪,给江南造船所的保修工作造成很大压力,建议后续日偿军舰改驶他处接收。海军总部鉴于这种情况,决定将余下的日偿军舰驶往海军青岛第二基地接收,并命令基地司令董沐曾少将做好接收准备。

第3批日偿军舰同样是8艘,于8月25日驶离佐世保军港,27日与引导舰“永泰”号扫雷舰会合,经长时间航行后驶入青岛大港。30日举行接收典礼及升旗仪式。

第4批日偿军舰共有10艘,由于这批舰艇吨位大小不一,航速各异,故分2批先后驶离佐世保军港,于9月30日在青岛港外大公岛海面与引导舰“美朋”号中型登陆舰会合,随后驶入青岛港。10月3日,签字移交,次日举行接收典礼。至此,34艘日偿军舰全部接收完毕。按照接收顺序,国民党海军将其临时编号为“接1”至“接34”。
日偿军舰归宿不同

对于日偿军舰,国民党海军寄予很大期望,他们原以为来华后即可投入反共作战。没想到,在驶回国的途中,就有3艘轮机损坏,在海上漂流,经抢修后勉强行驶。它们是第一批的“海防215”号海防舰、第3批的“隐岐”号海防舰和第4批的“黑岛”号水雷敷设舰。
春秋中文社区http://bbs.cqzg.cn
据事后调查分析,可能是日籍船员在轮机舱内动了手脚。战后,部分日籍船员被盟军总部征用,驾驶着悬挂俘虏旗的日本舰艇,当然感到屈辱。因此,有些船员想尽一切办法暗中进行破坏。

日偿军舰来华后,其归宿大不相同,可分为4种类型:

第一类,在国民党海军中服役。这类舰艇共有17艘,其中,“接1”最为著名,它是由日本佐世保海军工厂建造,排水是2050吨,原名“雪风”,在日本海军中名气很大,曾参加中途岛等海战,还曾为历史上最大的航母“信浓”号护航。

到二战结束时,是18艘“阳炎”级驱逐舰中唯一幸存下来的,也是日本海军著名的幸运舰,人称“不死鸟”。该舰于1947年7月6日在上海移交,成军后命名“丹阳”号。该舰移交时损坏过于严重,一直未曾武装服役,直到台湾后,因海军急需一线战舰,于1952年10月勉强装修完毕,并随即出访菲律宾。

1956年,“丹阳”舰因弹药库存有限,决定改装。在换装前夕,“丹阳”舰秘密奉派开赴浙江海域,向鲠门岛解放军营房猛烈炮击,消耗完库存弹药后逃回台湾。此后,“丹阳”舰参与了劫夺波兰及苏联油轮等事件,1971年被拆解。

该舰退役时,日本方面曾想买回做纪念舰,但台湾方面坚决不允。不过,1971年12月8日,台湾海军将“丹阳”舰上的锚和舵轮归还日本,现放置在田岛海上自卫队术科学校与教育参考馆。

第二类,未真正服役。这类舰共有9艘,其中,驱逐舰“接17”值得一提,该舰为日本东京浦贺船渠建造,排水量2701吨,是日本战时所造的最大型驱逐舰,原名“宵月”,1947年8月30日在青岛移交,命名为“汾阳”。

该舰接收后因缺乏专业技术人员而长期不能行动,始终列为保管舰编制。1949年2月自青岛拖往台湾基隆,暂作训练舰使用。1949年5月“重庆”号巡洋舰起义后,国民党为加强海军力量,计划将其拖至日本进行整修并武装,但不久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第7舰队协防台湾,降低了对该舰的需求迫切性,加之经费所限而放弃修复计划。1962年至1963年,该舰退出现役并遭拆解。

第三类,被人民解放军俘获。这类舰共有4艘,它们是海防舰“接5”(后被命名为“武昌”号)、“接6”(后被命名为“济南”号)、“接12”(后被命名为“长沙”号)和“接14”(后被命名为“西安”号)。这些军舰均在上海被俘,都被编入华东军区海军第六舰队,分别参加了解放浙东沿海岛屿的战斗。

第四类,毅然起义,加入人民海军。这类舰艇共4艘,它们是海防舰“接4”(在长江起义,后命名为“惠安”号)、“接15”(在长江起义,后命名为“吉安”号)、“接22'(在青岛起义,后命名为“沈阳”号)和木壳扫海特务艇“接32”(在山东长岛起义,后命名为“秋风”号)。

其中,海防舰“接22”的起义影响较大。该舰为日本舞鹤海军工厂建造,排水量745吨,1947年8月30日在青岛移交,命名为“黄安”。该舰于1949年2月12日在青岛起义,开往连云港解放区,它是解放战争后期起义的第一艘国民党舰艇。华东军区海军第六舰队成立时,“黄安”号被命名为“沈阳”,编入该舰队第2大队。后在鏖战浙东南、援救“民主”轮、编队演习等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所有跟帖: 

英美太损,自己得到的赔偿舰炸沉了也不给国民党,结果自食恶果 -abookl- 给 abookl 发送悄悄话 (108 bytes) () 11/26/2013 postreply 07:32:46

英美怕军舰起义投共。当时不得罪共方符合英美和苏对抗的战略。历史证明英美是对的 -mondayadvisor- 给 mondayadvisor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26/2013 postreply 09:01:00

第六舰队应该是现在的驱逐舰六支队吧? -aussie-2- 给 aussie-2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27/2013 postreply 03:23:14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