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籼米的解释

来源: tHawk 2013-10-06 19:19:27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0 次 (593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tHawk ] 在 2013-10-10 07:53:43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跟我老农民母亲了解, 籼米分早和晚, 早籼稻早种早收, 主要是为解决有些农民家庭的青黄不接问题, 米粒长而细, 不耐饿. 晚籼稻晚种一些, 收割时天凉一些,熟得慢, 米粗短些, 但较早籼米好吃.  至于上海人称的洋籼米, 可能是晚籼米, 因为好吃些, 嗲称洋籼米.  据我母亲讲,  晚稻 (梗稻, 也有早,晚之分)比籼稻更晚种, 成熟更慢, 但越晚的米, 越好吃.  早先, 江苏老家只种籼稻, "农业学大寨"后才引种大米, 可能也有从日本引进的米种. 我听过已过世的父亲夸过日本米好.

后来又引进双季稻, 米质较籼米更差, 第二季产量很低(老毛瞎指挥的另一例子). 再后来才有袁隆平的杂交水稻.

所有跟帖: 

洋籼米=籼米=小米,糙,不好吃,出饭率高;梗米=大米,糯,好吃,出饭率低 -越王- 给 越王 发送悄悄话 越王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06/2013 postreply 19:29:56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