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安报:理性客观,尊重侦查工作规律

来源: ouyanghui 2013-12-25 10:14:45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117 bytes)

19年前发生的“朱令令案”,因最近复旦大学投毒案,在互联网上被重新“激活”。

面对社会的关注,舆论的质疑,5月8日下午,北京警方通过官方微博“平安北京”对此案作出回应,希望社会公众能够理性客观看待,尊重侦查工作规律,理解支持公安机关依法办案。“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都会尽最大的努力”,这是北京公安机关表明的态度和决心。

在侦破案件过程中,尽管民警倾尽所能,也确有一些案件受侦办条件限制,碍于证据灭失等客观因素,最终无法侦破,这是无法否认的客观事实,中国有,国外也有。

当然,民众期待案件得以侦破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以一种可能、一种情绪来盲目“断案”,显然是不负责任的。侦查办案有自身规律,在没有认定犯罪的证据的情况下,公安机关不得不接受案件暂时处于“无法侦破”的状态。司法公正首先要避免冤案,我们在追求实体正义的过程中,不容忽视程序正义,不容缺乏证据意识。近期被曝光的一些冤假错案,大多也正是因为忽视程序正义、缺乏证据意识所致。

注重证据、程序和无罪推定,这些都是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公安机关侦查工作就是搜集证据,使证据相互印证,形成完整的链条,以达到最大限度还原客观真实,查明犯罪事实,抓获犯罪嫌疑人。但由于技术发展的相对性以及其他许多客观因素,如果最终无法查明犯罪事实,无法确定犯罪嫌疑人,那案件也不得不面临“无法侦破”的可能。毕竟,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犯罪,那便是“无罪”。

侦查环节是刑事诉讼的第一环节,公安机关身处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前沿,必须牢牢把握“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同时,要像防范洪水猛兽一样防范冤假错案。

该稿件系中国警察网大案要案频道原创稿件!更方便地获取消息请关注大案要案频道官方微信:cpddaan。或者新浪腾讯实名认证微博。

所有跟帖: 

有些案件,是很难侦破的。 -加国华人- 给 加国华人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25/2013 postreply 12:47:15

确实,但是有的确实警察的水平问题。 -ouyanghui- 给 ouyanghui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25/2013 postreply 20:01:1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