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

来源: 茹菲 2012-10-27 17:39:20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0949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茹菲 ] 在 2012-10-31 08:13:49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周四上午快
12点的时候,正对着电脑发呆,就看到屏幕跳出另一部门同事Daisey发的Email,以为她发的是彩票扫描,就没急着打开。本周彩票额有100个百万不是吗。

过了几分钟,她打了电话过来,说:“茹菲呀,今天早上我给自己做tuna三明治,就给你也做了一个。我正忙,走不开,过来拿吧。”

真是一个惊喜啊!我是喜欢吃鱼的呀!

我立刻起身绕到办公室的另一边她的座位。一见我,她就从包里拿出两个方方正正一模一样厚厚实实的铝箔包装。一个是她的,一个是我的。

多么可爱的surprise呀!

虽然我给自己的午饭带了体现共产主义的土豆烧牛肉,可是饭总是人家的好不是嘛。立刻把自己的午餐放公司冰箱里,等着午餐时间的到来,好吃铝箔里的tuna sandwich

这时候部门里的同事Diana开始喊饿,她还说要订餐。

我:“我今天正好有两份午餐。我有土豆烧牛肉,给你吃好了。”

于是就把共产主义给了她。 

你看Daisey给我吃的,我又把自己的给了Diana不是嘛。友爱,是在无意间传递着的。 

 

这事儿令我想到了Carol.

Carol是公司里的老员工,加拿大本地人,退休前已在这儿工作了30多年。几年前的一个冬天,圣诞前,大雪。公司开完圣诞party, 在回家前往公车站的雪地上,她突然脚髁一阵剧痛,顿时痛得无法迈步落地。马上打了 911,被急救车带到医院。原来是骨头劈裂了,说是骨质疏松的人易患的毛病。

Carol在家静养了一个月后,就带着石膏来上班了。看她走路小心翼翼的样子,我就说“这样子吧,每天早上搭我的车来好了。”

Carol住的地方里我不远,搭我的车来上班省却了万千小心上下公车的麻烦。

Carol乘公车的时候,总可以从路边拿到免费的报纸《Metro》和《24 Hours》,给自己,也多拿两份给同事。 搭我的车呢,第一天就注意到没机会拿报纸了。车忽悠悠的直接开到公司地下停车场了不是嘛。

第二天早上开始,我就在路边有报纸的路上停下,让她得以拿到报纸,同时也给我多拿一份。

有时候赶上差不多时间下班,我会把她送到她家门口,再拐回自己家。

 

后来Carol的脚伤好了,不用再搭 我的车,却一直给我拿着报纸。Carol早上来得很早,座位在另一边,我抬头看不到的地方,可是每天早上我到了公司的时候,桌上总是静静地躺着Carol给带来的报纸。

我喜欢读报纸,从报纸上不仅读到了新闻八卦,让脑子跟上形势,还可以不断温习旧单词、学到新词汇。Carol每天特意绕过来给我的报纸,带给我的不仅是友情,更是我重要的精神食粮。她像传说中的雷锋一样,一做好事就是好几年。

就在Carol退休前,我发现家门口也设了这两份报纸箱,这才告诉Carol不用给我拿了,我可以自己拿到了。

我不仅给自己拿,而且也给部门两同事和另外部门的一个同事拿。他们也热爱读报纸!

我休假他们没报读的时候,会给我发Email说他们是多么bored, 因为没有我的报纸。

 

Carol退休后, 她的部门没了报纸来源,请我当他们的Carol.  那我就给他们多拿一份。

 

像我这样懒散的人,如果没有Carol日复一日给我拿报纸的榜样,自己可能不会这样子认真负责给大家带报纸的---我完全可以晚上回来再拿自己的一份,反正是睡觉前才读的。

Carol默默无闻辛辛苦苦几年如一日带给我报纸不求回报的精神让我领悟到,长久地做些好人好事儿实在算不了什么。

又一个友情传递是不是:我帮Carol让她搭车-àCarol给我带报纸à我给同事带报纸

 

好的事情有传递性,坏的也一样。

平日呆在自己部门,取咖啡、中午吃饭时就会碰到各部门的人。午饭时,我常碰到客户服务部的一个女孩Lily。她父母来自香港,她是CBC,在这里出生长大,大学毕业后来我们公司做客服。她说话细声细气,不急不躁,很温和,可以说流利的英语、广东话,还有一般般的国语。

那天午餐,我问她:“今天怎么样?有没有碰到喊叫的客户?”

她:“有啊。最怕碰到说普通话的。他们跟我screaming.

我看着她笑。因为她这么说,我不仅充分理解,而且深有体会。

那是几年前,按照公司部门交叉培训Cross Training的政策,我也到客服部门受培训。理论培训完,就是实践:我得像一个正规的客服那样接电话一个月。

第一周只接英语电话,第二周开始双语:英语和普通话。

客户总是有事儿才打电话的,大部分都很有礼貌,电话里解决了问题,就谢谢拜拜了。记忆最深的是位女同胞的来电。

她:“我要把全部投资都转走。”

我:“可以啊。可不可以告诉我为什么?”

她:“你们公司是骗子。”

我:“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个公司在本行业一直首屈一指,投资回报也很好,都有60多年历史啦。要是骗子,还可以存在这么久有这么多的客户?”

她喊:“我不想听你说。我要把全部投资转走!你们是流氓!”

我:“你告诉我合同号,可以给你转走全部本金加投资收入,但要抛掉点儿行政管理费。”

她声嘶力竭:凭什么有费用!我怎么不知道!你们#% *

我:“我这里有合同,你签了字的。你也有一份copy的。”

她:“我没有!给我传真过来!!”

我乖乖地从电脑里的扫描备份给打印出来,传真给她。

 

这位当时在电话里大声尖叫还带国骂的女士,给我的印象极深,感觉她恨不能立刻冲过来杀了我。从此也决定自己是不适合当客服的,那高频喊声太可怕了哈。

过了好几年,打开当初的笔记本,到系统查查看她是否后来转走了投资,没有!全部资金都还在!

所以,我很理解Lily的意思。

不过她本性非常温和,可以handle,没问题。

 

那为什么一些同胞遇到些问题就不能和气地电话沟通,和气地把事儿解决了呢? 我总觉得是传递的结果。

我们小时候耳闻目睹的要不就是最红、最亲的万万岁,要不就是批倒批臭的叛徒内奸工贼反革命,那中间的温和呢?那有优点也有缺点的人呢?

好些小说、故事、电影里有人受了委屈,要不哭天喊地大骂盼着有个包青天给申冤,要不就从此仇恨满胸膛,立志报仇雪恨,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那按部就班起诉、法院取证、公平公正的判决之路呢?没法走啊。那儿法有漏洞,有法不执,D就是法。所以有了问题,就气、就急、就骂天骂地骂人。

这些事情,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周围的人们,解决问题的态度、方式就被传递了下来。

 

好歹现在没有我小时候那么多阶级斗争了,家家独身子女,孩子们都是家里的宝贝,一人享尽了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姑姑姨姨舅舅叔叔伯伯的爱,可是幼儿园、学校呢?

先是这个幼儿园老师,就因为5岁的孩子不会算10以上的加法就扇孩子耳光

http://youtu.be/CWAGhq1Nnjw

然后是90后幼师没事儿揪住宝贝的耳朵,让他双脚离地,而她灿烂地笑着让人给拍照。

呜呼!但愿这些可怜的孩子们不要记住这可怕的经历,但愿这些不会给孩子小小的心里埋下仇恨,但愿暴力不被传递。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跟旧社会比俺那一点儿都没变的黄土高坡(3)
  • 跟旧社会比俺那一点儿都没变的黄土高坡(2)
  • 跟旧社会比俺那一点儿都没变的黄土高坡(1)
  • 鼻涕的平方?
  • 17岁的中秋
  • 所有跟帖: 

    顶爱心传递!:) -梨花满地不开门- 给 梨花满地不开门 发送悄悄话 梨花满地不开门 的博客首页 (25 bytes) () 10/28/2012 postreply 14:01:36

    大家都来传递真善美,假恶丑就没市场了。顶好文! -夏圓- 给 夏圓 发送悄悄话 夏圓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28/2012 postreply 16:30:03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