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子创作音乐的方式,好像有点模仿伯牙的高山流水状态

来源: 贾平凸 2012-03-06 10:50:52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0 次 (10607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贾平凸 ] 在 2012-03-07 19:11:56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回答: 如画2010的冬天2012-03-05 22:56:44

这种古老的创造音乐的状态,比较适合一个人,扶一张不夺人声古琴。乐声无长短,韵律,只在把心波按照乐者独特的映射关系转化成声波。这种创作状态,最原始,最动人。Organic!

只是它不适合现实生活了。伯牙可以一生有一个知音足以。今人则必须由知音的数量判断音乐的好坏。所以冬子的乐感可以更加入世一点,不要太自我。我觉得需要多学习乐理乐规,跟写诗一样,写音乐是可以按程序练出来的。而且音乐的变数多,元素少。不像诗元素多,变数少。写音乐应该更适合训练。

如画这首诗,是一个无韵无规的好诗,诗句长短随意,所以配乐上也需要考虑到底该配上长短不一的乐句,还是乐句相对一致,而压缩诗句的每个字词的音长?

再者,我认为这首乐曲的旋律上需要大改,才能满足听众的耳朵。可以考虑一下拿来主义。比如沈庆的青春,这是我们那个时代的代表。我认为他比同桌的你更好听。这首歌的曲调应该有配合这首如画的境界。

假设我照搬《青春》的曲子,我觉得还可以试着修改一下演唱如画词句时的节奏:

岁月已经如此山长/水远我也应当忘记了

忘记为何你依然不期/缱绻入梦记忆如歌

如歌铺展通向你的路/我拾阶而行风景

风景纷纷退去余/那时一袭月色

 

素洁青葱是不是该/是该趁我此时又想

想起用我蓦然/募然的文字忧伤

文字以思念为框/以思念为框画你

 一帧帧地挂满来路/曲折迂回的长廊

 

纵有一日生命覆满/覆满时光的白雪

只消一秉红烛引我/夜游年轻的你

如画总会倏然/悠然点亮我寒寂

寒寂而荒漠的目光/如画岁月依然的你。

 

附沈庆的青春:

 

所有跟帖: 

谢谢凸子点评,这回花功夫了,我先消化一下~~~ -2010的冬天- 给 2010的冬天 发送悄悄话 2010的冬天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06/2012 postreply 11:38:41

金玉良言。郑重感谢一下平凸。~~~太严肃了,有点不像你了。~~~~~~:))) -尘凡无忧- 给 尘凡无忧 发送悄悄话 尘凡无忧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06/2012 postreply 11:56:17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