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新一代GPS III紧急升空 领先中俄欧!

来源: (a) 2012-10-12 21:04:03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140 bytes)




美新一代GPS III紧急升空 领先中俄欧!



当中俄以及欧洲忙着建设自己的第一代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时候,美国已经开始对自己的GPS系统进行无缝升级换代了。据美国媒体5日报道,第三颗新一代的GPS IIF卫星于4日发射升空。该卫星的定位精度、抗干扰能力以及反利用能力都有大幅提高。不仅如此,GPS IIF之后的更新一代的GPS III卫星的研制也进入攻坚阶段。

  第三颗GPS IIF卫星入轨

美国东部时间4日8时左右,一枚携带第三颗GPS IIF 卫星的“德尔塔-4”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的宇航中心升空,3个多小时后卫星进入距地球大约1.1万英里的轨道,成为目前的美国GPS星座中的第32颗卫星。报道称,由波音公司制造的该卫星设计寿命达到12年,完成初步在轨检查之后,该卫星将于11月移交给空军进行测试。发射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个小插曲,操作人员发现“德尔塔-4”火箭发出了一个异常信号。不过卫星仍然抵达了正确的轨道,美国将分析异常信号以确定到底发生了什么,是否需要维修以及是否会影响到其它的发射。

  另据precisionpays网站报道,此前的GPS网络包括31颗卫星,其中最老的卫星已经在轨22年。新型的GPS IIF-3卫星投入使用后,将替代一颗1993年开始服役的卫星。而GPS IIF-4和IIF-5计划在明年的5月和11月发射。目前,GPS系统已经发展了两代,其中包括GPS-2A、GPS-2R、GPS-2RM、GPS-IIF等型号。报道称,首颗GPS IIF卫星于2010年5月28日升空,第二颗卫星于2011年7月16日升空。

  各项参数均获提升

-
  据美国“航天”网站报道,GPS IIF卫星是迄今最先进的全球定位系统卫星,GPS IIF系列卫星的合同于1996年签订,起初要求生产33颗卫星,2001年订单减少到12颗。报道称,每颗GPS IIF卫星重1.63吨,设计寿命12年(早期GPS卫星设计寿命只有7年)。该卫星配备了一套高精度铯原子钟,以向用户提供精度比原有卫星提高一倍的导航信号,即由现有的大约6米提高到3米左右。此外,它能提供两种额外的信号,一种是M码,这是一种抗干扰军用导航信号,另一种是L5码,这是一种民用飞机辅助导航信号。

  《航空周刊》网站报道称,GPS IIF 系列卫星采用了一个新的L5民用信号,用于搜索救援,并且携带了一个“在轨可编程信号处理器”。 据precisionpays网站报道,该卫星同时使用了更加安全、抗干扰能力更强的军用信号。目前GPS卫星的军用P码和民用C码由卫星的相同发射器发射,而且接收机在捕获军用P码的过程中,需要首先捕获民用C码。而GPS IIF则将军民码完全分开。该设计的重要功能是反利用能力。由于克林顿时代取消了向民用码中增加干扰、降低其精度的政策,目前的GPS民用码也有足够的精度用于武器制导,很多的非美国盟国也能用GPS的民用码进行武器制导。而GPS IIF将军、民用信号分开,可使该卫星对特定地区关闭被敌方利用的民用信号,而保持己方使用加密的军用信号。

  GPS III研发已进入攻坚阶段

  在GPS IIF密集发射的同时,美国更新一代的GPS III定位卫星的研制也进入攻坚阶段。据报道,洛·马公司正在研发下一代的GPS III星座。报道称,上周该公司将第一颗GPS III卫星的驱动模块运输到丹佛的工厂,它将在那里与卫星的其他零部件整合在一起。洛·马公司的导航系统领域副总裁杰克逊称,第一颗GPS III卫星的第一次通电测试将在11月进行,并计划在2014年5月份发射,而第二颗卫星则计划在首次发射后的9个月后发射.




zt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美新一代GPS III紧急升空 领先中俄欧!
  • 欧盟领导人秋季峰会解除对华武器禁售 英国坚决反对
  • 真假不知道:卡扎菲上校遗嘱
  • 107位渔民正式对康菲中国提出诉讼
  • 可可达基金会防务专家:中国正在全面提升监测卫星能力已同美国相当
  •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