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水利史上的奇迹 -- 毛泽东时代兴建的第一个高坝大库 -- 三门峡水坝

来源: 华峥嵘 2012-05-13 18:50:26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5755 bytes)

世界水利史上的奇迹 -- 毛泽东时代兴建的第一个高坝大库 -- 三门峡水坝

 

三门峡水坝的反思

 

http://news.eastday.com/epublish/gb/paper251/2/class025100012/hwz1051506.htm

 

作者:江曾培 编辑:上官贤 来源:东方网 2003122 09:06

 

 

 

前一阵,渭河水患引起国人关注。其实,今年渭河的洪峰并不大,只相当于5年一遇的洪水,却形成了50年不遇的大水灾。陕西全省1080万亩农作物受灾,225万亩绝收,受灾人口515万人,直接经济损失829亿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渭河两岸农民说,全是三门峡工程闹的

 

三门峡工程于1957年开工,是新中国兴建的第一个高坝大库,显示了中国人民驯服江河改造自然的豪气,并在发电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实效。但忽视了它对生态保护的负面作用,在工程设计中有所失误,以至大自然的报复越来越显露出来。对这一工程的建造,一开始就有着不同意见的争论。但是,反对的意见在当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被轻率地否定了。正如两院院士张光斗所说,当时我是不赞成的,但那个时候一边倒,苏联专家说能修,你有什么办法。

 

今年渭河的水患,将三门峡工程的失误进一步凸现出来。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为此发出这样的呼吁:三门峡水库应立即停止蓄水,放弃发电。水利部副部长索丽生率队考察渭河水灾后,在有关会议上指出:三门峡水库建成后取得很大的效益,但是以牺牲库区和渭河流域的利益为代价的,渭河变成悬河的主要责任在三门峡水库。这是政府高级官员第一次公开从负面评说三门峡水库,勇于承认半世纪前建造的工程存在问题,这是用理性态度正视历史,唯科学规律是从,反映了政府行政理念的长足进步。

 

从这里,带给我们的一个思考是,驯服江河,改天换地,一定要瞻前顾后,反复酌斟,不可率性而为,盲目从事。拦河筑坝虽然会在防洪、发电、供水等方面带来好处,但也会形成不可预期的灾难。自三门峡大坝建造以来,我国的造坝活动一直在进行。全世界现有大型水坝45000座,我国就占了22000座,几近一半,数量之多为各国之首。国土面积与我国相当的美国为6575座,同为发展中国家人口一样众多的印度为4291座。全世界有一半的河流筑有大型水坝,而我国几乎没有一条河流是无坝之河。怒江与雅鲁藏布江,是仅存的二条自然生态的河流,可怒江上又要造坝了,尽管有人反对,似乎也像当年建造三门峡大坝一样,反对无效。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水坝很少有能达到预期效果的。我们需要百倍重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呼吁:慎建大坝

 

促动我们另一个反思内容是,在大规模改造自然、改造江河的行动中,要认真听取不同意见。对建造三门峡工程,反对意见一开始就有。

 

有位黄万里教授,多次上书黄河规划委员会,对这一工程的规划思想提出质疑。他明确指出:筑坝虽有调节水流的有利一面,但必然破坏河沙的自然运行。他的意见没有得到重视,他却被打成了右派。即使这样,他仍然大声疾呼,预言渭河翘尾巴淤积,将形成严重的大患。今年的渭河水灾,可说是被他不幸而言中。黄万里教授后来说,如果我不懂水利,可以对一些错误做法不说话。但我是干这行的,不说真话,就是犯罪。治理江河涉及的可是人命关天、子孙万代的事。

 

黄万里是真正的知识精英,既有真知灼见,又一身铁骨铮铮。它表明,反对意见虽然不少时候都属于少数,但真理有时却在少数真正的精英手里。这就需要我们在做事情,特别是作一些重大决策时,要勇于和善于听取各种不同的意见,认真比较,反复权衡。在江河上修筑高坝大库,无疑有着明显的正作用,同时又存在着不小的负作用,正负作用交织纠缠,如何权衡取舍,决不可只听扯顺风旗的话,而是要充分展开不同的意见,在深入的争论中明辨真理,再作出科学的决定。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