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装扮在那个时代--兵团青年的打扮

来源: und 2012-04-14 18:29:27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0741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und ] 在 2012-04-15 08:45:12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http://www.niwota.com/submsg/7623104

新年到了,走到大街上,看到人们按惯例在过年时都换上新的衣裳,尤其当看到年轻人身穿各式鲜艳多样的服装时,就不禁想起自己在那兵团的年轻时代,哪有像现在这样能享受多姿多彩的服饰,真有许许多多遗憾,可又细细回忆起来,还是有许多值得我们回味的事情。

    记得在68年下乡时,正值文革后期,人们的衣着是统一而又单调,只有白、兰、灰、黑、绿几种颜色,式样也少。但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年轻人一样能体现爱美之心。

     那时,天津男孩正流行:藏蓝、铁灰、懒汉鞋。就是藏蓝的立领三兜上衣;铁灰色的裤子;下穿一双白底布面布鞋,也叫懒汉鞋。穿上后都觉得自己非常精神,也为能有这样一套衣服而自豪。

    到兵团后看到北京青年又是一种打扮,他们以有一身洗的发白的老军装而自豪,基本都是从父辈那儿淘来的。如果再有一件老式军呢子大衣或有毛吡及的军装的就更棒了。记得二连就有几位老第,就是内穿白衬衣,外面不穿着而是披着将校呢的老军衣,在连里晃晃的,感觉自己那是一个派。北京知青也穿一双懒汉鞋,不过是褐色底条绒面的。

    到冬天了,那些衣服都派不上用场了,来时发的军大衣,棉乌拉(一种棉鞋、黑胶底,棉邦),是即不美观又不抗冻,于是军用大头鞋、皮帽子就每个知青追求向往。

    记得是第二年的冬天,就是逃跑那年,我在德都县买了一双大头鞋,鞋的前半面是反毛皮,绿色小帆布面,厚厚的粘绒帮,穿着又舒服又暖和,那时珍惜的每天睡觉前都放在脑头,生怕离身半步。

    皮帽子也是必须的,东北的冬天太冷了,棉帽子和粘绒帽子己不管用。东北人都带狗皮帽子,价格又不贵,因为那时羊剪绒皮面的帽子还是高级品,就是有也不舍得带。

    狗皮帽子是分三六九等的,要有机遇才能买到一顶好的、漂亮的,象彩玲妹妹英姿照片的那顶就很不错。冬天戴一顶特好的长毛狗皮帽,小脸冻的红红的,一下就把姑娘们装扮的很是好看。

 

 

戴狗皮帽的英姿(借用的照片)

 

 

那时几乎每人都有一顶,快成了兵团战士的必备了,以后慢慢的被羊剪绒的帽子替代了。我在服务社经过好多年才有幸挑到一顶特棒的帽子,那毛远看就像一顶貂皮帽子,一直带到离开二龙山,在我回城办返城手续时,放在宿舍里连同我的藏书一起丢了,现在都觉得可惜。

 要说到貂皮帽子,东北的老职工都珍藏有一顶,那是提气的一件物品,是他们的骄傲,尤其车老板更是终身必备,长长的毛,下雪都不粘,貂皮帽子确实非常漂亮,但价格也贵的离谱。

 后来慢慢的羊剪绒帽子也就成了男战友的标配,当然不少女战友也会配上一顶的,那是因为天太冷毛围巾己不能抵寒了的原因。看老唐的几张那时照片,都是带的是羊剪绒帽子,许多女战友的战斗光荣标准像,也都带着羊剪绒帽子。

 

 

 

老唐的羊剪绒(借用的照片)

 

 

 我的羊剪绒帽子是在服务社买的,每次进货都要挑一挑,后来还是在北安批发站那弄到一顶特棒的。返城后天气还冷,还戴呢,后来冬天也不那么冷,也不兴戴了,几次搬家后再也找不到了,听说现在东北还是很多人戴这种帽子的。

 后来到商店后,工作环境改善了,不用下地干活,脚也不用受冻,大头鞋换成半高的棉皮靴。那时男士中特别流行半高的皮靴,穿上特别精神。我也赶了时髦,买了一双质量很好半高皮靴,成了在东北冬天的常备鞋。

 记得刚到商店时,有一北京知青,高高瘦瘦的,英俊漂亮,穿一双半高皮靴,擦的黑亮,一走“咔咔”的,那叫一个精神,到现在我都记忆深刻。我有一张照片就是穿着皮靴照的。

 

 

请看我穿的是皮靴

       

 那时春节探亲回家正是装扮自己的好时机,那时标准的打扮就是:内穿立领藏兰上衣或军装,下着铁灰裤,外穿一仿苏的军呢大衣(我弟弟有一特铁哥们,其父亲是某军区的将级军官,每年春节前后就把老爹的旧行套拿出某显摆,正好成了我的装备了),并让我弟弟用火钳把头夹成大花。

那时特兴烫头,没钱去理发馆就自己动手,把火钳(是一种专门用火加热的简易烫发工具)烧热,在头上抹上凡士林,把头发夹成大花,效果特好。

当然是在有头发的前题下,如果象现在这样己没有多少头发,要想出大波浪的效果,只能去买一个假发了。

烫完后为了保持头形,连睡觉都非常小心,就怕把头形压坏了。每次回到二龙山也被心细的一些丫头们发现说,老乜的头发怎么和以前不一样呢。现在想起来就是一个“小玩闹”的打扮嘛!可是那时觉得特帅,大概就象老唐年纪小小就留个小胡子一样的心情吧。

化妆品在那时哪有现在这样丰富,记得我们用的主要是嘎喇油,装在贝壳里,主要成份是凡士林,高级点的有铁盒的,记得有"万紫千红"牌的,黑底小碎花。因为我对化妆品感觉不深,也说不清楚,就觉得在商店时化妆品没有专门的柜台,只是少少的几个品种,哪象现在成百上千的品种随意挑。

    不知从哪年开始,为爱美的年轻人发明了一种即省钱、又能摆谱的划时代产品_“假领子”。那时上海知青回家的任务之一,就是为我们代买“假领子”,那时我就有45个“假领子”,每天换一个,戴上假领子就可以给人每天换一件衬衣感觉,这也是少花钱多办事的一种最佳体现哪。后来团部商店也能进到这种商品,但从花样质量都不如上海的好。但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假领子”慢慢的淡出我们的生活,可我却至今还记忆优新。

    丰富多彩的毛衣妆扮着我们每一个人,那时虽然衣着单调,用这种方式却可丰富着每个人的生活。东北天冷的时间长,大半年时间毛衣离不开身,于是用毛衣美化自己就成了那时时尚生活的主要内容。

    女生中谁会打毛衣,谁的花织的好,在知青中人气会提高不少。尤其是上海来的女知青,个个天生会织。其次是天津的知青,最差的是北京小女生,出来年龄太小,不会织的多。

    那时男生都是找织得好的,让她们织。我穿的毛衣是二连的上海陈姓知青给织的。天兰色的毛线,高颈大花,那是一个漂亮,这次二连聚会见到她,还向她道谢了,她说,那时织得太多了,早已记不清了,但我还是记得满清楚的,因为谁见到都夸毛衣漂亮,(怎么不夸我呢)让我心里大大的满足好多次。我一直穿到回城都没舍得拆,前几年被爱人拆了改织毛裤了。

    当然还有许多各式各样的装扮自己的方法,体现在那个年代也没抹煞年轻人爱美之心。那个年代生活水平质量很低,物质缺乏,又有文革“左”的意识影响,生活单调但年轻人在这种单调的生活中扮美自己,让生活充满美好。

    当有一顶倾心的帽子,一双想往己久的好鞋,两件美化脖子的"假领子",那时我就会兴奋好长时间,感到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现在我们再不用为穿什么而发愁了,而是为不知穿什么好而发愁,衣柜的衣服满满的,却时常觉得没有衣服可穿,就是穿一件新衣服也没有了那时的激动感觉了。

我好向往那时的感觉呀!

所有跟帖: 

有一本长篇小说,名字忘了,男主人公叫钟卫华,就是写上海知青在东北。写得挺好的。 -zyt- 给 zyt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14/2012 postreply 18:52:37

里面有一段讲一个上海女孩长的漂亮,不说长相,就说穿着干净。现在的作家写不出来。 -zyt- 给 zyt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14/2012 postreply 19:52:22

对,是这么着。那种漂亮就是不似漂亮胜似漂亮,总而言之,不用多说。 -多哥- 给 多哥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14/2012 postreply 21:26:34

郭先红和一群上海知青 -und- 给 und 发送悄悄话 (10456 bytes) () 04/15/2012 postreply 09:07:37

“活着就要拼命干 一生献给毛主席” -吴人知- 给 吴人知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16/2012 postreply 06:26:03

阶级敌人 车把试老张头-张山 -und- 给 und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15/2012 postreply 09:09:09

知道这知青点就与苏联紧挨着,最后“阶级斗争”的高潮是车把式要把车赶到苏联去 -Hollyhog- 给 Hollyhog 发送悄悄话 Hollyhog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15/2012 postreply 19:37:46

老唐真帅 -宰相肚- 给 宰相肚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16/2012 postreply 08:31:1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