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出处和作者

来源: 龙剑 2012-02-22 18:22:21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8138 bytes)

    元代散曲作家张养浩(12691329),字希孟,山东济南人,号云庄。少年知名,19岁被荐为东平学正,历官堂邑县尹、监察御史、翰林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他的诗文写得也很好,但以散曲著称,其作品流传下来的有散曲小令160多首,诗近400首,各类文近百篇。在元代的散曲史上,张养浩的作品格调雄浑高雅,影响广泛深远,魅力经久不衰。

    更值得称道的他是一位元代罕见的清官、好官,因看到元上层统治集团的黑暗腐败,便以父老归养为由,于英宗至治二年(1322)辞官家居,此后屡召不赴。张养浩从政期间的诗文并不多,而归隐田园则使他成为一个著名散曲家。在他描写湖光山色的作品中,时时流露出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在似乎消沉的、吟诵隐逸闲适情趣的诗曲中,也常常寄寓着壮志难酬的愤慨,让人在字里行间感到一股抑郁难申的不平之气。八年之间,凡六下诏书,他均高卧不起。

    文宗天历二年(1329)当朝廷以“关中大旱,饥民相食”,召其为陕西行台中丞前往赈灾时,他却不顾高龄体弱,随即“散其家之所有”登车就道,星夜奔赴任所。使他赴召的不是官爵,而是灾情严重激发起他为民承重的精神。在赴任途中所作《西番经》中表明了自己的心迹:“无多惭,此心非为官。”

        一路行来,目睹灾民惨状,感历代兴废,写了数首怀古曲,意绪苍凉,流露出对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其中最著名的,是散曲小令《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到任之后,“凡所以力民者,无所不用其至”,四月之内未尝家居,不遑寝处,终因劳瘁而卒。消息传开,“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元史》本传),朝廷追封滨国公,谥文忠。在封建时代,像张养浩这样为民尽瘁的官儿实在并不多见!

所有跟帖: 

多谢前辈帖子,您好!,府上各位好!∶)..... -子英- 给 子英 发送悄悄话 子英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23/2012 postreply 07:19:33

元曲确有独特的意义,和元代的戏剧都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珍贵记忆.....谢谢您..... -子英- 给 子英 发送悄悄话 子英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23/2012 postreply 09:17:23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