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家:印度民生决非中国榜样

来源: crn2005 2012-06-21 19:31:43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501 bytes)

中国和印度都有许多穷人,但印度的穷人更多,也更穷。
  中评社北京6月21日电/中印比较一直是国内外热门话题,据称由于印度拥有民主政体,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内需驱动,经济结构中服务业比重较大,人口结构比中国更加年轻化,印度可持续发展能力远超中国。诸如此类的逻辑在西方舆论和国内某些人中赢得了相当广泛的认同和宣扬。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刊文《环球时报》称,改善民生归根结底要靠经济增长来实现,经济无增长情况下的“改善民生”,要么是寅吃卯粮不可持续,要么是引起激烈社会矛盾的财富再分配。尽管印度2007—2011年经济年均增长8%,但中国2007—2011年经济年均增长9.6%。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印度已陷入一场经济危机:经济增长率急转直下,卢比汇率连创新低,仅从今年3月末至5月末对美元就贬值10%以上,资本外逃大潮涌起,通货膨胀居高不下,以至于标准普尔对印度的信用评级处于非常低的水平。   中国在医疗方面比印度还是做得好一些。印度政府公共医疗投入占GDP1.3%,而2011年中国财政中医疗卫生支出6367.5亿元,占当年GDP的1.35%。印度的所谓免费医疗有点苦于无米之炊的境地,比较一下预期寿命可知全貌:2006年,世界预期寿命平均水平为68.2岁,中国为72岁,而印度只有64.5岁。在主要人口和经济大国及主要新兴国家中,印度之所以65岁以上人口所占比重最低,这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印度人口结构优化的表现,而是印度社会医疗保健水平较低、人民健康程度较差的结果。   在教育方面,印度更不能作为中国的榜样。因为印度基础教育极为落后,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7/2008年度《人文发展报告》,1995—2005年间印度成人识字率为61%,尚未达到中国1964年的水平。而且,印度初等、中等、高等教育入学率仅为63.8%。尽管有数据表明印度政府教育支出已占GDP6%以上,但基础教育极端落后而少数精英高等教育发达,只能进一步固定这个社会的两极分化和阶层鸿沟。而且,印度政府的教育支出中浪费极端严重,表现之一就是该国教师的普遍旷工之风,据统计2000年印度各地公立小学平均每天24.5%的教师旷工。   在居民收入方面,印度收入分配不均甚于中国。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08年中国的GDP是印度的3.55倍,但中国亿万富豪人数2009年才超过印度,且亿万富豪群体资产总值少于印度,中国首富资产只有印度首富的1/5。2006年,印度全部人口营养不良发生率为20%,婴儿死亡率高达57.4‰,这些数据充分暴露了印度在收入分配、社会公正和维护国民基本生活方面的严重缺陷。   笔者主张对各国、各民族积极博采众长,补己之短,也无意敌视印度,相反主张维护中印关系稳定,积极推进中印经贸发展。但国际比较和学习必须实事求是,必须建立在了解而不是误解的基础之上。如果在西方话语霸权的灌输之下盲目追捧一个比自己差得多的虚幻榜样,那就太可悲了!

所有跟帖: 

这种中国专家太容易当了,因为99.999%的中国小学生都学过怎么小看印度阿三。 -dkbuster- 给 dkbuster 发送悄悄话 (218 bytes) () 06/21/2012 postreply 19:46:05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