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转贴再转贴,祝各位周末愉快

来源: week 2011-12-16 17:23:40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68270 bytes)
转自搜狐网站,来源是一位id为惜花拭泪大侠的转贴文。
http://club.cul.sohu.com/r-zz0040-43041-0-1003-0.html
但不清楚这篇文章的初始来源。 只看到文中提到原作者 - 叶康翡翠。
所有图片均是存于搜狐网站,不知道能否在文学城显现,先试一把。如图片不能显示还请大家原谅,就请大家去搜狐网站直接欣赏吧。
现开抄转贴如下:
******************

《红楼梦》人物造型及服饰艺术品鉴
作者: 叶康翡翠
《红楼梦》的原著是架空了历史背景的,即是说并没有出现具体的朝代及鲜明的历史特征,这就给电视剧的创作提供了一个相当宽广的平台。
87版电视剧在沈从文,邓云乡等名家的指导之下,最终确定了以宋、明两朝做为人物造型与设计的基础,同时还大胆加入了清代服饰的细节特征,如众脂粉的中衣便多采用了立领小盘扣的设计。 女性角色的外衣样式是以宋时的直身褙子为主,搭配绣花曳地长裙,裙子有百褶式,围裙式,直筒式。 男性角色式样多为直身长袍,注重从面料的选择运用方面表现不同人物的特征。
总结一下,可以这么说,电视剧《红楼梦》在很好的表现原著故事情节的同时,也为我们展示了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精髓。


第一个自然先说林妹妹。
林的造型主旨可以归纳为两个字:清,雅。衣饰色系浅淡,主色调为白,蓝,粉红三色,目的在于表现人物的个性之纯澈。 衣饰花纹也少用俗气的缠枝,连理等繁杂花样,以梅,兰二花为主要方案,梅之冷艳,兰之馨雅, 恰是黛玉倔强又幽雅的最好表现。面料多用纱,绢,丝,绡等贵重的轻薄面料,很好表现了人物个性的轻盈飘逸。发型式样多在“别致“二字上下功夫,每一款都是精心打造。化妆方面历来争议较大,毕竟是受拍摄条件的限制,所以有很大的改进余地。
总结语:林的造型可能不是最惊艳的,却一定是最耐看,最值得品味的。
先来一张定装照,也是很多林迷们的心爱。
这是林黛玉进贾府时的造型,严格说起来,她身上穿的衣服应该算是一套丧服。彼时黛玉之母新丧不久, 因此此衣的色调极其淡雅,特别是这件白色披风,以轻纱为原料,剪裁简单,唯一的装饰便是下摆的那一枝梅花, 枝干倨傲色泽清冷,而纯手工的刺绣更见气度不凡。绿色梅花有称绿萼,珍贵少见,与黛玉“世外仙姝”的身份不谋而合。 不过有一点要注意,就是真正到了剧中,她的发型可变了。


林妹妹的正面发型:虽是母亲新丧,可与外祖母一家团聚毕竟是喜事,所以上衣用了青莲色这样的较为明亮的色调, 装饰图案也是梅花刺绣。
身上的白色披风是素色薄棉缎,哑光效果,下垂感很好,领口的绿萼梅花正好与下摆同属一类造型。


来张特写。有必要说明的是,黛玉发间的白色簪子是她最重要的一个装饰品,从进府一直到最后离世,几乎刻不离身。 衣襟上的紫色梅花刺绣美好如梦,这个造型是我童年时分对美女的唯一认证。


林妹妹此时已经是弥留之际,所有装饰尽数散去,唯余此簪,是黛玉孤独一生,冰清玉洁的最佳写照。


这一套是林如海病逝后黛玉的丧服,与上一套的样式几乎完全相似,只是领子上的绣花改成了鸢尾,头饰全用白色, 难怪宝玉在旁边看着,心中便暗自忖度:林妹妹出落的越发超逸了!
这“超逸”二字用得真真是好,一概面貌浮饰全部褪去,只留一缕气韵。注意旁边紫鹃的造型,娃娃脸的紫鹃常梳对称的双鬟髻,这样的装束全剧仅有一次哦 !


这是个人非常喜欢的一个造型,特别是那个独特的发髻,叫人想起《诗经》里的句子:“头上倭堕髻,耳后明月珠”。倭堕髻者,乃是将头顶处的头发全梳于头的一侧,连绵而下的发型。
个人认为陈晓旭的外型小巧精致,气质与众姐妹不同,这个发型显得人物越发神韵清楚了。还有林妹妹的这件兰色衣服全身不带任何滚边,简洁清秀。


这样的美人,也唯有置身于这样的青竹环合中才愈见其美。


与上件衣服造型相似的还有这一件,软纱质地,无镶滚。每次看到我都要惊叹,美得就像梦境一般。


仔细看,其实这是件睡衣,分上下身两部分。刘姥姥进大观圆一节中,贾母曾经提到“软烟罗”这个名字,虽说只是布料,却和这件衣服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是重头戏葬花的行头。全身用粉色褙子与白色百褶裙搭配,白色珠簪,粉色芙蓉花与服装遥相呼应,真正是“娴静如姣花照水,行动似弱柳扶风”。衣领的兰花刺绣又与那件白色不同。


女儿喜,对镜晨妆颜色美。

这件衣服白地红边,个人极爱,可惜妹妹穿的次数少。如丝媚眼,如云绿鬓,如玉佳人。


这个发型该是林妹妹所有造型中最繁复的一个了。层次丰富却不臃肿,中间的佛手黄赤金小珠冠最好看,两缕鬓角发丝的造型更显飘逸,赞一个!
衣服是品蓝纹锦比甲配白色中衣长裙,这其实是在梦中,此时的颦儿已经命不久矣!


这件锦缎烟霞红的提花褙子很少穿,大概也是觉得黛玉本身气质较清冷,不太适合这么繁华锦簇的色彩吧?


那个小小的凤头簪,也是林妹妹的专用饰品,娇小却精致,也差不多陪了她一生!----贾府众多姑娘太太里,这支凤绝对是最小巧的一个!


这是“诉肺腑心迷活宝玉”一节里的造型。
也是这只小凤簪,另外这身薄纱夏衣也非常漂亮。因为此刻黛玉年龄还小,所以设计了雪青比甲外罩,浅绿薄纱中衣,搭配白色长裙的造型。演员陈晓旭面薄身纤,与黛玉身姿差相仿,这套衣服穿在身上有说不出的飘逸。


远景,让大家看纯白纱裙和兰色如意丝绦。


近景,让大家看清楚衣服的领口花纹。哈哈,又是梅花刺绣,这回变成鹅黄的腊梅,越发显得林妹妹娇俏如新柳娇花,临春初绽。
林妹妹此刻心里是“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 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所惊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称扬于我,其亲热厚密, 竟不避嫌疑。所叹者,你既为我之知己,自然我亦可为你之知己矣,既你我为知己,则又何必有金玉之论哉;既有金玉之论,亦该你我有之,则又何必来一宝钗哉!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况近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 医者更云气弱血亏,恐致劳怯之症,你我虽为知己,但恐自不能久待,你纵为我知己,奈我薄命何!”
很多人喜欢说人生如戏,戏梦人生,果真如此!


有趣的是,当听到宝玉的心声后倍感欣慰的离开又被飞奔而来的宝玉追上时--------当当当当!看清楚了吗?电视剧穿帮了!!

为什么呢?难道还没有看明白吗?-----就那么一眨眼的功夫,小凤簪神秘的失踪了,而一朵粉红绒花神出鬼没一般的别到了妹妹的发间.........寒~~~~呵呵,小玩笑!估计这场戏不是一天拍完的,也因为造型差不多,结果成就了眼下的画面。


林妹妹身上的这套衣服其实和进府时的那套是同一个系列,都是短比甲配窄袖中衣再加纯白长裙,同系列还有下面这一件比甲颜色稍加调换,成了葱黄色,滚蓝边,质地用了软绸。也是葬花戏的重要行头。


近景如下:妹妹这个妆稍显单薄了些,反而宝玉,素衣黑鬓,竟真像个姑娘,难怪龄官叫他姐姐了。


几张冬季造型。
第一张,芦雪庵联句的内景,冬闺集艳图。相当奢华的一幕,也是87版的经典剧照之一...人物自身的服饰从色泽到总体风格都与身后的壁画融合得完美无匹。其中的黛玉造型尤其成功:银白素缎,冷蓝镶滚,白绫棉裙,再加上满怀自信,一缕巧笑,经典!旁边的宝玉啖指吮舌,呆态可掬;余者三人,湘云不羁,宝钗端庄,宝琴纯真,形神各异,黛玉的清冷色调是无可争议的主角!


雪地里站了一群人的,天蓝的探春,粉红的湘云,老太太和鸳鸯姐姐后面金黄的是宝钗,大红的是香菱。请注意,李纨寡居,不再穿只有贵族少女才有资格穿的猩猩毡斗篷;香菱是妾侍,也没有资格......最漂亮的,就是她了!当这许多美人都披上了厚实的冬衣,各自外在的美丽被最大程度的遮盖了以后.....只有她,还是那么亭亭玉立,风姿不凡!


笑得好开心,小袄的暗花是翠蓝的竹叶哦!
其实这一节的人物造型和原著的描写是相差稍远的。记得原著这章里写到黛玉的时候专门提及了她“换上掐金挖云红香羊皮小靴,罩了一件大红羽纱面白狐狸里的鹤氅,束一条青金闪绿双环四合如意绦,头上罩了雪帽。” 而其他众姊妹都在那边,都是一色大红猩猩毡与羽毛缎斗篷,独李纨穿一件青哆罗呢对襟褂子,薛宝钗穿一件莲青斗纹锦上添花洋线番羓丝的鹤氅;邢岫烟仍是家常旧衣,并无避雪之衣。后来贾母也提及“十来件大红衣裳映着白雪,好不齐整!” 87版大概是为了表现不同人物的个性才将之区分开来,新版若能斗胆一试,说不定大有新意。


这是黛玉半含酸,也是全剧开初的一场重头戏,拍得极精致。
这一处造型最大的成功应该的很好的向我们展示了古时钟鸣鼎食之家的庄重礼仪----请细看宝、黛二人的穿着,是非常正式的正装。面料用到了锦缎,样式古朴优雅,因为他们是来探望生病的宝姐姐的呀;同时也暗示了二人的心灵交融,简言之,乃是情侣装。而那宝钗,虽然身上穿着“一色半新不旧”,面料也是同样精彩的花宫缎,这才是大家闺秀的日常风格。


说到情侣装,其实应该还有这一张。宝玉受笞后黛玉前去探望,瞧,全是青色的衣服,却连质料都一样。


这个睡衣造型也是我的最爱之一:浅紫上衣,雪白长裙。样式简单,剪裁合体,梨花含笑一般风姿动人!



这张林妹妹的细节是发辫上的青色头绳。不久前看过一篇文章就是介绍陈晓旭的,透漏了一个细节,就是她们在剧中的美丽发型完全用的是真发,是梳头的师傅一缕缕梳出来的,赞一个先!还有,据说陈刚进剧组时发质不佳,梳头师傅一直给她用一种国产的金刚钻发蜡,三年后她的头发变得乌黑浓密.......吼吼,支持国货!


为了证明那些美丽的发型确实是用手梳出来的,剧中还经常出现梳头的镜头。黛玉身上的米黄纱衣只穿过这么一次........那么美丽的衣服....再想想现在的古装剧常常是一件衣服穿到老死........寒~~~~


想起刘姥姥那一回眼中所见:架上垒着满满的书...这个发型应该是飞燕髻,讲究秀挺端正,最适合小脸美人梳,越发显得桃腮杏眼,温润如书。发间的小黄花是很多网友都喜欢的小饰物,朦胧如烟霭。而且,此时黛玉的唇妆化得那叫一个美,非常饱满圆润的红菱形状,不语亦伤!


相对于过多的浓妆艳饰,我们的林妹妹还是素淡一点更有看头。感谢造型师史延芹、化装师杨树云等人。特别是前者,因为陈晓旭本身牙齿不太好,有两颗尖尖的虎牙,史延芹就帮她设计出了“犹带琵琶半遮面”的笑容方式。即笑时,或者以绢掩口,或者以扇轻挡,既掩盖了她自身不足,又为黛玉添加了一份别样的风情,例如下图:


这一套鹅黄色带竹子图案的棉服典雅华贵,宁国府元宵开夜宴时黛玉所穿。


其实这套衣服的别致之处也就是黛玉胸前与袖上的青竹图案。正所谓竹贵有节,但是要把它整个用在服饰上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因为竹叶若稀疏则显单调,若繁密又似肮脏,所以很久以来,竹子入人物服饰常须三思,一不小心就变成熊猫啦!林妹妹这套妙在第一配色还算均匀,鹅黄配竹青,鲜艳娇嫩;第二与人物个性气质结合完美,特别在众脂粉中更见一枝独秀.。为了保障图案的完整与精美,衣服样式采用直身设计。
其实常看87版的朋友们一定有印象,类似的衣服剧中还有好几套,只不过大多做成了春、夏装罢了。因为直身设计对身材要求高一点,如果自身条件不好很容易显得太丰满。如清虚观打醮,贾府三艳与钗黛所穿之夏衣即是如此。


其实一直觉得造型师特别喜欢给黛玉设计青色系的衣服,比如下面的两件,就让人觉得和上面那件粉色藏青披风简直就是定做的一套。这一件,是宝玉受笞后黛玉前去探望时所穿,对襟棉绫褙子,花饰用白色梅花,下面是深青棉裙。


这件,颜色比上图浅些,如果不留心,乍看上去仿佛是同一套似的,实则不然。这件是斜襟褙子,左敛右稔,用兰花做主要装饰图案。特别是衣角下幅的那一枝,借着棉绫衣料的柔软熨帖,,几乎有香生满室,以假乱真之势。


暗夜抚琴。
亮点有两处:一是云雁纹锦滚宽黛青领口对襟长褙子,设计简洁,剪裁合身,素白洁净,不染纤尘。花饰是衣料自有暗纹镂花,连黛玉造型中常见的衣领刺绣也一并略去,很合造型艺术中提倡的“作减法”的宗旨。当然,这样做有个前提,就是人物本身必须有外型气质的独到之处,否则就与这浅淡到极至的外表“浑然一体”。


再来个远景看发型:顶发高梳,髻鬟紧致;珠钿稀疏然精致,耳上的水绿翠玉水滴耳环是最佳饰品,幽怨默默。耳边鬓角挑出的长长两缕发丝是点睛之笔,逶迤而下,独具风情,叫人觉得如有风至,必随风舞;若遇香熏,可随香浮。


给个侧影:大家细看耳环和发间的金坠脚扁簪-----一粒粒小珠花是不是精致极了?


对镜神伤。
严格说起来,这个造型我是想让大家看那个曲中唱到的菱花镜。菱角生水中,棱角分明,古人以其形入镜,故名“菱花”。这是面不折不扣的铜镜,背饰各色吉祥云蝠花纹,有立轴,可支于桌前;有红色丝绦,可悬于壁上,是不是很美?
黛玉的这个造型估计是书中提到的慵妆髻。


白簪红绳,林妹妹多用这种耳部两面留着一缕长长的头发的造型。
身上那件衣服,无绣花的开禁领,服装花纹古典还很耐看,两个大手镯+扇子。


这张造型,黄色花朵,衣服颜色搭配也很协调。


亮晶晶的耳环,梅花的衣领。


常言红绿不能相配,但林妹妹头饰恰恰就是红绿配,美伦美焕啊!


极有特色的圆领。


红蓝紫三色调相配,这种款式的衣服林妹妹也穿了不少。


这一张,可以帮助大家明白什么叫做“病如西子胜三分”了。小立领的设计特别精致可人;米白搭配浅橘,优雅淑静;领口是梅花刺绣,精美无可挑剔,是黛玉后期造型的典范。



第二个人物 薛宝钗
薛宝钗的造型是原电视剧中公认的佳作,高贵,大气,丰满。衣饰色调较黛玉偏深,因为人物的身份毕竟是待字闺中的千金小姐,所以就起用了朱红,金黄,玫瑰紫,洋红,鹅黄,米白等兼具了柔和与华贵的颜色。也把团花,连续等大面积的纹饰作为装饰方案,花朵也多选牡丹,芍药等鲜艳种类。面料上丝,绸,纯棉,帛,纱皆有。发型设计扣住了简洁二字,重神韵的表达,省去了烦琐 的点缀。演员张莉自身条件非常好,因此这个造型的效果绝对是1+1大于2!     
先来看定装照,也是入贾府时的基本造型。这个造型最大的亮点绝对是她身上穿的那件朱红团花披风:鲜艳的正红,大朵的牡丹,原本是极其俗艳的搭配,可正如大唐风韵必须是丰腴如杨贵妃者才可演绎一样,当我们端庄的宝姐姐披上它的时候,任谁,也要赞之叹之了!


和林妹妹一样,定装照上的发型和实际拍摄的时候是有出入的。
请看下图,呵呵,变了吧?赞叹87红楼选角的精确与独到,看这母女俩,活脱脱就是从书中直接走出来的呀!请各位童鞋注意了,薛姨妈的凤钗是不带流苏珠串,暗合了她寡居的身份。


这是羞拢红麝串一节里的造型,许多人都是因为这张图才真正爱上了我们的宝姐姐。
“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品格端方,行为豁达,随分从时,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这是灯下的镜头,注意87版的夜间戏几乎全用蜡烛采光,没有借助任何摄影光源,她居然是在不打光的情况下美到这个地步......


这是87版的一场戏: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这场戏里,林妹妹没有了尖酸刻薄,宝姐姐失却了精明世故,一场秋雨,让两个最应该成为知己的女子的心灵真正的融合在了一起。且看二人的造型:一个着轻红纱衫,一个穿粉色褙子,都是极淡的颜色,同样用白色内衬为里;妆容上宝钗典雅,黛玉细致,人物举止娴静合度,美不胜收!


这套衣服外面的比甲用玫瑰红,宝姐姐身上少见的色彩,衬托得宝姐姐活泼可爱,难得难得!


这个造型里的凤钗是非常别致的一个,双翅平展,似乎随时可以随风飞去,表现了人物内心的灵巧。身上的锦缎对襟长褂用了肉桂粉搭配浅银红, 都是一不小心就容易穿得俗气的颜色,还好穿在了丰润的她的身上,那一份饱满端庄,又岂是一个美字了得?


清虚观打醮,明黄色直身长衣上绣着对称的芍药花图案,可惜图片历史有些久,显得模糊了些。


这套衣服可真不啊一般的美。因为当时宝玉说她体丰如杨妃,顾而怯热。羞花美人杨玉环如何能够不美丽?所以这一段戏,无论从灯光、服装、化装等都达到了宫廷繁华盛世般的绚烂。水红亮缎,粉紫镶边,翠绿水滴耳环,春意融融的组合,偏又有一份说不出的华贵。


宝钗生病在家时,周瑞家的顺路前去探望。我们先来看书中的文字:“薛宝钗穿着家常衣服,头上只散挽著[髟赞]儿,坐在炕边里,伏在小炕桌上同丫鬟莺儿正描花样子呢。”读过原著的人必定印象深刻,什么是“家常衣服”?什么是“[髟赞]儿”?估计很多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疑惑,也正因如此,宝姐姐才避免了出场即被定性的俗套写法。
可也不要被曹公蒙蔽了,他用得乃是晋人食甘蔗,渐入佳境的妙着。这“家常衣服”和“[髟赞]儿”,后面都有所交代,只是我们不注意两者之间的关系罢了。大家应该注意到的是,此时宝钗正在养病,已经是两三天不曾出去,只在家中做女红。


后来宝玉探宝钗:
宝玉掀帘一迈步进去,先就看见薛宝钗坐在炕上作针线,头上挽着漆黑油光的[髟赞]儿,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
现在大家心里应该比较靠谱了,哦,原来这所谓的家常衣裳,应该是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和葱黄绫棉裙。再一看那场戏的造型,与冷香丸一节的确较为接近,所以可见,87版的电视剧还是注意到了两场戏的细节照应的。
上图和这图两张图片对比,衣服就完全相同,发式也没有大变化,只是第二幅宝钗病情应有好转,所以装饰上多了一根镏金扁簪,鬓边另插了一朵绒花而已。妆容清新淡雅,虽是在病中,却没有半分憔悴之意。


再来仔细看她的衣饰,细心的朋友就会发现,棉袄是穿了,葱黄棉绫裙子目前看不到,倒是那件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是个怎生模样?----应该是考虑到观众们的审美,电视剧做了较大的改动,因为宝姐姐本身就是丰腴晶润的杨妃型美女,此时又是开春不久,身上穿了棉袄再加皮草坎肩,似嫌过于臃肿,因此将其减去。
另外,曾有许多朋友不明白蜜合色是何颜色,须知"蜜合"二字本是中药用语,即指一般做丸药时除将各色药材碾碎备用之外,还须准备蜂蜜朱砂等物,与药末和匀,团而为丸,蜂蜜起黏结,祛苦涩作用,朱砂取颜色红艳,去邪祟作用。因此蜂蜜之金黄,朱砂之丹红相掺和,应当就是所谓"蜜合"之色,多数典籍偏重于"微黄而带红色",即为蜜合色了。而我们再看这件漂亮的棉袄时又会发现,正好相反嘛,这是胭脂红点赤金线的缎子啊!-----呵呵,应该也是考虑到上镜的问题才这么处理的。众所周知,摄影灯光一般较强,如果演员的服装色泽过于浅淡,画面上出来的效果就会黯然失色。微黄之色原本就细微,强光一打,只怕衬托得病中的宝姐姐会如林妹妹一般的虚弱了。所以,服装师做了最大的调整,保留了黄,红二色的底色,却打破了起比例,改"微黄而带红色"为"淡红而配金黄",效果就出来了,再配上银红色的内襟,这件"半新不旧"的小袄即使是20年后的今天看来,一样温婉娇媚。

小袄变了颜色,裙子也只好跟着变。可惜电视剧中的宝姐姐镜头一直是坐着的,所以只好找了一张坐的图片来。不过这幅图也向我们证实了,搭配那件蜜合小袄的裙子不再是葱黄色,而是华贵的宝石蓝了。两种颜色一暖一寒,一轻一重,得体合度。


这件衣服另一次出场是意绵绵静日玉生香一节。
如图,我想感叹的是,原剧的造型师,服装石史延芹先生在这些方面的确没有少下苦心,剧中凡诸钗同时出场的热闹剧码里,为避免"花多眼乱"的反面效果,常常给各位姐妹设计同样款式同样质地的衣服,不同的只是色彩罢了。这样一来,无论各个人物性格偏差多么大,全局的整体感依然很好。比如下图中,我们就一目了然的看出来,黛玉的粉蓝缎子直裰的设计和面料与这件几乎完全相似了。


"宝玉受笞"一节里的造型,这场戏是原著中宝钗真情流露的仅有之例。
宝钗见他睁开眼说话,不象先时,心中也宽慰了好些,便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说的话急了,不觉的就红了脸,低下头来。
正因为有真情,所以这出戏里的宝姐姐分外的娇媚动人,衣服就用了十分少见的嫩红色。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这是有着相似背景的三个主要女角色。
黛玉寄人篱下,含嗔带怨,此时又已经与宝玉共读西厢,芳心萌动,所以造型上越发飘逸。发间的粉色芙蓉极其巧妙的传达了人物对爱情的渴望。
宝钗是寄住贾府,衣食自理,造型上选用了鹅黄与金黄这两个同色浅淡结合,呜呜,必须强调是我最爱的宝钗夏季造型,褙子是从胸前便开分,衣服质料用轻纱,随风飘舞的时候,美得很啊。
再看湘云,此时的湘云,正是娇憨活泼,无忧无虑的时期,还有什么颜色会比海棠红更适合她呢?这件衣服的样式其实不如钗黛,也正是这一抹海棠红,让她越发亮丽。


清虚观打醮,时近初夏,这两个造型的成功之处是手中的团扇,黛玉是菱花造型,宝钗是满月型,一个灵巧,一个圆通,恰倒好处。


元妃省亲夜试众姐妹。
姐妹二人都带上八翅的大凤钗,不得不说,单论外表,宝姐姐永远更胜一筹。黛玉的对称发型只在此节有,因为实在不适合她。


宝姐姐头上戴的那只大凤钗原是凤姐的主要头面,做得光彩绚丽,态势如生。原是为衬托凤姐之精利,而众多姐妹中,持家理事堪匹凤姐者,舍宝钗其谁?所以她才戴得。若是换了黛玉,一时三刻,必有看倌高呼”使不得”了。


这是绣鸳鸯梦兆绛芸轩一节的造型。
藕荷色纱衫偏襟直裰配淡粉色纱裙,文秀淑贤。我最喜欢的其实是这个远景对原著的真实反映。
我们来看原文:宝钗便顺着游廊来至房中,只见外间床上横三竖四,都是丫头们睡觉。转过十锦槅子,来至宝玉的房内。宝玉在床上睡着了,袭人坐在身旁,手里做针线,旁边放着一柄白犀麈。宝钗走近前来,悄悄的笑道:“你也过于小心了,这个屋里那里还有苍蝇蚊子,还拿蝇帚子赶什么?” 袭人不防,猛抬头见是宝钗,忙放下针线,起身悄悄笑道:“姑娘来了,我倒也不防,唬了一跳姑娘不知道,虽然没有苍蝇蚊子,谁知有一种小虫子,从这纱眼里钻进来,人也看不见,只睡着了,咬一口,就象蚂蚁夹的。” 宝钗道:“怨不得。这屋子后头又近水,又都是香花儿,这屋子里头又香。这种虫子都是花心里长的,闻香就扑。”说着,一面又瞧他手里的针线,原来是个白绫红里的兜肚,上面扎着鸳鸯戏莲的花样,红莲绿叶,五色鸳鸯。宝钗道:“嗳哟,好鲜亮活计!这是谁的,也值的费这么大工夫?” 袭人向床上努嘴儿宝钗笑道:“这么大了,还带这个?”袭人笑道:“他原是不带,所以特特的做的好了,叫他看见由不得不带。如今天气热,睡觉都不留神,哄他带上了,便是夜里纵盖不严些儿,也就不怕了。你说这一个就用了工夫,还没看见他身上现带的那一个呢。” 宝钗笑道:“也亏你奈烦。” 袭人道:“今儿做的工夫大了,脖子低的怪酸的。”又笑道:“好姑娘,你略坐一坐,我出去走走就来。”说着便走了。宝钗只顾看着活计,便不留心,一蹲身,刚刚的也坐在袭人方才坐的所在,因又见那活计实在可爱,不由的拿起针来,替他代刺。
请看此图:比照原文,是不是"旁边放着一柄白犀麈",是不是"白绫红里的兜肚,上面扎着鸳鸯戏莲的花样,红莲绿叶,五色鸳鸯",是不是"宝钗只顾看着活计,便不留心,一蹲身,刚刚的也坐在袭人方才坐的所在,因又见那活计实在可爱,不由的拿起针来,替他代刺"?
再看那怡红院中的重重纱幕,巧夺天工的檀香木雕花滴水大床,和床下端方古朴的脚踏,塌上那双宝玉常穿的撒花蝴蝶鞋,旁边彩粉水墨山水磁鼓绣墩...


这一身耀眼金松鹤纹绸缎偏襟褙子也撒我的最爱啊,金光富贵,姑娘们中,除了她,还有谁当得起那份大气? 这是在金钏死后去劝王夫人,看背景图案,供奉的是观世音,对联下句是"心有菩提香益清",可惜可惜,一切只让我们觉得不寒而栗....


终于到了金玉良缘的时候了。



第三,凤姐的造型。
87版《红楼梦》是非常偏爱凤姐的。除第一集外,她的出境率几乎贯穿始终。   
  她共有春夏秋冬四季衣物74套,每集至少更换两套以上;单只头面大凤钗的的数量之多,造型之美好,做工之精巧也居全剧之冠;其衣饰的造型色调也与“家破”所预示的“由荣至衰的过程尤为吻合”。刚开始多用品红,鲜橘,明黄,桃红,洋红,宝蓝,雪青等鲜艳色调,正所谓“鲜花着锦”是也。中期色调开始用深蓝,绛红,碧绿,翠绿,玫瑰红,老油绿等华贵色彩,成熟气息日渐浓重;晚期偏暗,深褐,赭石,石青,深红,土黄,以至于墨黑,银灰等,虽说是大厦将倾,欲挽无力,但那一份古朴厚重,却不减分毫。衣料以各色绸,缎,锦,绫等挺括料子为主。衣饰花纹方面多用提花,纹锦,缂丝等衣料本身即有花样,通身撒满的处理方式,若姑娘们用就嫌太俗,太太们用又觉过艳,正巧了她的奶奶身份——李纨也是奶奶身份,可是因为寡居,造型上就被比下去了。红楼造型师与服装师借助演员邓婕自身独具的气质,在凤姐身上,将那一段逝去的奢丽风华推向了至高点!
曹公的原文先找出来: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袄, 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 身量苗条, 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   
  这一张是张近景,但是已经可以看出什么叫金丝八宝攒珠髻,什么叫朝阳五凤挂珠钗,什么叫赤金盘螭璎珞圈,还有她那经典的“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哦凭这世上有多少话也尽被曹雪芹写了去,这“丹凤眼”本不少见,只是多了“三角”二字,凭空加三分杀气;柳叶眉原本妩媚,“吊梢”二字一添,多少精明尽显……


她头上带的那枚大凤钗绝对是全剧中最精华的一只,这支钗其实和钗,黛二人的簪子一样,是最能勾勒人物个性的传神之笔,原是凤姐的日常饰物,却精细一至于此!钗为六尾,凤尾做工细腻,当中一颗大珠引出凤头和流苏,旁边各有中等珠子一粒,又引出小流苏各一,凤尾处另缀有金色珠子。凤翅采用了镂空雕法,这样就减轻了凤身的沉重感,多了生活之趣。凤姐每着此钗,头上其他饰物一律简略却又威仪依旧,此钗功不可没。


电视剧改“大红洋缎窄袄”为橘红色,据今看来非常成功。因为原著中所写黛玉进贾府当值冬季,熙凤身上还穿着“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红绿相配,又是冬装,只怕大多数人无法接受。现在该冬装为较轻薄的春装,加入了浅橘色披帛,保留了“窄袄”的设计,很巧妙,曹雪芹写女子身材从不直言,秦可卿就一个“袅娜风流”,史湘云就一个“鹤势螂形”,只有写凤姐,即用了“窄袄”的衣服设计,又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的描述。
  这套衣服同时保留的较为出色的原著特点还有刺绣,缕金百蝶穿花是也。赤金盘螭璎珞圈也有,旧时富家小姐为保长寿平安,多佩带璎珞长命锁,贾府三艳均有。
插一句,还特别喜欢凤姐身后站着的平儿姐姐,削肩细腰,眉清目秀。秋香色斜襟比甲,浅紫衣领,明蓝纱质手绢,淡雅之极。与凤姐的相比,一个明艳照人,一个温柔敦厚;一个光彩如丹阳高升,一个皎洁似皓月初明。真不愧让花花公子贾琏也暗自慨叹是一对“娇妻美妾”了。


特写镜头,可以看出裙子的颜色改成了明黄色,橘红褙子的下摆造型做成了如意流苏网绦,非常别致,只有这套衣服有啊,凤仙裙前的“豆绿宫绦”改成了深橘红色,绣工精致,牡丹花样与宫绦上的双凤齐翔图案喜气富贵,很和人物的身份。
总结来看,明黄,橘红,深橘红,浅橘红,都是同一色系,造型师精心搭配,错落有致,凤姐的出场造型可谓活色生香。


再看凤姐这个烈火烹油的绝世风华皮草装,大毛的衣服,不怒而威的风范,全数的装配——灰鼠昭君兜,镶珠抹额,八翅金凤钗——每一根都会动的。大镶大滚灰鼠风毛棉缎对襟褂子,眉细额宽,态势淡定,天生的执权者。


凤姐早期造型以各色红装为主,盖因人物身份独特且兼正值春风得意之时,所以多用各色红衣。总结了一下。
  先看第一张。这个造型要是非取个名字不可的话,我估计百分之八十的人都会选用“浴火凤凰”四个字。看这通身的宝石红撒亮金牡丹花的气派,看那钗头凤展翅欲去的潇洒灵动!总结语四个字:人如其名。


这身玫瑰紫压正红边幅锦缎长袍冬衣,是早些时到东府赏花的装扮,配上尤氏婆媳一个浅桃红,一个鸭梨黄,好一幅冬装集艳图之少妇版


抄检大观园造型图。
  大红对襟长褙子华丽极了,发式隆重,珠钗生辉,经典。但是这幅图真正想让大家看的是红楼梦服装设计所体现出的身份以及等级差别。
  大家看近处的周瑞家的,和旺儿媳妇,两人是府中有身份的仆佣,衣领处的绣花不动声色的渲染了这一点。但是衣服的质料就远不如主子了。凤姐身上的品红妆蟒缂金丝提花纹锦,周林二人只是普通的棉绫。
  再看远处的一个丫鬟与媳妇,造型同样用心,衣饰上再次一等,领口绣花没有了。
  所以,等级区别与人物区别在本剧的人物服装造型上是有所体现的。


上图和凤姐庆生图实在是惊人的相似,细心一点的朋友不妨看下一幅图。自己先找找两幅图的不同之处。


看出来了吧? 衣服的滚边不一样,前者是黑锦缎压粉红边,后者是直接压月色窄边。图案上,前者花朵较大,为富贵牡丹纹;后者花朵稍小,采用了松竹梅岁寒三友——庆生辰。


披肩造型——里面是件洋红缎子袄。
  旧时女子着正装时一般讲究要佩带披帛。唐时尤甚,有时几乎权充上衣,取其轻盈以消除丰腴厚重之故,可谓是重要的装饰品。宋明之后披帛逐渐有了御寒挡风等更多实用价值,于是变厚变宽,质料也从唐时的轻薄纱绡之类逐步扩大到了毛皮,锦缎,羽纱等更多面料上,与我们现在偶尔佩带的披肩有了异曲同工之妙。凤姐这一件,银妆缎滚灰鼠毛,荷叶短斗篷样式,造型小巧,华丽中见娇媚,怪道迷倒了贾瑞。


近景。
看,宝姐姐的簪子她也戴过——想来也有道理,她们应该算是姑舅姐妹,自然同声同气。


卸下那披肩后平儿姐姐在为她梳头——可怜的平姐姐,神仙一样的美人,却只能穿着黯淡的鸦青与秋香绿……再看凤姐的朱砂红


这个造型,我叫它“天女散花装”。呵呵,版权所有,盗录必究,只因小时侯家里有张杨柳青年画,画中仙女的造型和她这件几乎一模一样,细缎质料,光泽柔软。正玫瑰色比甲,浅洋红中衣,同色棉绫凤仙裙,素白半月水波腰封,掺金珠线穗子宫绦,再点缀上细碎的小花,好一个俏皮风韵的凤辣子!


这裙子尤三姨也穿过,不过腰带改成了雨过天青的软纱来配。此卿敢爱敢恨,刚烈如火,两府中第一等奇女子!


清虚观打醮夏装。
  我觉得这一集里她真是作到了“身量苗条,体格风骚”。那件荔枝红缠枝葡萄文饰长身褙子做得合身合体,把个凤姐衬托的挺拔利索,发髻上还是这根大凤钗,因是打醮还愿之喜,又添了石榴红绒花,看去风流泼辣,精明锐利,正是老太太说的“南省凤辣子”是也!
看,好精致的芙蓉团花纨扇!



宝玉挨烫这一节。瞧那四指宽的额头,并那斜插出去三寸远的八宝步摇簪,怎么怨得赵姨娘不怕得畏畏缩缩?   
  插一句,赵姨娘身上这件芙蓉色鸡心领直身褙子设计得也很精致。但是熟知旧时南方尤其是闽粤一带显贵家中妻妾着装规矩的人都知道,惟有正房奶奶才有穿大红裙褂的权利,为人姨娘者只好穿粉红,桃红。北方虽不拘于颜色,式样上却有讲究,《金瓶梅》里提到过节时西门庆家多妻妾裁衣,吴月娘就裁了一件“大红遍地锦五彩妆花通绣袄”下面配“兽朝麒麟补子缎子袍”,两件套;其余人等就只能裁“大红五彩通袖妆花锦鸡缎子袍”,一件直裰。相较之下,正妻的面料,样式,花纹都要高于小妾。正如红楼梦的服装设计里,有身份的太太,奶奶,姑娘们才可穿锦缎褙子,其余丫鬟仆佣就只能多穿比甲,袄裤,面料也少用金银暗花绸,缎之类一样,赵姨娘出身不高,原是贾政身边的丫头,人品又不好,所以虽然也有褙子可穿,估计数量也不会多,不然她的丫头小吉祥儿也不会在跟着姨娘奶奶给舅老爷出殡的时候去找雪雁借衣服了——又跑题了。幸好不是写作文……


彰显她体格风骚的还有这一件。
不是红装,却有红颜。这件紫色丝绸夏衣,光华四射,衬托得凤姐美丽无匹,艳光照人!



家居服。
本是去找李纨闲话,然后就发现了小红这个最具潜力丫头时的造型:亮堂堂照眼明的石榴红缂金丝云锦缎扣身袄儿——她的衣服颜色永远亮得叫人赞叹。这个造型我最喜欢头发上戴的一套亮金钗环,金色珠簪,金线绞纹链,还有右耳后玲珑的立体蝴蝶金坠脚……


同样的家常红衣还有这件。
红地黄花,很多朋友第一感觉是啊这不就是那一件?不不不,你要仔细,那件的花朵是金黄的,这件却是明黄的,一个亮度高,一个就暗些。而且那件衣服有镶银线的银丝滚边,这件没有,看出来了吧?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稍后揭晓。
看,又一个不常见的头面造型,盘珠卧凤钗。于是想起第二十八回凤姐讲为薛蟠配药拆珠花的情景来:凤姐因在里间屋里看着人放桌子,听如此说,便走来笑道:“宝兄弟不是撒谎,这倒是有的。上日薛大哥亲自和我来寻珍珠,我问他作什么,他说配药。他还抱怨说,不配也罢了,如今那里知道这么费事。我问他什么药,他说是宝兄弟的方子,说了多少药,我也没工夫听。他说不然我也买几颗珍珠了,只是定要头上带过的,所以来和我寻。他说:‘妹妹就没散的,花儿上也得,掐下来,过后儿我拣好的再给妹妹穿了来。’我没法儿,把两枝珠花儿现拆了给他。还要了一块三尺上用大红纱去,乳钵乳了隔面子呢。”
未知拆的可是这个?


柿子红撒金纹荔色滚边袄,里面是玉白色中衣。
这件衣服倒也罢了,难得的是头上的又一只别致的大凤钗,尾分两股,加了两枝软须,绵延至发顶,婀娜多姿。更难得的是这是一只专为偏带而设计的凤钗,两只凤翅一上一下,线条优美而夸张,几乎随时会随风飞去!更更难得的是,这只钗在改良之后,戴在了尤二姐的鬓边!


看,是不是很相似?乍一看下甚至会混淆——但是,不同的,凤尾加了一根,凤口衔的串珠坠子由碧绿改成了朱红。
彼时,二姐与琏二新婚燕尔,故而如此。瞧她衣服的颜色,是不是和赵姨娘那一身不谋而合?唉,姨娘命啊...


出镜实景:头面装饰不一样了,季节不同。这是刘姥姥一进大观园时阿凤的造型.也算是黛玉进府后表现凤姐理家才能的一场重头戏。   
  遵照惯例,我们还是先来看原著:
  那凤姐儿家常带着秋板貂鼠昭君套,围着攒珠勒子,穿着桃红撒花袄,石青刻丝灰鼠披风,大红洋绉银鼠皮裙,粉光脂艳,端端正正坐在那里,手内拿着小铜火箸儿拨手炉内的灰。   
  应该说这个造型和原著是非常吻合的。请大家仔细看图:头上是秋板貂鼠昭君套,额上,是 前文已经提及的攒珠勒子,即抹额。身上穿的,是桃红撒花袄,下面是大红洋绉银鼠皮裙,手内拿着小铜火箸儿拨手炉内的灰——手炉是洋白铁镀景泰蓝四方墩造型。看不太清,没有关系,后面还有图。独缺了一件石青刻丝灰鼠披风——是室内戏码,故而略去。



同样颜色的还有这件-----少了撒花,做成了直身长衣设计,搭配的中衣都是粉兰色。注意后头丫头拿的,就是前文提到的手炉。


这件衣服的下落大家猜去了哪儿?来看,给了袭人了。原著中有精彩描述:   
  半日,果见袭人穿戴来了,两个丫头与周瑞家的拿着手炉与衣包。凤姐儿看袭人头上戴着几枝金钗珠钏,倒华丽;又看身上穿着桃红百子刻丝银鼠袄子,葱绿盘金彩绣绵裙,外面穿着青缎灰鼠褂。凤姐儿笑道:“这三件衣裳都是太太的,赏了你倒是好的;但只这褂子太素了些,如今穿着也冷,你该穿一件大毛的。”袭人笑道:“太太就只给了这灰鼠的,还有一件银鼠的。说赶年下再给大毛的,还没有得呢。”凤姐儿笑道:“我倒有一件大毛的,我嫌风毛儿出不好了,正要改去。也罢,先给你穿去罢。等年下太太给作的时节我再作罢,只当你还我一样。”


好,解决下一个问题,上一件衣服给了袭人,那又做的一件是什么样子呢?来看下图。本人特别喜欢的一件衣服,这个玫瑰红实在红得周正。这是一件洋缎泥金五彩牡丹凤凰纹通袖长袄。金线绣制的菊花彩光绚烂,与中衣的浅金云纹褂子相映生辉。抹额也是金色的。对了还有手炉,哈哈,总算看清楚一点了吧。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中,凤姐的主要造型。


红装造型正式结束,下面进入古雅的冷色系! 忍不住再感叹一声:我的凤姐啊!   
  先来张定装照,我爱死这张图片了!为什么呢?请大家细看,这是一张尚未穿上外套褙子的中衣全景图啊,太宝贵了,迄今我见到的包括的剧中的主人公定装图里几乎没有这件这么完美巧妙的反映作者所表现的社会背景的精品了。
衣服是典型的清装旗袍设计,但是省去了传统旗袍必备的镶滚等手法,因为原著中虽然提到了很多清代满人的生活习俗,包括着装风格:如宝玉常穿“箭袖”,而且梳着一条鹅卵粗细的大辫子,却因为作者立志“将真事隐去”而一直未能给我们留下考证的理由。是遗憾,也是幸运,不然我们会更早二十年踏入还珠时代。大家能想象黛玉穿着琵琶襟大镶大滚金枝绿叶长旗袍,再脚踩三寸花盆底的造型吗?赞一下,顺便插一句个人观点:凤姐穿清冷色系更好看!这件玉色印暗金竹叶纹的中衣衬托得她高雅庄重,和平常完全是两个样子。可是似乎更好看了。呵呵。卷须翅三尾点翠衔单滴流苏的凤钗样子比那只大凤收敛了许多,因为这是凤姐主要的后期造型。不得不提的是,她额上挂的露垂珠帘金抹额精致无匹,是她所有勒子抹额中最精彩的一条。


近景让大家看,是不是很美?一粒粒的石榴石围绕着中间的椭圆翡翠珠,有众星拱月之势。人物身上披的赭石披风古朴厚重,很合她的身份。


另一条同样精彩的抹额。
  这是宁国府秦可卿发丧的造型.抹额是银平纹链坠素白珍珠式。特别的冷艳,让人望而生畏。旁边的双衔鸡心坠小银凤钗也是凤姐出席庄重场合时的必备头面,其实有一对的,一会发给大家看。身上的衣服是雪里金遍地锦滚花狸毛长袄。下面是条湖蓝色的宫绦长裙。整体颜色搭配高贵雍容,真正有大家主妇之风。


如果不告诉你,看得出来这是谁吗?
肩瘦如削,腰纤一握。髻松发乱,不胜清寒...难道是?...莫非是?...或者是?...


揭晓谜底,请美女转过身来。
  呵呵想不到吧,凤姐姐也可以柔弱的说。这个造型的亮点是雨过天青玫瑰纹亮缎对襟长褙子。衣料质地特别好,也是我的心爱——正是上面那一造型的中衣啊。可惜同样一件衣服,此时凤姐已经多为婆婆嫌弃,再亮的华衣也挡不住难挡的委屈。


近景看珠钗
贾琏是正五品官,这一套丹砂点翠朝阳挂珠钗是凤姐按品大装时必须佩带的。记得元春省亲夜也带过,文采辉煌,端雅不俗。


这一套,加上了一副赤金五彩额冠,以示庄重。身上衣服是五彩遍地石榴百子妆蟒锦袍,算是彰显身份的隆重正装了。


清冷造型又怎么能少了苦尤娘赚入大观园中的经典贤妇装?先来看下原著:   
  尤二姐一看,只见头上皆是素白银器,身上月白缎袄,青缎披风,白绫素裙。眉弯柳叶,高吊两梢,目横丹凤,神凝三角。俏丽若三春之桃,清洁若九秋之菊。   
  再看剧中的造型——真是叫人惊叹啊!这一造型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做了成功的改动,保留了月白袄,素白银器之精华;青缎披风改为靛蓝——要说也与青色同出一系;白绫素裙改为银灰羽缎质地;妆容上继续眉弯柳叶,高吊两梢,目横丹凤,神凝三角——化腐朽为神奇,点妒妇成贤良!经典!


瞧这姐妹二人,完全不同类型的对比。
一个翠蓝配深绿,一个粉红配朱红;前者凝重,后者浮漂;前者清冷,后者喧闹;前者不怒而威,后者似进实退...既是身份地位的悬殊,也是个性明显的对比。 单看这一幅图,二姐败局已定了……叹叹。


这是最后一张定装照。
我们的凤姐姐终于像天边的晚霞般,走到了繁华盛世的尽头。实在不忍心将她破毡就葬的一幕重新回顾,就让我们的追思定格在这最后的一刻吧。至少,这一刻的她,宁静端雅,光彩依旧。身上穿得是元妃省亲时的那件五彩石榴百子妆蟒锦袍。头上插的是八宝串珠钗。羽白缎子披风似在告诉我们人物的内心在经历了一幕幕起伏跌落后终于重回宁静,只有从橘色的披风边缘还能找到当年杀伐决断的隐影。



然后让我们来看看宝玉。

电视剧中宝玉的正装,有大红色的四套,包括一套直身朝服和三套外穿的甲衣,别看数量少,其做工之精细,面料之讲究,绣制之精美,可居全剧之冠。下图所展示的是那身朝服。式样古朴简洁,全身大红搭配金黄,袖口处用品蓝银丝边纹束袖收紧,干净利落,腰带处有玉色纹理点缀,利于打破金红一片的骄奢,表现了人物的纯洁与正直。再加上发式乖巧憨然,金冠端正生辉。由不得人不赞!


这件衣服宝玉穿的次数并不太多,可是每一次都显得他特别精神。
  梅花刺绣与黛玉的服装构思一脉相通,去看看黛玉几乎每件衣服都有的的梅花纹就知道了。什么叫细节? 这就是! 红楼中用到梅花纹的,只有他们两个!


远景全身图,可以看到衣服下摆处宽幅精致的美丽刺绣。


下面来看出场造型:   
忽见丫鬟话未报完,已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锻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   
我们看图,这个造型与原著对比改动最大的是将“石青色”改成了大红,八团--即八处大团花图案改成了六处,绣工是全剧最最精美的!能让人看得醉过去!
  再看,看到"束发嵌宝紫金冠"了吧,还有'二龙抢珠金抹额',等会儿进特写。还能看到的是"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典型的满族清装服饰----改成了一件圆领金镶团花的甲衣,又配上了白色中衣,这样的视觉效果红白交映,要胜过大红一片的。再看,还能看到"项上金螭璎珞",即金项圈是也,"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也有的。省去了'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其实为求简洁。原著里提及的很多丝绦都省略了,比如宝钗探黛玉土中遇见岫烟,见她身上便带着一个碧玉佩,电视剧里就没有表现。靴子隐在衣中,看不到啦。还有一件是添进去的,就是他身上的大红色棉绫披风,照应着金冠上的朱缨,大红抹额,及身上的朱红,好一个烁烁生辉的怡红公子!


俯身向老祖宗下拜,我们可以借机看下他漂亮的紫金冠,有称"金缨展翅",做工特别精巧,冠后两根小小的金尾羽是可以随动作轻颤的,极具动态美。冠上的珠子也饱满圆润,颗颗晶莹。是陪伴宝玉最久的饰物。


这张小照算是抹额的近景了。其实按照旧时习俗男子一般不打这种勒子的,皆因宝玉在家中倍受珍爱,所以才有此殊荣。中间的一颗大珠还有小珠环绕,十分精美。双龙抢珠的图案倒是做了些小改动,毕竟金龙文饰过于翻覆,剧中改成了八字蝴蝶缀螺钿的连续装饰物,依然用金线绣制。


特写。


按照书中的描述,宝玉在拜见了祖母以后又去拜见了王夫人,然后才又回到正厅见黛玉,而这一次回来以后就已经把正式的外出装束给换掉了。于是我们就又看到了书中对他外貌及装束的第二次描写。   
  宝玉即转身去了。一时回来,再看,已换了冠带: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角,身上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仍旧带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下面半露松花撒花绫裤腿,锦边弹墨袜,厚底大红鞋。   
  图上反映的就是他与黛玉行礼时的情景了。可以清楚的看见正红衣服上的金色连理兰花的图案绣制的细腻生动----宝玉身上的花卉多用兰,莲二种,取其清雅,脱俗,洁身自爱之意。粲然生辉。精致程度不输于任何一位姐妹。这样的刺绣图案几乎他的每一件衣服上都有。   
  注意黛玉的行礼方式,这才是标准的万福。双手要握拳而后上下交叠握于腰间偏左。躬膝俯额。


这里有一个难题我们要解决,就是他的发型。
估计不止一个朋友在初读红楼的时候会对他那个奇奇怪怪的发型起疑,原著把它写得那么细致,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们"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要"结成小辫",还得"共攒至顶中胎发",再"总编一根大辫",然后这个辫子上还有装饰品:"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角"。啊呀,真是琐碎死了。并且很明显带着清代贵族风俗。那么,把拍摄背景定位于宋明的电视剧工作人员,又该怎样处理这个问题呢?   
  先看图,头顶的第一颗珠子看清楚了吧,"顶中胎发"的部分应该也解决了。


"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就不好表现了。废了好大力气截得下图,呵呵,可不要认为是林妹妹的图,看左边!看左边!看左边!
  其实另外截取的也有这个发型的图,但是很想保持这一场戏的完整画面。所以大家先将就一下吧。仔细看就看见小辫了是吧,然后下边那些白白的圆片状的东西就是原文里提到的"用金八宝坠角"了。金八宝者,其实乃是一种发饰,起到压服及点缀的作用。


补一张图,让大家在白天室外光线下看清这个独特的发型。


这一张里的小辫看不清了,但是金坠脚的效果出来了,其实是坠在那些小辫子上的哦。是梅花造型的,即使图片模糊也能看清雕工很精致。


从左边看过去的情形,应该看出来是左右对称的。左右个四,是为"八宝"。


最后再看那"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的大辫子效果,剧组人员做得很敬业,四颗珠子精圆润泽,宝色逼人。


再简单总结一下那件红衣,大家都会觉得宝玉的红色外套似乎只有这么一件似的,其实不然,注意刚才那件衣服上的团花纹样是瓣兰花为主,再贴张定装照。仔细看,这张的图案是连云纹锦红萼梅花图案。


这一件又变成了莲花样式。


这件还是共读西厢的行头呢。
领口处中间的那朵莲花就看得非常清楚了。


其实说到那个奇怪的发型,书中的交代还有两处,只不过这两处的作用是成了别人的配角了。这两个幸运儿,一是湘云,一是芳官。
我们先来看与湘云有关的那段文字:
湘云只得扶过他的头来,一一梳篦。在家不戴冠,并不总角,只将四围短发编成小辫,往顶心发上归了总,编一根大辫,红绦结住。自发顶至辫梢,一路四颗珍珠,下面有金坠脚。湘云一面编着,一面说道:“这珠子只三颗了,这一颗不是的。我记得是一样的,怎么少了一颗?”宝玉道:“丢了一颗。”湘云道:“必定是外头去掉下来,不防被人拣了去,倒便宜他。”黛玉一旁盥手,冷笑道:“也不知是真丢了,也不知是给了人镶什么戴去了!”宝玉不答,因镜台两边俱是妆奁等物,顺手拿起来赏玩,不觉又顺手拈了胭脂,意欲要往口边送,因又怕史湘云说。正犹豫间,湘云果在身后看见,一手掠着辫子,便伸手来“拍”的一下,从手中将胭脂打落,说道:“这不长进的毛病儿,多早晚才改过!”

与芳官有关的一节。原文如下:
宝玉只穿着大红棉纱小袄子,下面绿绫弹墨袷裤,散着裤脚,倚着一个各色倒芍药花瓣装的玉色夹纱新枕头,和芳官两个先划拳。当时芳官满口嚷热,只穿着一件玉色红青酡绒三色缎子斗的水田小夹袄,束着一条柳绿汗巾,底下是水红撒花夹裤,也散着裤腿。头上眉额编着一圈小辫,总归至顶心,结一根鹅卵粗细的总辫,拖在脑后。右耳眼内只塞着米粒大小的一个小玉塞子,左耳上单带着一个白果大小的硬红镶金大坠子,越显的面如满月犹白,眼如秋水还清。引的众人笑说:“他两个倒象是双生的弟兄两个。"
先来看这一节中的宝玉造型:宝玉只穿着大红棉纱小袄子,下面绿绫弹墨袷裤,散着裤脚。
来看图片,87版的细心程度再次另我们惊叹。宝玉的这一独特发型除了第二次没有表现出来以外,第一次和第三次,即此回,都有准确的表现。如果说第一次是浓墨重彩的话,那么这一次就是标准的家居打扮了。图上来看,四周有小辫,总至顶心,戴了勒子,身上穿的也的确是大红的袄儿,面料改成了软绸,盖棉纱柔软但光泽度不太好,寿怡红是夜间戏,闪光效果的绸类织物就好看多了。至于裤子,先别急,稍后送上。


再看芳官:衣服是“玉色红青酡绒三色缎子斗的水田小夹袄,束着一条柳绿汗巾,底下是水红撒花夹裤,也散着裤腿。
何为"玉色红青酡绒三色缎子斗的水田小夹袄"?这可需要做个分析题了,“玉色”,即素白色,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直接描写白色衣饰的先例并不多,算来只有凤姐的“素白”银器及宝玉祭金钏时穿的素净衣裳等,余者多用玉色二字来代替,如宝姐姐扑的蝴蝶,即是正宗的玉色。好,三色定了第一种,第二种红; 第三种青;质料酡绒; 纹理水田,即方格纹; 样式小夹袄。
再看以她为侧面所写的宝玉发型:头上眉额编着一圈小辫,总归至顶心,结一根鹅卵粗细的总辫,拖在脑后。
开始仔细的看图吧,是不是玉色红青酡绒三色缎子斗的水田小夹袄?是不是头上眉额编着一圈小辫,总归至顶心?当然芳官毕竟是女孩子,小辫扎得细多了。


下面来交代宝玉那条没出场的"绿绫弹墨袷裤"和芳官的"水红撒花夹裤",还都"散着裤腿":说明平常是要打绑腿的,典型的满清骑射习俗。
图片上可以很清楚瞧见这一红一绿两条裤子,同样的发式,同样的装束,难怪大家要说这二人是倒象是“双生的弟兄两个”了。所以,到了这里,我们可有得出一个结论,即,芳官扮的是男装。


来看看他那件著名的大红猩猩毡的斗篷。


白衣宝玉正式登场!
又一种最适合宝玉的颜色。如果说红色象征了他的如火热情的话,那么白色就是宝玉冰清玉洁的品质的最好代表。
先看定装照。
这是全剧中最精华的一套白衣,春秋两季正装。圆领长褶通身样式。纯白丝绸质地,无提花暗纹,洁净淡雅。衣服前后共有金丝柳叶湖青紫葳大团花六个,下摆及袖口处分散遍布的同类小团花图案共有十二个,湖蓝束口箭袖,镶秀金色缠枝花纹,朱红三镶白玉腰带,呼应头上所带的金缨展翅红绒珠冠,再加上青面白地缎子小朝靴。


我们来分别看看这件衣裳的细节: 这是袖口和领口。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金线刺绣。领口是柳叶纹,袖口是别致的凤尾纹,一般衣物很少用的哦。


这是花团锦簇到呼天抢地的地步的超级下摆!
注意细节如下:
1、这是袭人姐姐正服侍他穿衣,所以没有腰带,可见是正规的"衣服",而不是像当今影楼里或粗制的影视里的"衣套子"-------旗袍背后开拉链,夜行服袖口用尼龙粘,选秀中秀女们一不小心就露出了高跟鞋。
2、里面的裤子是书中常提到的藕荷色小衣,质料也是书中所写的纱质。
3、宝玉打了绑腿的。旧时没有皮筋,着装时小衣裤脚松散被认为是极不礼貌的行为,所以,要打绑腿。也可使行动利索。
4、袜子是布袜,是书中所写的"玉色布袜"。
5、鞋子是正宗的千层底弓头布靴,唯一的遗憾是好象不是书中提及的"蝴蝶落花鞋".....


这算是上身特写。


这是全身景,稍远了些。注意,腰带变成了湖色,因为这是在秦可卿的出殡礼上。


其实可卿那场戏里真正出色的是宝玉头上佩带的八宝珍珠粉色簪缨素冠!全剧里精妙无匹的一大亮点。造型古朴,珠饰晶莹,粉色绒球秀丽雅致,两道云蓝翼也并不对称,从正面看过去,清如皎月,烁似寒星。


这是侧面造型。螺旋卷须的花纹很明显参照了明代通天冠的侧面设计,整体看来又如一只翘首仰望的玉蟾。四周零星点缀的大颗珠子就像是由它溅起的粒粒水花。绒球是桃心状,从这个角度还能隐隐看出颜色的过渡。系带用天蓝色,与身上的衣物总体色调搭配也很均匀。


这是背面造型,玲珑通透。只见轻盈,不见钝重。


这一身云白软绸阔袖滚回字纹兰花长衣是宝玉的夏装,很风雅的一套衣服,穿在他身上飘飘欲举,气度逼人。


这是袖口处的特写,银线回字纹,青莲紫镶银边的玉兰花,碧海蓝镶银线花叶。
他手里正要去取的乃是妙玉下令徒弟拿去外头再也不用了的成窑五彩小盖盅。肌理细腻,锦鸡唱晓图案。


这是祭金钏,原是凤姐过生日,他却早早的向袭人要素净衣裳,含混的骗她说北静王府里有要紧的姬妾没了,然后带着茗烟离开盛宴。
这套衣服是白色明绸青色兰花八团比甲,里面是一件天蓝中衣,与披风同质料。


这一件漂亮的雀金裘斗篷,可以说是贾府这一场纸醉金迷的大梦登峰造极的精华杰作。雀金裘,在书中的描述中乃是来自"俄罗斯"的贡品杰作,曹雪芹形容它的美丽为“金翠辉煌,碧彩闪烁”,殊不知这种将黄金细丝捻线加入各色丝线巧织妙绩的技术,在在我国古已有之,据《隋书》记载,隋初波斯国曾献金线锦袍,而巧匠何稠仿织了一件,其华丽更过于波斯所献原物。唐代贵族们更是经常穿着各色漂亮的织金服饰招摇过市,唐玄宗曾得臣下所献两件金鸟锦袍,他与杨贵妃在华清池温泉浴罢,则各着其一。而以各类鸟羽加入金丝精工细制的翠云裘更是历代帝王的爱物。


当然,又怎能忘记用生命为他织补这一件盛装的晴雯?


这是秦氏出殡时所穿的素服之一,青莲紫点白色花纹半袖长衣,素净大方。


同款式同面料的还有这件,颜色改成了端庄的深青,比上一件多了滚边和团花,里面着白色正袍,藕荷小衣。玉饰上加的粉色穗子不经意中流露出一分人物内心的活泼与俏皮。这可算是正式的夏季套装了,偏又与旁边黛玉的寝衣构成鲜明对比。


这是设计最简洁的一套浅蓝茧绸薄棉夏衣,只在袖口处加上了一道金线大镶,平实中不失富贵。与身旁湘云的淡红偏襟褶子到是相应成趣。


这是黄衣造型的定装照,亮点是他身上的米白色提花软绸的中衣,袖口处的缇色刺绣有极重的秦汉之风。


这是件姜黄色的夏装,胸前有漂亮的大团花,阔袖设计,行动间显得轻盈飘逸,注意他腰上的那个滚蓝边的方型荷包,那里面装得可是"香雪润津丹"----对了,怪不得这个神态动作畏惧瑟缩,看他背后的王夫人就知道了,这是做了坏事溜之大吉了。


从妈妈那里逃出来,遇见一场大雨,见到了划蔷的龄官,淋了个透湿又一脚踢倒袭人........这一天不宜出行哦,不过我们倒是有机会见到了这件夏装的全景,画面不是很清楚,不过大家仍然可以清楚的看到虽然仍是团花图案,这一件的花朵排列就又不同,胸前一朵大花外,没有分叉的下摆共有三朵,按照团花衣物的特点,后背和后面下摆处应与衣前对称,所以也有四朵,呵呵,由此可见,衣服虽然简单,讲究却分毫不减。旧时团花衣物多以吉利数字为参照,如六团,八团,十二团等,宝玉的每件正装几乎都带有这种装饰花纹。


又一件黄色衣裳,但是季节不太一样,这是一件秋装,乃是探晴雯时所穿,质料是起花锦缎,加金红丝线精织亭台轩阁图案,棕黄色宽滚边。宝玉没有戴金冠,腰间也只着了一个朱红缂金丝镶黑缎边的荷包并一个碧玉佩。这是一身十分随意的装扮。


这是那件衣服的局部特写,再感叹一下吧,二十年前拍电视可是真用了这么好的衣料啊.......


再一个精彩的彩装造型! 这件漂亮的藕荷色缠枝莲花六团罩甲是很多朋友印象都特别深刻的一件华衣,可以搭配各色白衣,比如这一张中就配了前文提过的那件白色夏衣--------两件衣服应该是一套,不信就看袖口的银丝回字纹和胸前的银丝连理纹,以及袖口上的兰花与衣服全身色彩的协调程度。称得上是一套无缝的天衣了。


这场摔玉的戏里,里面配的是一件简单的白色茧绸中衣,大家可以借这个机会数一下他身前的团花图案,再乘以2,得几?-------6? 答对了! 所以才说它是六团罩甲啊。


镜头稍近些,大家可以看到绣工精致的领口,美丽的淡粉橘色莲花。


再来个超级近景,看胸前的那朵团花的局部,一针一线,精心镶绣。一件衣服就是一件优美的艺术品啊。


这件衣服其实原是这次摔玉之后新上身的新衣,原文中的相关提及是在风波平息后宝玉前去道歉,有相关文字如下: 宝玉心里原有无限的心事,又兼说错了话,正自后悔;又见黛玉戳他一下,要说又说不出来,自叹自泣,因此自己也有所感,不觉滚下泪来。要用帕子揩拭,不想又忘了带来,便用衫袖去檫。林黛玉虽然哭着,却一眼看见了,见他穿着簇新藕合纱衫,竟去拭泪,便一面自己拭着泪,一面回身将枕边搭的一方绡帕子拿起来,向宝玉怀里一摔,一语不发,仍掩面自泣。
实际拍摄时变成了这一件云白府绸夏衣,也是宝玉常穿的衣服。而这一节里黛玉身上的白地撒朱红小碎花的长身褙子也是许多人的心爱呢。


再来介绍几件冬装,这一套是早期的黄色嵌青纹提花蟒缎棉袍,同色腰带。探宝钗,探可卿等重头戏都曾经穿过。这一张是远景,到东府看戏时发现了小厮茗烟的私情,背起手来训斥一番。


这是中景。


这是荣国府元宵开夜宴时的品蓝色遍底银滚白风毛直身棉袍。很漂亮的一件衣服,可惜穿得并不多。这也是原著中的最后一场合府盛宴,自此之后,贾氏一门势运渐衰,风光不再。


宝玉头上带着大箬笠,身上披着蓑衣。黛玉不觉笑了:“那里来的渔翁!”宝玉忙问:“今儿好些?吃了药没有?今儿一日吃了多少饭?”一面说,一面摘了笠,脱了蓑衣,忙一手举起灯来,一手遮住灯光,向黛玉脸上照了一照,觑着眼细瞧了一瞧,笑道:“今儿气色好了些。” 电视剧严谨地遵照了原著中的描写进行造型,演员的举止神态动作与书中所写几乎毫无二致。宝玉身上穿的,正是北静王所赠的海棠蓑笠。黛玉的寝衣上身是一件简单的滚红边白色偏襟,下身是一条水绿色曳地绵绸长裙。


再看宝玉里面的装束,先瞧下原著:
  黛玉看脱了蓑衣,里面只穿半旧红绫短袄,系着绿汗巾子,膝下露出油绿绸撒花裤子,底下是掐金满绣的绵纱袜子,靸着蝴蝶落花鞋。黛玉问道:“上头怕雨,底下这鞋袜子是不怕雨的?也倒干净。”宝玉笑道:“我这一套是全的。有一双棠木屐,才穿了来,脱在廊檐上了。”黛玉又看那蓑衣斗笠不是寻常市卖的,十分细致轻巧,因说道:“是什么草编的?怪道穿上不象那刺猬似的。”宝玉道:“这三样都是北静王送的。他闲了下雨时在家里也是这样。你喜欢这个,我也弄一套来送你。别的都罢了,惟有这斗笠有趣,竟是活的。上头的这顶儿是活的,冬天下雪,带上帽子,就把竹信子抽了,去下顶子来,只剩了这圈子。下雪时男女都戴得,我送你一顶,冬天下雪戴。”
半旧红绫短袄,油绿绸撒花裤子都可以清楚的看到,省略的是绿汗巾子------在腰里系着呢,露出只怕不雅。掐金满绣的绵纱袜子-----看不清;蝴蝶落花鞋------也瞧不见有蝴蝶的花纹,遗憾。不过能做到这么个程度,怕也已经是难得中的难得了。


宝玉满口里说“好热”,一壁走,一壁便摘冠解带,将外面的大衣服都脱下来麝月拿着,只穿着一件松花绫子夹袄,袄内露出血点般大红裤子来。秋纹见这条红裤是晴雯手内针线,因叹道:“这条裤子以后收了罢,真是物件在人去了。”麝月忙也笑道:“这是晴雯的针线。”又叹道:“真真物在人亡了!”秋纹将麝月拉了一把,笑道:“这裤子配着松花色袄儿、石青靴子,越显出这靛青的头,雪白的脸来了。”
血点般大红裤子表现得最好,松花绫子夹袄改成了雪白色。以前那种夺目的红在怡红院里只属于晴雯的,此刻真的是"物件在人去了"。


罢了。罢了。



******************

除了上面几位主要人物的服饰和造型,该文还提到了电视剧中的许多与书中描写契合的场景道具,各位有时间不妨一读。
下面请大家听电视剧插曲,呵呵。

所有跟帖: 

这么详细啊,真得花时间才能看完呢。先欣赏插曲了~周末快乐! -erdong- 给 erdong 发送悄悄话 erdong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16/2011 postreply 21:57:19

你啥时迁移的大本营?还是本来就是江南江北两座根据地?我还记得你以前贴的 -week- 给 week 发送悄悄话 week 的博客首页 (141 bytes) () 12/17/2011 postreply 07:18:57

现在是洋东洋西啦 -erdong- 给 erdong 发送悄悄话 erdong 的博客首页 (82 bytes) () 12/17/2011 postreply 19:50:24

电视剧《红楼梦》还是八七版的好看。 ---1234567-- 给 --1234567- 发送悄悄话 --1234567-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17/2011 postreply 21:55:05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