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期从来都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给你看一片文章

来源: 云漫 2011-05-12 08:07:34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0 次 (1622 bytes)
回答: 难道摄影大师也用 PS?? 我晕 !sesamepeanuts2011-05-12 04:20:23

黑白交响曲——介绍亚当斯大师的一些作品的拍摄和制作思路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801/23/15925_43032750.shtml

在黑白摄影年代,大多数艺术和风光摄影师非常刻苦地钻研后期暗房技术。多数人都认为,亚当斯对摄影界最大的贡献不是艺术方面,而是他的后期技术。不会后期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反而说明他的水平不够。亚当斯自己在书里说过很多次,他的很多著名照片非常难印,要花极大的后期功夫。

一些拍新闻人文的摄影师如卡帕和布列松不管暗房,原因首先是这些题材主要是内容而不是画质,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有专门的暗房师傅帮他们做,而这些暗房师傅常给他们的底片质量气的跳脚。

后期观念的淡化是从彩色胶片时代开始的,主要原因是重新彩色胶片对暗房要求极高,大多数摄影师没有那个条件。还有就是彩色反转胶片的出现,对色彩和反差进行了极大地夸张,等于在冲洗期间已经大幅度后期过了,没必要再进一步后期了。反转胶片过去一直是风光摄影师和多数杂志的唯一选择,那时候的照片色彩美轮美奂,但和人眼看到的也是很不一样的。尽管如此,依然有一些要求高的摄影师自己冲放彩色照片,或者请暗房专家认真冲放。至于一般大众用的负片,实际上是冲洗店给你做后期才能变成正像,这里面有一系列相当复杂的后期色彩校正工作,这也就是为什么同一张底片,不同店印出的效果可能有非常大的差别的原因。

到了数码时代,情况又变了。胶片和人眼的感光曲线类似,而数码和人眼的曲线完全不一样,数码不经过后期是完全没法看的黑糊糊一团。 数码机身里有一些算法,“翻译”了一下,所以机身直出的照片还可以看,但目前算法有很多局限,翻译的结果和胶片距离很大。这也就是为什么绝大多数专业摄影师一定要拍RAW格式,不用机身算法,而是到自己后期,自己控制这个翻译效果。

所有跟帖: 

大悟 多谢 -sesamepeanuts- 给 sesamepeanuts 发送悄悄话 (78 bytes) () 05/13/2011 postreply 03:21:30

不客气。还有个重要原因 -云漫- 给 云漫 发送悄悄话 云漫 的博客首页 (436 bytes) () 05/13/2011 postreply 04:58:56

拍片子一定要用RAW格式还是喜欢后期简单的制作表现自己的感情 -ontheroad- 给 ontheroad 发送悄悄话 ontheroad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13/2011 postreply 08:23:05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