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首次欧洲游,遭遇三次滑铁卢(2)

来源: Rhodos 2011-05-09 14:12:50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0189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Rhodos ] 在 2011-05-12 09:09:47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第三站 法国

 

来欧洲不去巴黎等于白来了! 俺们一路风尘仆仆进入花都,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似地扭着脖子,东张西望,目不暇接,震撼啊!上海外滩算老几, 真正的巴黎不晓得要甩它几十条横马路! 随便转个角度就是一个美景,举起相机无论照哪幅画哪尊雕塑都是世界名作…… 您可能住过巴黎大大小小星级酒店,俺敢打包票您绝对没住过艾菲尔铁塔下的星空酒店’’,可俺住过。俺们的房车直接停在铁塔旁,凯旋门、香榭丽舍、协和广场、塞纳河步行就到了,不远。夜晚的铁塔通体璀璨,夜幕下的香榭丽舍流光溢彩,人群摩肩接踵好不热闹,看俊男倩女、看橱窗陈列,数千法郎的包包看得俺直摇头咂嘴,直到临晨2 点咖啡馆打烊清扫工用高压水枪冲洗人行道时俺们才意兴阑珊往“星空酒店’’赶。开锁进车内,一片轻微的鼾声,那伙人竟然没一个发现俺们回来了,俺心里隐隐有些不安…… 除了红磨坊、丽都表演没看,觉得太贵,巴黎的主要景点浮光掠影一遍,心满意足,尤其是目睹了卢浮宫里的三大镇馆之宝和许多以前只在画册上熟识的精美雕塑、油画。

尽管法国烹饪享誉全球,当时如何解决一日三餐具体细节已忘了,不过记得肯定没在饭店里享用过一顿真正的法餐,更不要谈法式大餐,好像到13区买过一只广东烧鸭点心之类,然后啃着烤鸭躲在“星空酒店”扒拉方便面。要说人呢就是不长记性,事到临头又要像祥林嫂似的唠叨,当初蛮好这么着……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教训啊!俺现在学乖了点,时不时满足一下自己的欲望,不用老是克制着,这些消费不会让你破产影响家庭建设计划的,这是多年来生活的反复教导。

在欧洲开房车旅行每个城市有专门的停宿点,提供水电洗漱,每天收费25欧元左右,人们一般坐公交进城游览。俺们当时不知情(即使知道,估计也不会去停,省钱省力要紧),无知者无畏也,亏得朋友的劳工技高人胆大,操德法英中四国语言,揣着几张地图开着房车城里城外到处转悠,操了多少心,有时还遭白眼,在加油站加水招人嫌。俺们没心没肺的,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哪管前途漫漫。一生的至交啊!

当时身边的旅游资料少,出发前也没去图书馆查查,稀里糊涂离开巴黎到了里昂,对它所知甚少,印象中整个城市挺美,拾阶而上参观了里昂的标志——圣母大教堂,从富而山丘(为了写此文百度了一下才晓其名)俯瞰老城,红瓦粉墙,河流穿城而过。其实里昂有不少可圈可点的人文景观,可惜当时的行程是匆匆又匆匆,除了巴黎,在其它城市的游览就是蜻蜓点水。

九十年代中期的普罗旺斯因为Peter Meyle 的《山居岁月》在英美国家声誉鹊起,俺们孤陋寡闻,即使拜读了,或许会绕道去看看真真切切原汁原味的普罗旺斯,或许不会,要知道俺们那时渴望的是有名的城市,那些犄角旮旯的小镇根本不入俺们的法眼,连Avignon都被甩在身后,直插马赛。

马赛本身的历史要悠久于巴黎,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法国国歌《马赛曲》更让它出名。反正俺们到了景点一通乱照,然后将房车停在渔港码头附近,溜达到渔市,看见渔民将海产品从船上卸下,码头上早已有人摆摊卖海鲜。俺是第一次亲眼看见卖牡蛎,不由得想起《我的叔叔于连》中描绘的吃牡蛎的情景,也想尝鲜但又不敢,怕吃坏了肠胃。只见那法国小伙子持刀将牡蛎一剖为二,空壳的一半扔掉,带肉的一半`放托盘上,配上柠檬片,论个卖。最后俺们买了些牡蛎(决定自己剖,便宜些)和海蟹。要是法国人知道俺们的牡蛎烹饪方法肯定要厥倒。本来打算将牡蛎剖开,搁盐胡椒粉裹上鸡蛋液油炸。看人挑担不吃力,以为剖牡蛎很容易,可是每个人都试过了,它就是纹丝不开,只好水煮直到壳开,然后油炸,可想而知味道实在不咋的,跟淡菜(海虹)差不多,这是马赛之旅留给俺最鲜明的记忆(俺发现旅途中和吃联系在一起的场景俺记得格外清晰)。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