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民每天早上嗷嗷地叫,練刺殺]親歷者揭日開拓團真相 佔中國土地後變地主

来源: Bluelight涨停突击队 2011-08-05 20:13:44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0507 bytes)
親歷者揭日開拓團真相 佔中國土地後變地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05  



左上圖:親歷者劉安發。 中上圖:進入“彌榮村”的日本婦女。1933年,日本武裝“移民開拓團”遷入黑龍江省的永豐鎮,並將其命名為“彌榮村”,當地 中國農民約500人被驅趕。 右上圖:親歷者陶青山老人的左手無名指當年在“部落”時因饑餓偷食而被碾子軋斷了一節。 下圖:武裝的日本“移民開拓團”成員正在偽滿洲國北部佳木斯開墾土地。 
  中評社北京8月5日電/據新華社報道,近日,媒體曝光哈爾濱市方正縣的“中日友好園林”內,一座刻有日本“開拓團”亡者名字的石碑被立於“日本人公墓”旁一事,引起社會輿論軒然大波。“開拓團”是什麼?是否如當地政府辯解的那樣“不是日本軍隊,既是侵略者,也是日本軍國主義的受害者”?

  2005年,抗戰勝利60週年之際,記者曾走訪200位親歷抗戰者,採訪實錄結集成《我的見證》一書,其中對日本軍國主義在我國東北地區的移民侵略亦有回顧。在此,我們將這段採訪重新錄出,以當事人、親歷者的眼光,重現歷史,揭露當年“開拓團”的真相。

  移民侵略

  半個多世紀前,日本向中國派來的,不光是血腥的侵略軍。為了真正佔領並成為中國的主人,它採取了一切可能想到的強暴、殘忍、卑劣的手段。移民,就是其中的一項重要措施。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後,日本陸軍省、拓務省以及關東軍不斷制定移民東北的計劃,掀起了向中國東北進行移民侵略的高潮。

  1933年2月,492名日本退役軍人進入吉林省樺川縣永豐鎮,他們組建的第一個定居點叫“彌榮村”,“彌榮”一詞意思是“繁榮昌盛”。99戶、400多名中國農民全部被逐出他們世代耕種的土地,流離失所,有的人被強行遷入根本不適合人類居住的“集團部落”,不少人凍餓而死。
 
  1937年7月,日本制定了“二十年百萬戶移民計劃”,並把移民定為日本的國策。當時日本拓務省曾指出:“現在滿洲國的人口約有三千萬人,二十年後將近五千萬人,那時將佔一成的五百萬日本人移入滿洲,成為民族協和的核心,則我對滿洲的目的,自然就達到了。”

  到1945年初,日本向中國派遣的開拓團總數達到了860多個,33萬多人,它們密布東北各地。這些無償強佔或以極低廉的價格強迫收購了中國人土地的日本人,由於人均佔有的土地太多(20町步,近乎20坰),絕大多數都無力耕作,大部分都租給中國農民耕種,成了地主。而一些日本人對鄰近的中國人肆意地強姦、毆打、偷搶,其罪行與真正的侵略軍一樣令人髮指。

  全家五口人一個麻花被,白天穿,晚上蓋

  採訪地點:黑龍江省方正縣珠河鄉

  見證人:陶青山 男,69歲,日本移民東北時,家裡耕地被佔,被遷移至此。

  日本人佔了我們的好地,把我們遷到從來沒人住過的野山坡上,還圈起來,叫做“部落”

  我家是從伊漢通鄉遷來的。那年我4歲。我們這兒一共是八個部落,我們家在二部落。

  具體情況記不清了,只記得日本人佔了我們的地,我們全家五口,父母,兩個姐姐和我,和老梁家一起,用一老牛車拉來了這裡。

  當時這兒和現在不一樣,都是山和草甸子,也沒有水吃,喝的是水泡子裡的水,那地方的水特別,淺紅裡帶點銹色。當景看挺美,喝下去要命———可是這兒沒有井,大家只能喝那個。我們用柳條罐打水,用不了幾天,罐子就變得通紅。那水喝了後,就生大骨節,很多人生病,很快就有人死了。

  原來日本人說是每戶都給房子,給牛給馬,結果來了之後,也沒房子,我們就兩家人蓋了一個地窨子———就是在地下挖個坑,上面蓋上樹枝和草。我們家抓鬮兒領了一頭牛,但那是什麼牛啊,又瘦又老。

  來了後,很多人家都不想住下來,但日本人在部落周圍搭起了大牆、炮樓,兩道門,進出都有人管,天黑後還有人敲梆子,管得很嚴。

  我們村又叫“挑灶溝”———很多人家那年冬天都死得絕戶了

  有一年,我6歲那年,鬧瘟病———後來我才知道是克山病,吐黃水,傳染得厲害,村裡人死老牛鼻子(意思是非常多)了。

  我父親和大姐就死在了這次瘟疫中。那時,也沒醫生,日本人、“滿洲國”都沒人管。日本人來了,不敢靠近,挎著大刀、騎著洋馬,離大老遠地看。

  村裡只有一個姓梁的,叫梁老二,會拔罐子,算是醫生吧,整天穿著麻編衣給人看病,但他治不了病,再說哪有藥呢?只要一看吐黃水,就知道完了。

  鬧瘟病時,我母親不讓我出去玩。那時家家都不串門,得了病,就躺在家裡等死。死了再抬出去。

  據說,鄰部落的一個叫張福森的曾給老黃家送來2斤小米———那可是金貴的禮物呢。走到黃家門口,張福森看到,兩個孩子直挺挺躺在院裡。心裡想,黃大哥也太懶,孩子死了咋不埋?進屋見兩口子蠟似的躺在炕上,用手推,還活著,快沒氣了。張福森也沒辦法,2斤小米放在灶頭,把炕點著悄悄走了。大年初一,乘門崗警察回家過年,他又摸進來。黃家兩口子早就斷氣了,門外孩子的屍體已經被狗啃得七零八碎。再看那2斤小米,依舊撂在冰冷的灶頭……

  那時都是這樣,得了病就躺著等死。現在想想,那是什麼世道啊?

  死人都扔在東邊的爛屍崗子。一般都沒人埋,都怕傳染,找人給抬出去都難,誰還敢給埋?村外野狼多,吃得眼睛都紅了,見了活人也想攔。

  那次鬧瘟疫,一個冬,200人一連氣死掉108,有10戶“挑灶”。所以我們這地方,當年有個名字叫挑灶溝,這是我們當地的土話,意思是滿門死絕。

  因為偷吃黃豆,我被碾子軋壞了手指頭。今天,我們家的牲口,也比我那會兒生活得好十倍

  部落的生活,到今天我都不願意回憶,太苦了,太慘了,每想一次,都難受幾天。

  苦到什麼地步?全家五口人一個麻花被,白天穿,晚上蓋。當然不頂暖,那時冬天冷得要命,就烤著火睡。白天,往身上一披,就是衣服,全家就這一件,誰出去幹活誰穿———那時,活得那麼難,誰還顧得上羞恥啊!

  我現在還記得,冬天出去幹一趟活,回來筋骨上都是霜。

  那時,大小夥、大姑娘光腚的多的是,沒辦法,有的人家連像我們家這麼一床被子都沒有。老周家就是,炕上鋪的是木板,蓋的是用草編的被子,睡一晚上,第二天身上都是刺。沒有鞋,就在木板上穿繩子當鞋穿。他們家17歲的姑娘,烤火把腿上的肉都烤化了。

  還有的人家實在沒辦法,出門就在屁股上蓋個簸箕。

  我是一直到光復以後,13歲時才穿上衣服的。在部落時,一直都是光腚。我父親死的那年冬天,母親生了個弟弟。只活了一宿就死了,是凍死的。牆是木桿和泥,裡外透霜,又沒東西蓋,沒奶吃,剛生下的孩子哪能受得了?

  最難受的是餓。地裡產不出東西,母親就到山上拔點野菜給我們吃。有一次,母親不知從哪得了一把黃豆,不捨得一頓吃掉,想把它軋成大醬,蘸著吃,可以吃得久一些。她軋碾子時,我饞得受不了,就在後面伸指頭蘸著吃,沒想到牛一退,就碾著了我的手指頭。碾掉了一截,母親急得直哭。

  那一次,我差點沒死了。手指頭後來受風了,整個人抽風,僥倖活了下來。

  我們部落的人餓得像狼一樣,偷東西都出名了,人家都不敢攔
  
  地要自己開,因為是生地,地裡一般草比糧高,所以收成很薄,開始時,日本人還給集中發點苞米,但發得很少,後來還沒有了。沒辦法,只好出去偷。

  有點膽量的村裡人常常天一黑就出去,到鄰近———一般是去愛鄰屯,在珠河的西半拉,去偷東西,就是偷地裡的東西,早上回來,就帶些土豆、茄子、豆角等吃的回來。

  那會兒我們部落的人偷東西有名,被偷的人家知道了也不敢攔。都餓得像狼一樣,看著都害怕,誰還敢攔!

  直到光復後,有了區政府,開始鬥惡霸,鬥地主,我才第一次穿上了衣服,是更生布做的,也有了糊塗(玉米粥)喝。

  我是在建國後20歲結的婚,現在有6個孩子,只有一個在村裡生活。我今年69歲了,現在還在種地。雖然生活一般,但自己覺得挺好。

  部落的那些舊事,現在村裡的年輕人都不知道了。我也不想說,但是,那都是日本人做的壞事,應該記下來———他們造了多大的孽啊!

  中國人吃大米就是經濟犯 

  採訪地點:黑龍江省方正縣吉利村

  見證人:劉安發 男,81歲,日本開拓團歷史的親歷者,曾為日本移民做工。1947年參加解放軍,後參加了解放戰爭和廣西剿匪。1953年因病復員回家。

  方正縣是我們尋找開拓團見證者的最後一站。我們到方正後,與縣史志辦、縣政協文史委的人聯絡,對方說,這樣的健在者,早就沒有了。

  我們抱著一絲僥倖,一個村一個村地打聽。我們的苦心有了好報,中午12時30分,好消息傳來,找到了一位,而且剛剛打完針,精神尚好。顧不上吃飯,我們一溜煙跑了去。

  本來是我們的地,日本人來了就佔了。我們反而要給他們為戶

  我們這個屯是老屯,日本人來前,“滿洲國”政府叫我們把地照都交了。先是說收了重分,後來說是一坰地給100塊錢,實際上,能鬧10塊8塊錢就不錯了。

  康德8年(1940年),日本人就來了。在吉興南屯蓋起了紅部,就是他們開拓團的團部,他們叫“紅部”,我們就跟著叫紅部。

  那是個用紅磚打了地基的草房,周圍拉著刺槐。開拓團的團長就在那,他有只狼狗,平時出來,就給他叼著公文包。

  他們佔了我們的地,連山林都分了,不讓我們上山伐木頭,誰敢伐木頭,道口被截著,要挨打的。

  日本人是按班分的,現在我還記得,一班、三班都在梨樹園那兒,橋西是二班,河南頭是四班、五班,東半拉建個七班、九班。

  被收了地的中國人家,多半被遷走了,遷到專門的部落裡去了。我們這兩個屯沒遷,留下給日本人為戶———日本人不會種旱田。他們種燕麥、大麥,用來喂馬。

  他們種的地是我們弄好的地,有壟,他們就順著壟撒籽,然後耙平,就等它自己長大,之後再雇人割。

  直到光復後,日本人也沒學會種旱田———他們說來開拓,實際上連我們的好地都不會種。他們吃的 糧食 是領的大米,高粱米他們不吃,穿的是國家發的黃衣裳,跟日本兵一樣。

  這些日本人,每天早上都訓練,扛著木頭槍,戴個鬼臉,嗷嗷地叫,練刺殺。不大點小孩都集中起來練。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