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辞典003期:70年代干部专用“尿素裤”(图)

来源: judongying 2011-10-18 05:34:14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88144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judongying ] 在 2011-10-18 05:37:00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感受隐密的当代史脉搏   共和国辞典003期:

                        

                         70年代干部专用“尿素裤”

                                                                       来源:腾讯新闻

 

 

                       
                                                           70
年代口日本尿素的包装

      干部专用:尿素裤

本期辞典从张贤亮的小《青春期》中的一段描述开始:

一次,她利用休假日将日本口的尿素口袋拆开来当布料,制成小汗衫及裙子般的半长裤穿来上工,身散着尿似的…… ”

她穿着日本化肥袋做的半长裤在我眼中却非常滑稽,日本两个字正好在她屁股蛋上,一,一,但她两个字都不认识然不是有意的。她做装表演的候我发现日本而大笑她却以我笑的是她屁股,便停下来弯下腰把屁股朝我面前一撅,笑道:你看你看你看!你把女人的屁股蛋看个于是日本在我眼前更大大地膨起来。

四十年后,谁还记得当年靡大江南北的尿素

     

       [回忆]只有干部们才穿得上的“尿素裤”

 

 

农民自编歌谣里的辛酸史

 

有一首名《日本尿素袋》的如此写道:做成陶然,不串友不舍穿。早就收藏入村史,一提笑得把腰弯

的作者是体制内干部,比幸运,从意看,作者在70年代曾尿素。大多数的没有这样的机会,所以,他的歌里就多出了那么一股讥讽的怨气

干部干部,比比尿素,前日本,后尿素

 

 

“尿素裤”风靡大江南北

 

西合阳路井路一村五的村民侯双喜,多年后回忆说屁股上写着50公斤,裤裆里写着含氮量80%,你想想是什么感但是,即便是尿素袋子,当年也只是村里的干部能穿,一般社员还穿不起。大干部小干部,一人一个尼龙裤,有黑的,有的,就是没有社的。首当年在巷道地的小孩口中流的童,侯双喜至今仍背如流

河南作家周熠在他的《散文自集》里及尿素公社革委会主任一上台亮相,便激起了人民亮的目光和窃窃私……善于发现美的女人们终于有了新的发现,透轻轻淡淡的青蓝裤色,先是在主任的膝盖上方的裤脸出了日本二字,之又在后臀下隐约看到尿素两个黑体字。很快就证实条卓不群的丝绸,是用两只口的四十公斤装的日本尿素的外包装拆洗、染而成。主任的少夫人在社工作……”

湖南作家王文在《我的堂哥》里描述:我上大学几年,每次放假回来,都听很多通哥的事情。想不到阳秋萍同他离婚了,跟了幸福。村里人听,幸福用三条尿素袋子,就把阳秋萍睡了。……通哥看阳秋萍新做了条尿素袋子的子,是哪里来的,阳秋萍是幸福……通哥起了疑心……”

平阴的董云,70年代是当地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成个身份她有幸得了一条尿素传队领导非常体的心情和难处,也想穿得体面些,他们脸上也有光……也不知道找的哪位领导,走的什么关系,用非常便宜的价格,弄到一批日本尿素尼袋子,到南印染厂染成浅灰色,在被服厂一人拼接了一条……由于尼袋子上的字是黑色的,染色盖不住黑色,平阴曾流传这样一个口溜:传队不害羞,穿着尼袋子街溜,后日本,前尿素裤裆还夹含氮26%’。今天每当想起口溜,心里就酸酸的。

……

 

 

 

想穿“尿素裤”,还得有关系

今天看起来可笑至极的尿素,当年没有点特殊关系,穿不上。作家周熠回起自己搞到尿素经过

刚刚同日本邦交正常化,口尿素极有限。一个公社分配下来的尿素指两万公斤,可得的尿素袋,四百至五百条而已。加上里截流,能分到三百来只袋足矣。这对于六万人口的公社来,僧多布少,无异于杯水薪。就出了五花八的征尿素袋的独特象。

公社首机关的干部除了一把,按人扣工1.6元(每只袋八角),由负责人直送供主任手中,领导指示:保,注意影响。只好暗度陈仓,不用外搬运工,由供售主任仓库的人夜开,秘密挪清点后送往公社。

公社革委副主任写斗私批修心得,全公社好位副主任上有光,他就黑夜自打着手仓库,也套到两只袋我。

原山西治市委书记吕日周也回忆说又到太行山调查,太行山也是如此,那里的民,就是因生活的乏引起一些干部与群众关系的紧张,那里有大干部、小干部和群众争一个尿素袋子的事,谁抢就可以做件衣服或子穿。那贫穷到那的程度,不得不用日本的尿素袋子来做衣服穿。争来争去,由于大干部有,就把个尿素袋子争到了,做衣服穿了。民没有,所以他就用民歌的形式唱出来,表示他的不大干部,小干部,一个一条料子,前写的是日本,后写的是尿素这样的歌听起来感到很可笑,但实际上我心里是很痛心的。我的人民在我党的领导下搞了三十多年,竟然争一个尿素袋子。

这样的情形下,民众原了大量的刺干部穿尿素的民,譬如:

干部干部,先比高级裤,前日本,后尿素裤裆25”——25“,是指包装袋上所印的文字。

哪个是干部?先看穿啥裤。前日本,后尿素,不是干部也干部!

……

[背景]衣天下:关于布票的那些往事

 

 

1954年:按气候差异制定南北不同布票定量标准

 

尿素流行于大江南北的主因,是当布、棉供重不足,涉及到一个漫史背景

1954年,全国棉、棉布统购统销,供求关系紧张9月份行了凭布票限量供棉布。除了农产品粮、油以外,是工品的第一种票;而且比全国通用粮票行的时间还要早上一年

,根据南北气候差异等因素,制了不同的布票定量准。譬如:北京市每人每次173寸布票,刚够成人做一套布制服。天津市每人每次可13尺,江西省11尺,寒的哈尔滨则每人每次24尺布票,可做一套棉衣;南方亚热带地区城每人每次就只有74寸布票。

 

60年代:一家四口的布票无法缝制一套成人衣服

 

1960年,布票限量普遍减少到一半以下。多地区每年每人供的棉布减少3尺左右。如四川城每年每人只37寸;山每人只布票16寸。

四川省一位教:四川省一位教60年代初,声一天天,听四川省只37寸布票,因为连年使用布票,大家的家底都空了,猛一下又种程度。那时刚参加工作的人,通常只有两件褂子:平是脱了那件;子也只有两条:一条单裤,一条棉单裤夏天穿外,冬天当衬裤穿里。所以子也就特别费!一条新,不出一年也就

19613—8月,上海市区每人只发给26寸布票,一家四口的布票无法制一套成人的衣服

 

 

 

关于“人造棉”的回忆

工程刘某回1963年秋天,他18岁时考上了北京化工学院,从一个贫穷的江南小来到首都。三年苦难时刚刚过去,他的助学金,除每月15元伙食外,只剩4元零花。无法制版御寒的棉衣,冬天在有要事必,只好借北方同学的棉衣穿,这样一直熬到毕业

上学期,国家曾明了一种叫做人造棉的化工品,来代替棉花纺织布,据比棉布久耐穿。但人造棉量很小,国家照学生,决定先配每位北京在校大学生做一件衣的定量。此,非常重地向每人了一购买人造棉,凭证购买发证后,又专门开了班会,同学们对党和政府的关怀表达了深深感激之情

拿着那枚印有一次有效,不得转让,想又没,刘某十分为难因拿不出3元人民,而放弃了第一次享受人造棉的机会!他将珍藏起来。只有极少数同学穿上了人造棉衣。那衣料确有一种逸感,引来了众多羡慕的眼光。

参加工作后,他于用8尺布票做了一件人造棉衣,了一个人造棉的梦

一次,年的母亲为他整理房,从箱子里翻出翻出那枚未使用,刹那泪如泉涌,泣不成声。此后,他常做梦,梦的老泪,梦到他的大学生活和那失落的人造棉

70年代中日关系正常化之后,出现“尿素裤”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日子,一直持到70年代。

1972925日至30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了中国。929日,中日两国政府署了《中日合声明》,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翌年1月,双方互大使。随后,一系列的易、航运、海运、渔业、文化交流的定相继签署,其中就包括日本尿素的

由此催生了尿素

但也不是所有尿素的原材料都取自日本,当时还这样口溜:大干部小干部,一人一条尿素。屙尿在日本,放屁加拿大。因也从加拿大口尿素,一条尿素袋不做条子,得用两个国家的尿素袋拼起来

本文料来源:《日周自集》,日周/著,旗出版社/出版;《知分子与人民币时代》,/著,文出版社/出版;《周熠散文自集》,周熠/著,河南文出版社/出版;董云《话说泽东思想文传队》,《启蒙行》,山大学出版社/出版;《1970年代的童》,《天涯》志等。

judongying过去发过的帖:

 

所有跟帖: 

回复:回复:再给“小人”发3尺布票,3两油票,25斤粮票,。。。。。 -乡野一村夫- 给 乡野一村夫 发送悄悄话 (8 bytes) () 10/18/2011 postreply 10:03:19

“尿素裤”的图呢? -湾月枕- 给 湾月枕 发送悄悄话 湾月枕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18/2011 postreply 18:56:52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