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剪辫凸显中华民族骨气!

来源: 千里 2011-10-17 20:32:03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422 bytes)

拒绝剪辫凸显中华民族骨气!
  《安康志》记载:  
    民国二年(1913),民国政府推行剪除辫子运动。但是,辫子不仅是中国人的标志,更是中国男人的象征。于是,全国各地掀起拒绝剪辫子的抵抗高潮。
元月十二日,西区尖山寨乡民拒绝剪辫,他们打死局丁。地方各派势力利用剪辫与护辫之争,推波助澜,激化矛盾。北乡推举杨文汉树帜尖山寨,与恒口团总连续发生战斗,事态波及安康、汉阴、紫阳三县。省军政司副司长陈树发率军至恒口劫洗黑山、狮子、青石三寨,攻破尖山,俘杀杨文汉等数百人,弹压历时两月始息。
人民宁可打死领导也拒绝剪辫,最后被弹压两个月,这充分证明中国人是有血性的!

百年辫子栓中国

一九一一年(宣统三年),清朝灭亡,民国建立。

这一个“朝”字与一个“国”字,差别大矣。辛亥革命不仅是推翻清朝帝制,建立了共和政体的国家。它的深远意义在于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中国在辛亥革命之前,一直是家天下。几千年封建皇权,国家或姓李或姓赵或姓朱或姓爱新觉罗。国家,或者叫天下、叫江山,属他们私有。辛亥革命打破了这个封建独裁的政体格局,天下为公,国家属于全国人民所有——这就是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几千年传统的“打天下、坐天下”家天下观念,被历史抛弃,被人民否定。人们终于明白,国家者,非一家一党一集团所有,归全体人民所有也。

这是历史进程里一个划时代的进步。

当时,我们六安童谣曰:宣统二年半,遇到革命来捣蛋。清军八旗冲霄汉,打不过一个孙中山。

这个童谣,首先在学校传播。

学生总是走在时代前列,学堂里维新革命思潮普遍,许多在社会上视为难以接受事物,在学堂里已习以为常。

当时,社会上的民众,谁也不敢私下剪去辫子,但剪辫子在学堂里并不稀罕。只是剪去发辫的学生在外出办事时须戴上假辫子,以免被人指点滋事。

南京提督张勋,人称“辨帅”,对诸多学堂学生剪辫子一事,严令“剪辫者杀无赦”,竟然杀了好几个剪辫子的学生!

清人入关时,逼汉人剃发蓄辩,违则以违制杀!当时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之说。

汉人因蓄发不剃而获祸者多人。

时有锦州知府金文淳,对清兵要剃他头发,以禀明府尹后方可剃发推诿。事情传到清廷,帝大怒,立命正法。刑部尚书代为说情,亦触帝怒,几乎牵连被斩。

咸丰、同治年间,太平军起事蓄发,称为发匪。到光绪、宣统年间,若有人剪发易服,又会被怀疑为革命党。

历经三百年奴化统治,剪辩子并非是件容易的事,历史的车轮还有很大惯性。

汉人由拒绝剃发,不知觉中,竟然非常惜护起头上的那根猪尾巴了。

宣统年间,某南京人在学堂求学,跟随众同学一起剪去发辫。此人放假回乡,与岳丈在街上不期而遇。老丈人见他剪掉辫子,恼恨异常。回家后对媒人说:“吾女决不能配这个秃驴,没说的,退婚。”但其女却钟情未婚夫,见父命退婚,愤而剪去头发,发誓要出家为尼。其父心痛爱女,大窘无奈,便再次央求媒者复为撮合。婚庆时,一贺客以“彼此间无发可结,却做成结发夫妻”戏之。

自一九一一年结束“吾皇万岁”,近四十年万岁一词在我国绝迹。不料在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这个被打倒的“万岁”却堂而皇之又重现在国庆大典。

继而叩拜之声传遍普及全国。

奇怪的是,在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几十年后,我中华全国革命精英与愚蠢百姓,对此并没有异议。

直到这个万岁爷寿终正寝,皇娘锒铛入狱,山呼万岁奴才之呼喊才再次偃旗息鼓。

后来有一个著名的“小平您好”标语,名扬天下。感恩戴德之心,溢于言表。

你愤怒你的,我发财我的,好在万岁是没人喊了。

但国人不长记性,喜欢发飙。二锅头半两就能把人变成二青头。西红柿一上市,好家伙,死翘翘的尸体是不能还魂了,可僵尸的思想居然被红歌激发的又“万岁”起来。

可见,长在头上的辫子好剪,长在心上的辫子却总是挥之不去。

所有跟帖: 

日币不好赚吧,要两篇文章编辑到一起反华辱华。。。 -小宁波♂- 给 小宁波♂ 发送悄悄话 小宁波♂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18/2011 postreply 00:41:34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