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100块钱也花不完的年代 作者:姚小远

来源: und 2011-10-09 19:54:48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266 bytes)

摄影师李晓斌经历自述:这幅照片拍摄于1977年11月。我是骑着自行车在天安门与午门之间的路上与“上访者”相遇的。我赶快把车骑到他前面约50米处,站在一棵大树后,准备好相机。一俟他进入取景框,我连续按了三次快门。相机上配的是向别人借来的莱卡150mm镜头,经改制卡口适用于海鸥相机。第三张拍完,我骑上车掉头就跑。因为我已察觉到附近的行人对我拍这种形象流露出不理解的眼光。当时若因此被没收相机或强迫将胶卷曝光,是算不上奇闻的。我一边骑车,一边回头看有没有人跟着。为防止意外,我绕了一大圈,确信平安无事,才回到就离拍摄地点不远的家里。冲胶卷时,我也顾虑重重。找私人冲,怕效果不好;送出去冲,又怕冲出来后被没收。我犹豫再三,只好先藏起来。直到1978年2月,我才把它送到中国图片社冲洗。取卷时,我非常紧张,值得庆幸的是我没有遇到任何麻烦就取到了照片。当时有朋友预言《上访者》能在20年后发表就算不错,但是9年后这幅作品就得以公开发表。这就是这次震撼了一个时代和使一个民族反思的拍摄经历。即使过了30多年,我还能够清楚地记得我开始抽烟的时间在1976年之前。1976年的时候我13岁,唐山大地震之后,我们经常旷课在地震棚里玩一种叫做“51点”的扑克牌游戏。我们在地震棚里玩“51点”,赌注就是香烟,一把一根。

1976年的时候,我们抽的烟主要是宝鸡烟厂生产的宝成和大雁塔,再好一些就是延安。当时延安烟有两种,宝鸡烟厂生产的蓝延安和延安烟厂生产的红延安。我们抽的烟里面,最便宜的是宝鸡烟厂生产的羊群烟,每包9分钱。宝成每包1毛9分,大雁塔每包2毛6分,蓝延安每包3毛1分,红延安每包3毛6分,已经是那个年代的高档烟。

1976年的时候,1块钱可以买12到13个鸡蛋,在为数不多的人民食堂里吃饭,一碗素面8分钱,肉面1毛4一碗。花1块钱,可以吃上四菜一汤,还有肉呢。当时食品供应贫乏,一个烧饼5分钱、2两粮票,一块面包4分钱、1两粮票。1毛钱可以买12块水果糖、2根冰棍、1根雪糕、5杯茶水。

1976年没有出租车和中巴车,只有公共汽车。票价是2站3分钱、2站到4站5分钱。我离开子弟学校到市里的学校去读书是买月票的,一张月票只要1块5毛钱。

1976年的时候,主要还是供应制。一袋50斤装的面粉8块钱,一个成年人每个月的粮食定量标准为30斤。一斤大米的价格不到3毛钱,一斤菜子油的价格不到6毛钱。肉是凭票供应的,分为四个等级,最肥的是一级肉,8毛多一斤,最瘦的四级肉4毛多一点一斤。

1976年逛公园要门票,门票5分钱一张。1976年的电影院不多,电影票一般是5分钱或者1毛钱一张,更多的是露天电影,白看不要钱。1976年的时候,1分钱可以买一小杯山枣、一小纸包瓜子、看一本连环画,1毛钱就可以买到一个五口之家吃的蔬菜。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