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囿” (图)

来源: judongying 2011-10-07 06:53:05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912 bytes)

 

别囿

马挺  香港《信报》2011-10-05(世界风)

 

文革前,家里挂着一些字画。红卫兵闹起来了,该挂“语录”了。

记得父亲写了一些“诗词”条幅,我帮他把“诗词”蒙在镜框里的字画上面,再挂上。四壁可谓“焕然一新”。但父亲却又找出一幅旧的,很大很宽的。是两个篆字,挂上了。我问写的是什么?答曰:“别囿”。父亲解释:“别”有打破的意思;“囿”是牢笼。“别囿”是打破樊篱,就是革命。这是太炎先生送给阿爸的。“阿爸”指祖父。落款有“OO属书”,看来是祖父请他写的。“囿”应为口部,但章书为宝盖头,似已被打破。

听先父说起过,祖父是章太炎的弟子。查了一下,一九〇四年在上海成立光复会时,祖父祖母都参加了。祖母因此与秋瑾亲交,还曾一起去姑子庙,解放尼僧。章太炎因苏报案被判刑,祖父母遭满清通缉,携先父先后亡命日本。章太炎坐牢满三年,被从上海老垃圾桥堍巡捕房(俗称“新衙门”)放出来。当晚(据先父记忆,是一九〇六年六月二十九日,阴历五月初八),由蔡元培(时任光复会会长)等,送他乘船东渡。据说,如不是当晚就走,可能又会被抓起来的。

六天后,章抵横滨。东京光复会的成员,龚宝铨、陶成章、朱希祖和祖父等前往接船,安顿在预先租下的房子里。先父尚幼,是在这房子里等的。可能因此才将太炎先生出狱、抵日的日子记得那么清楚。后来,章太炎就在东京的《民报》館开讲音韵、小学。祖父、钱玄同、周家两兄弟等都是听课的成员。

讲课可能就是民报館的一室。应该是榻榻米的房间,所以先父才能在大人之间“爬来爬去”。据说太炎先生很随便。热天,就短衫短裤,边摇蒲扇边讲课。内容虽是《说文解字》,但据先父说,很多是融会了他的革命思想的。当时还有一个人也“爬来爬去”,钱玄同是也。因为他听课也不老实,就被周树人叫为“爬来爬去”。

钱玄同是先父的启蒙老师。据父亲讲,钱先生聪慧之极,强记博闻、过目不忘。后来在北京,他去一趟琉璃厂,再到祖父家里,就可以把刚才在书肆里浏览过的书,从头到尾,滔滔不绝地讲一遍。听先父讲,他认为大禹不是人类,是大爬虫类,云云。

“别囿”终被抄家的红卫兵撕成两半。因为他们不懂,辛亥革命也是“革命”。责问先父,你为什么是国民党(员)?答曰:我是国民党(员)的时候,毛泽东、周恩来都是国民党员。蒋中正叛变了,(我)才退出的。他们不知,国民党源起兴中会、光复会合并的同盟会,亦不知曾有“国共合作”。

撕开的“别囿”扔在地上,逃脱了被其他“四旧”一起抄走的厄运。后来,父亲请人重新对缝裱好,又挂在了房间里。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