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的代价:再论中国迁都的必要性

来源: boxhead 2010-12-18 07:20:22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630 bytes)

崛起的代价:再论中国迁都的必要性
==========================
当年毛泽东在选都和国号问题都犯了错误,
把“中国民国”改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事实就承认了台湾政府的合法性,制造了形式
上的两个中国。

至于选择北京作为首都,不外乎只是出于当时的国内国际形势:背靠苏联老大哥支持的
老东北解放区。当然还有个人的爱好”北京是立国之都,南京是忘国之都”,
想再次进京考试,显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是不同于李自成的农民起义。

今天,我们重新看看北京作为继续成为首都的不利因素:

1。自然环境恶化:沙漠化的因素,让北京在春夏之交风沙弥漫,
这个自然环境的改变不是一两年就能够扭转的趋势。

同时,华北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让北京在高速发展的经济形势下,
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已经不堪重负。

2。不利的战略地位:正出于鸡公脖子的狭窄处,如果未来战争爆发,
非常有可能受到天津港来自海上的威胁,和外蒙古内陆进攻两面的夹击。
更糟糕的是,如果在山东半岛发动登陆作战,拦腰一切,把北京和中南地区,西北地区
的重要军事基地割裂,就是非常完美的斩首行动。

3。交通,人文环境的恶化:北京的交通堵塞的问题,不仅仅城市的规划问题。
  没有考虑到城市发展和交通设施的配套问题。

  北京地区过度的中央集权政策优势,培养了民间的皇城根崇拜文化。
  可以这么说,“北飘”一族的产生,就是因为过度的文化领域媒体的话语权
  集中在北京。

  而这种文化资源的过分集中(电影,电视,报纸,电台等等),伴随了华北地区
  自大的燕京文化氛围,对南方人的地域歧视,在文学作品中经常可见。
  把香港人叫港耸,对上海人,广东人,甚至东北口音的人都是用小丑化调侃。
 
  地域歧视会让中国走向分裂!

  而加剧这种地域歧视的北京文化界,已经不再适合作为全中国,全民族的文化中心了。

4。走向更平等,更民主,更和谐的大国,我们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那就是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过去我们一直认为的城市为中心,中央为主的政策观点,
就应该让位于各个地区的平衡发展。

只有地区的相对平等,人的平等才会真正体现。
地区的不平等,会让权贵经济产生,阶级矛盾加剧,最后诱发社会动荡。“天赋人权”就是一句空话。

北京户口的人和其它地区的人的不平等待遇从跟本上说,就是北京作为全国的经济文化政治
中心,已经产生了“黑洞”的效应,当地政府没有办法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统筹兼顾。

当一个城市恶性膨胀,人口密度和污染同步飙升,失业率也不断上升的时候,
这个城市已经成为了国家的包袱,虽然它的GDP 还在增加,但消耗的社会资源是牺牲周边地区为代价。

当每一个买不起北京房子的人选择了移民他国,内心的酸楚大家都知道,国家的资金和人才流失。

它已经成为了“癌”细胞的大城市了。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