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舞水端”弹道导弹发展概述

来源: zyt 2010-12-18 15:43:55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8719 bytes)
在2010年10月10日朝鲜为纪念劳动党建党65周年而举行的阅兵式上,朝鲜展示了包括弹道导弹在内的大量新型武器系统。其中,在弹道导弹方队中最后出现的新型中程导弹尤其引人关注。由于该弹是首次公开,至今外界还只能用其发现地的地名“舞水端”来对其命名。

一、朝鲜“舞水端”弹道导弹的发展历程
美国的侦察卫星在2003年和2004年对朝鲜导弹靶场舞水端里的卫星照片长期分析后发现,在试验台上出现了一种与以往不同的全新导弹,而且发现了多部更长的地面机动发射车。美国据此推断这是一种射程更大的新型中程导弹,由于没有情报说明这种导弹的名称,因此美国情报部门以发现它的地点——“舞水端”对其命名,并按照猜测的2500千米射程对其编号为BM-25,其中BM即为英文“弹道导弹”的缩写。2006年l1月,英国《简氏情报评论》首次估计,朝鲜已经部署15枚至20枚“舞水端”(BM-25)导弹。

实际上,朝鲜对“舞水端”导弹的开发工作始于1992年5月。尽管该弹的开发时间比“劳动”导弹略晚,但由于在开发过程中,朝鲜与俄罗斯、伊朗等国密切合作,故朝鲜能在未进行国内试验的情况下即完成了导弹开发。

朝鲜在开发该弹的过程中得到了俄罗斯技术人员的帮助,并直接引用了俄罗斯SS-N-6潜射导弹的现有技术。另外,朝鲜为了避免因进行导弹试验而违反联合国1695号决议,故于2005年12月向伊朗输出了“舞水端”导弹,最终由伊朗代替朝鲜进行了一次飞行试验。通过试验数据共享,朝鲜对“舞水端”进行了改造,而伊朗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流星-3B”导弹。

“舞水端”的前身俄SS-N-6导弹长9.65米,从1969年开始部署在苏联的“扬基”级核潜艇上。由于这种导弹为潜艇设计,结构紧凑,工艺复杂,起初西方认为朝鲜无法制造这种导弹,是从俄方走私得到了SS-N-6导弹的主要部件,自己组装而成的,这一说法在2009年4月第二次“银河”运载火箭的发射上得到了证明。当时的二级火箭与SS-N-6导弹完全一致,而2010年10月阅兵中展示的“舞水端”虽然直径相近,但长度明显不一致,这说明“舞水端”是经过改造和发展的SS-N-6导弹,而且朝鲜已经具备对该弹进行自主化生产的能力。

二、朝鲜“舞水端”弹道导弹的性能分析
从性能来看,“舞水端”使朝鲜弹道导弹技术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并且具备了进一步发展的巨大技术潜力。

(一)射程大幅提高,但缺乏实践检验
美国在第一次卫星侦察时就发现“舞水端”导弹的直径和长度前所未有。其原因可能是使用了较大型的火箭发动机,因此其推力会较大,相应的射程也会较大。美国当时初步认为其射程可以达到2500千米。

此次阅兵展示了导弹的部分情况。在此次阅兵中,“舞水端”方阵处于弹道导弹方队的最后,采用了6轴载车,这成为其区别与前面“劳动”导弹载车的最大特征。依据轮径尺寸对“舞水端”照片进行测算可知,导弹全长15米,与“劳动”导弹相当,而弹径约为1.44米,比“劳动”略粗0.2米,与前苏联的SS-N-6弹径接近;弹头长约2.3米,比“劳动”略短。

该弹与“劳动”导弹的另一个较大区别是其没有尾翼,具备典型的中程导弹特征。美国之所以将其射程推测为2500千米,是参考了SS-N-6的射程。SS-N-6的原型弹射程达到2400千米,但该导弹长度只有9.65米;而此次展出的“舞水端”长度达到15米,弹体长度约12米。加长的两米多除了是因为放宽加工工艺要求之外(潜射导弹对长度要求严格,因此结构较为紧凑,而作为陆上导弹这一要求没有必要,也适应朝鲜的工业水平和大批量生产),很可能用于增加燃料,提高射程,因此其射程应该可以达到3000千米。

虽然该导弹从外部形态推测技术性能较高,但由于没有进行过(至少没有侦察到过)实弹发射,因此对其性能和可靠性都无从分析。估计朝鲜军方对其可靠性只能依靠计算。

(二)弹体设计合理,技术发展潜力大
该导弹长度与“劳动”导弹一样,但其弹径却比“劳动”大0.2米,这使其长径比值优于“劳动”等朝鲜现有的其它导弹。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弹道导弹国家通常通过简单增加导弹长度来加大推进剂室的容积,从而提高导弹射程。但由于导弹直径没有改变,简单增加长度,会导致其长径比过大,使结构强度和振动特性变差。最典型的就是朝鲜1998年发射卫星使用的“银河-1”运载火箭(美国将其称为“大浦洞-1”),其直径只有1.2米,长径比很大,外界当时普遍猜测该导弹没有发展潜力。果然2009年4月发射的“银河-2”(美国将其称为“大浦洞-2”)完全改变了组合结构,直径增加到了2米;而“舞水端”较小的长径比值使其具有加长的余地,从而提高射程。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舞水端”的发射载车已经加长到6轴,增加2.5米以上,载重能力估计增加10吨以上。另一方面该弹长度仍与使用五轴载车的“劳动”一样同为15米。从照片上可以看出,其导弹弹头只够及二级车厢的尾部,因此有大约2.5米的富余,也即是说该导弹很可能有加长型,只是目前无法推测,是单级加长,还是增加第二级。如果是第二个方案,那么“舞水端”射程增加到4500千米不是不可能。
此外,此次参阅的“舞水端”导弹长度明显大于SS-N-6,一是说明其射程被扩大,比SS-N-6更远;二是说明朝鲜有能力对其自主改造,反驳了朝鲜只能进口SS-N-6原型弹的说法,也意味着朝鲜有能力继续将其改造为射程更远的导弹;三是说明朝鲜虽然没有生产SS-N-6的高超技术水平,但其根据自己的工业和设计水平降低了技术要求,使生产和加工更容易可行,可组织大规模生产。

(三)机动能力强,载车设计不合理
前面已经谈到,此次阅兵式上出现的“舞水端”导弹载车为6轴型,是目前发现的朝鲜最大越野载重车。由于增加一轴使其载重能力增加10吨以上,这使其有更大的载荷富余,以满足恶劣路况的要求。从整车结构来看,该车有可能是从“劳动”使用的5轴改进型MAZ534底盘发展而来的。但此次改进较大,“劳动”系统载车从4轴MAZ534底盘改进为5轴时是在后部增加一轴加长,而此次改进是在前部增加一轴,这导致其发动机和驾驶舱前移,而且不得不将两排座驾驶舱改为人员舱和驾驶舱前后两级的双单排座布局。同时,由于载重增加,导致整车高度增加,驾驶舱位置下移。前面已经谈到“舞水端”弹长比整车相对短,因此导弹重心靠后,而增加的轴在车前部,虽然这为以后发展预留了余地,但使现在导弹载车载弹高速行驶时出现前轻后重。由于整车抬高,重心上移,呈现头重脚轻,因此与“劳动”导弹重心靠前一样,也容易出现倾覆的情况。

(四)弹头威力大,但仍需解决技术难题
朝鲜“舞水端”与“劳动”导弹弹头一样采用了独特的锥-柱-裙式结构设计,即头部为钝锥形,弹头体呈圆柱形,尾部为裙形,仪器舱为截锥形结构。从照片量算可以得知,“舞水端”导弹弹头长2.3米,柱部直径0.75米,下裙底部直径1.05米,由于长度比“劳动”弹头短,而直径又大,因此主观感觉要比“劳动”弹头钝。这种结构设计可能源于俄罗斯马卡耶夫设计局的SS-N-6。

该设计局工程人员在帮助朝鲜开发“舞水端”导弹过程中,以SS-N-6的弹头设计参数帮助朝鲜工程人员解决了中程导弹弹头再入的问题,并应用到了“劳动”导弹弹头设计中。值得注意的是“舞水端”弹头锥形部分比“劳动”导弹弹头要短,球形端帽底部面积要大。这种设计更利于弹头的热防护,使再入大气层时的空气摩擦热量不会集中在端头,造成局部过分的热烧蚀,可以将端头的热量迅速分散开来。这实际是其射程比“劳动”大的又一个例证。

但这种设计必需依赖耐烧蚀的新材料,单依靠巧妙的设计无法真正解决再入热防护问题,因此如果其要发展射程3500千米以上的导弹,弹头再入技术将再次成为朝鲜工程技术人员的拦路虎。

三、朝鲜“舞水端”弹道导弹的技术衍生与发展
“舞水端”导弹师从SS-N-6,这与“飞毛腿”技术衍生的导弹技术有着质的差别。该弹采用的设计思想和生产工艺已与朝鲜以往的导弹存在着代差,其技术将成为朝鲜导弹发展的新起点,因此“舞水端”技术将衍生出庞大的导弹家族。

(一)“银河-2”号运载火箭的核心
2009年朝鲜发射卫星时使用的“银河-2”号实际上首次证实了外界关于朝鲜掌握SS-N-6技术的猜测。“银河-2”号的第二级助推器的外部尺寸与SS-N-6几乎完全一致,由于当时外界猜测朝鲜没有能力生产1.4米直径以上的火箭,因此判断认为“银河-2”号的二级助推器采用了从俄罗斯引进的旧弹体。

此次阅兵不但证实朝鲜可以生产这种较大直径火箭,而且有能力对其改造延长,以提高射程。由于更粗的“银河-2”一级助推器采用了捆绑式方式生产,因此1.4米直径火箭代表了朝鲜最高火箭制造技术。这种技术将在未来的朝鲜运载火箭发展中再次出现,并成为下一阶段朝鲜航天发展的核心。

(二)朝鲜远程导弹的基础
“舞水端”的总体设计具备很好的发展潜力,可以通过继续加长弹体,增加推进剂室容积,继续提高射程。如前所述,在对现有系统稍作改进的情况下,该弹至少具备2米的延长余地,这将使其射程达到3500千米左右。另外,如果其采用了“银河-1”运载火箭的0.8米直径的第三级,或者使用“银河-2”运载火箭1.2米直径的第三级,与现有“舞水端”组合,将形成新的两级固液混合导弹,其射程将达到4500千米以上,甚至达到远程导弹的要求。不过,目前来看,朝鲜还不具备这种导弹的运输车辆制造能力,但其可以牺牲地面机动性,像印度“烈火-2”那样采用分离式拖车运载,甚至改为地面固定发射。如果朝鲜致力于这一方案,在未来5年至7年之内将会出现这种导弹。

(三)伊朗“流星-3B”的技术来源
从伊朗展示的“流星-3B”外观来看,其与朝鲜的“劳动”和“舞水端”具有一定渊源,而且其导弹直径达到1.5米,远大于“劳动”,比朝鲜直径最大的“舞水端”还大。这主要是由于伊朗受经济和技术制裁较晚,其工业基础水平高于朝鲜,因此其在得到朝鲜关键技术指导后,自行开发了更大直径的火箭,从而发展出了现在的“流星-3B”导弹。

(四)未来潜射导弹的样板
外界普遍认为,朝鲜最初引进SS-N-6导弹的目的是发展一种潜射导弹,因此有理由相信,“舞水端”还存在一种结构紧凑,长度更短的型号,用于装备未来导弹潜艇。但由于这种工艺复杂的导弹使用了大量朝鲜目前无法自主生产而大量引进的部件,因此估计目前其数量极为有限。但随着朝鲜工业基础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未来可能的潜艇力量的发展,朝鲜仍有可能以此发展一种中程潜射导弹。

总体来看,“舞水端”使朝鲜弹道导弹发展迈上新的更高台阶,其2500千米以上射程已经超出了威慑韩国和日本的需要,实际矛头直指关岛等亚太美军。同时,该弹的进一步发展将使朝鲜具备打击夏威夷,甚至美国本土的能力。这无疑将刺激美国进一步的对朝制裁和导弹防御准备,进而使东北亚局势更加复杂。

所有跟帖: 

回复:朝鲜“舞水端”弹道导弹发展概述 -iphon- 给 iphon 发送悄悄话 ipho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22/2010 postreply 08:40:4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