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烈长津湖战役30周年祭(中)

来源: qianlee 2010-12-30 08:14:18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3966 bytes)

惨烈长津湖战役30周年祭(中)

                                  水多

 

七、突围的准备

    柳潭里的部队顺利撤至下碣隅里对美军而言,无疑是极大的鼓舞,陆战1师的士兵们对于杀开血路撤到海边,已是信心大增。史密斯师长对搭乘运输机赶到下碣隅里的美英法的战地记者,介绍了柳潭里撤退行动,强调了他的观点:“退却,是指在被敌人压迫的情况下,向友军控制所安全的后方地域转移。而此次作战,后方也是被敌人所占领,因此我们不是退却,而是向另一个方向进攻!”

    此时,在下碣隅里共有陆战1师官兵约8000人、美第10军直属部队约1500人、美第7步兵师余部490人、英国第41特遣队125人和少量韩国警察,总兵力约一万人。而在其周围则有志愿军的十个师,并已炸毁了从下碣隅里到古土里公路上的所有桥梁。

    12月1日,下碣隅里的机场跑道终于在史密斯师长的督促下完工了,只有880米长,15米宽。从12月1日至5日后送伤员总计4468人,其中3150名是陆战1师官兵,1150名是陆军官兵。还运来了在空投中容易受损的药品、器材等物资和537名伤愈归队的陆战1师官兵。陆战1师从11月23日起就在下碣隅里储存了大量补给品(其中粮食和燃料各8日份、弹药1.3个基数)。

    此外,史密斯还下令空运战死者的尸体,第10军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命令陆战1师停止后送尸体。史密斯师长回答道:“陆战队员对在战斗中阵亡的战友极其崇敬,哪怕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带出战友的尸体(带回战友的尸体也是陆战队的一贯传统)!陆战1师绝不会把战友的尸体留在一个即将撤离的朝鲜东北部的荒寂小村里!”——在史密斯的坚持下,一共有138具尸体被空运出下碣隅里。

    12月4日,下达撤退命令,同时下令销毁所有无法带走的物资和装备。史密斯师长曾经下令销毁师小卖部价值1.35万美元的商品,后来发现全是糖果和饼干,史密斯又转而下令将这些糖果饼干分发给士兵,糖果饼干不仅可以充饥,而且要远比冻得发硬的战地口粮来得可口。

    当天下午,第10军军长阿尔蒙德来到下碣隅里,命令陆战1师尽速后撤,甚至不惜扔掉一切重装备。史密斯回答了两条:第一,撤离速度取决于后送伤员的能力;第二,决心战斗到海边,带回大部分装备。军长阿尔蒙德还举行了小型的授勋仪式,向在前几天战斗中表现出色的官兵颁发优异服务十字勋章。不过在师部无人之处,阿尔蒙德却为自己部队惨重伤亡而失声痛哭起来。

    12月5日,美军战斗运输指挥司令部威廉姆·丹纳少将乘运输机飞抵下碣隅里,建议史密斯师长以空运手段撤出全部人员。史密斯却予以坚决拒绝,因为他认为万一在空运过程中志愿军发起攻击,将使陆战1师遭到重大损失,退一步讲,即使空运过程未受志愿军攻击,重装备也将无法带走,而且最后掩护机场的部队势必将被牺牲,此外在古土里的部队也会因势单力孤而无法突围到达海边。

    史密斯还把下碣隅里的部队编成两个团战斗群,相互掩护前进。由步兵对公路两侧各700米范围的志愿军进行驱逐性攻击,以保障公路上的行军纵队不受志愿军轻武器的射击,700米距离以外则由迫击炮、榴弹炮和飞机进行火力压制。

    对于空中支援,白天在行军纵队上空都保持至少24架飞机,夜间也出动夜间战斗机以提供不间断支援。公路两侧5公里范围内的空中支援必须由地面部队通过航空控制人员指引进行,以免误伤己方部队;而在5公里范围以外的目标,则可由飞机自由攻击。为此美军在兴南附近海面集中了4艘大型航母,1艘轻型航母,2艘护航航母。在连浦机场集中了陆战队航空兵的4个F4U海盗攻击机中队,舰载机和陆基飞机总共约500架,此外远东空军所属的战斗机和攻击机都可在必要时加入到空中支援中。

    此时,志愿军20军各部减员甚大,继续强攻难以为继,只得等待26军到达后再行攻击,所以志愿军未再对下碣隅里发起攻击。志愿军九兵团于12月5日对20军通令嘉奖:“该军全体指战员高度发扬了英勇精神,对敌猛插分割,不怕艰险,守住了阵地,大量杀伤了敌人,打得很出色。此种高尚的政治品质,坚忍不拔的精神,殊堪钦佩与表扬,并望全体同志再接再厉争取更大胜利。”

八、突出下碣隅里

    12月5日中午开始,下碣隅里美军突围进入倒计时:陆战5团所属的三个营和配属的陆战1团第3营全部进入环形防御圈的一线阵地,其中的陆战5团2营进入东丘西侧高地,准备次日凌晨对东丘的攻击。从晚上直至6日天明,下碣隅里的美军炮兵对下碣隅里至古土里公路两侧进行了彻夜不停的炮击,一方面是为突围战斗做准备,一方面则是为了将炮弹全部打光以减少行军的负担。

    6日凌晨4时30分,陆战7团1营借助浓雾掩护,占领了岛内里西南的高地,为突围行动夺取了出发阵地。6时许,7团2营沿公路,7团1营为右翼,陆军暂编营为左翼,三个营齐头并进向古土里推进,曾坚守德洞山口的2营F连担任了先锋。

    在7团开始向古土里突围时,陆战5团也向东丘发起攻击,以保障7团的突围,因为志愿军可以利用制高点东丘的阵地以火力封锁公路。从7时开始,陆战5团的重迫击炮就向东丘志愿军阵地进行猛烈炮击,7时30分起,陆战队航空兵的F4U海盗攻击机也飞来助战,经过两小时的火力准备之后,陆战5团2营才对东丘发起了攻击,经过激战,于下午14时30分夺取了东丘。

    志愿军立即组织力量反击东丘,但是部队刚在两座山岭之间集结起来就遭到了美军飞机的集中轰炸,陆战5团也随即抢占了两处山岭居高临下实施火力压制,志愿军此次反击还未开始便在美军空地一体的优势火力下被瓦解,在猛烈火力打击下幸存的220人全部被俘,这也是长津湖之战中志愿军被俘人数最多的一次战斗。

    史密斯师长见7团正向古土里逐步推进,5团已攻占东丘,判断突围作战第一步已顺利达成,便乘座直升机飞往古土里(飞行时间仅为11分钟),随后师部人员也分乘直升机到达古土里,迅速开设师指挥部继续指挥战斗。

    日落时分,7团仅前进了7公里,从下碣隅里到古土里约为18公里。天色刚黑,志愿军对东丘就发起了大规模的反击——这是刚刚到达长津湖前线的26军。12月5日,26军的第一梯队76师和77师到达下碣隅里,而第二梯队78师和88师还在途中!58师立即移交了阵地,按照兵团部署迅速向南,但是此时58师因连日苦战和冻饿交迫,减员非常严重,172团、173团和174团分别缩编为8个排、11个排和17个排,全师还能作战的仅有区区35个排,约800人!

  早在围歼之战打响的第一天,第9兵团司令兼政委宋时轮将军已极感震惊:战斗开始的头10小时内,攻击部队累计伤亡已达近万。这是他几十年戎马生涯所未曾闻见的。如果伤亡按此速度上升,整个兵团还能支撑多久?他心中还无休止地萦绕着一个不解的疑问:怎么会这样?志愿军先期入朝部队的战斗总结报告中曾如是写道:“美军后路一被切断,就丢弃全部重装备,就地放下武器自由行动。……美军步兵战斗力差,怕死,一旦后方被切断就失去进攻和防御的勇气。……不习惯于夜战。白刃格斗的能力也很差。”那么,如何会打成这种局面呢?

  12月4日,毛命令第9兵团“迅速控制下揭〔碣〕隅里飞机场不使敌军撤走”。同日,还亲自撰写新华社新闻稿,向全世界宣布:“东线方面,被朝鲜人民军及我国人民志愿军在咸兴北面长津湖一带地区所切断和包围的美侵略军陆战第1师、步兵第7师两个师的主力,已被歼灭一大部分,残敌继续被歼击中……”并以胜券在握的口吻宣称:“歼灭美国海军陆战第1师不过是个时间问题。”

    在迫击炮和轻重机枪的掩护下,26军向东丘发起了猛攻,此时美军一半在公路上一半在下碣隅里村里。美军在下午夺取了东丘之后就火速部署了包括坦克、迫击炮、无后坐力炮和火箭筒等在内的各种火器,构成了绵密的交叉火力网,因此天黑后26军首次反击东丘终告失利。

    26军迅速调整部署,午夜2时,全线发起了更猛烈的总攻,从东、南、西、北四面同时猛攻!美军称此次东丘之战,伤亡约100人,而志愿军损失则相当惨重,仅留在阵地前的尸体就有800具之多。在下碣隅里北面的陆战5团1营也遭到志愿军的攻击,伤亡53人(其中10人阵亡),南面的陆战5团3营阵地则只有小规模战斗,在南北两个方向战斗中,美军称志愿军伤亡约500人,另俘虏15人。

九、撤向古土里

    公路上,陆战7团1营再次进行夜战,在坦克掩护下攻占了1182高地,为公路上的2营打开了通路。先头部队于7日清晨5时45分进入古土里——从下碣隅里到古土里的18公里路程整整花了23个小时!公路上的战斗仍然在激烈进行中,陆战7团3营总算杀开一条道路,3营和团辎重车队于7时进入古土里。在陆战7团后面跟进的是6日16时出发的陆战1师第1辎重车队,凭借航空支援,一路激战,并在附近村庄里寻找一周前在此地战斗的德赖斯代尔支队的死伤人员,美军共收容了22名被附近居民收治的英军第41特遣队伤员。7日上午10时,也就是在离开下碣隅里约18小时后,陆战1师第1辎重车队进入古土里。

    按照计划陆战1师第2辎重车队紧跟在第1辎重车队后前进,凌晨2时,陆战5团3营掩护师第2辎重车队和团辎重车队离开了下碣隅里。接着,陆战5团1营、陆战1团3营、英军第41特遣队依次出发,英军第41特遣队作为英军的精锐部队,在如此紧张的局势下依旧保持着大英帝国的绅士风度——出发前全体队员秩序井然地列队,在不时呼啸而过的子弹声中,由队长检查各人的服装与武器。

    7日上午10时,留在下碣隅里村里的美军就只剩下最后的殿后部队陆战5团2营和执行破坏任务的工兵小队了。在一片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中,陆战5团2营撤出东丘阵地,向古土里撤退。工兵小队走在最后,沿途对经过的每座桥梁都进行了爆破,并逐一点燃遗弃的车辆,制造阻挠志愿军追击的障碍。志愿军紧接在撤退的美军后面进入下碣隅里。

    陆战5团行军时,基本是白天,所以得到了航空力量的全力掩护,沿途只受到轻微的抵抗,加上史密斯师长又命令已经到达古土里的陆战7团2营和3营再回过头来接应,所以和其他部队相比,陆战5团的撤退之旅可以用轻松来形容。另一方面,担负阻击的20军确实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因后勤补给几乎断绝,冻饿减员已达40%,人员疲乏困顿,弹药又所剩无几,实在无力阻止美军的突围。——17时,陆战5团先头部队3营到达古土里;22时,最后的殿后部队工兵小队也到达古土里。紧跟在陆战5团后面的,是数以千计的朝鲜平民,他们手提头顶着简单的行李,默默无声地跟在美军队列后。到达古土里后,由于美军担心其中混有志愿军,所以严禁其进入村里,他们只得静静地坐在村外的雪地上,无助地等待着命运的安排。

    至此,陆战1师主力从下碣隅里到古土里的撤退顺利结束,整个撤退历时约40小时。付出了阵亡83人,伤重死亡20人,失踪7人,伤506人,合计616人的伤亡。不过主力基本无损,而且带出了几乎全部的装备。原因主要不外三点,一是下碣隅里的机场前送补给后送伤员,这要归功于史密斯师长坚持建造下碣隅里机场的先进之明;二是极其有效的空中掩护,特别是陆战队极其默契的空地协同水平;三是陆战队的顽强精神,陆战7团一路走一路打,甚至还与志愿军展开过白刃格斗,这是在美军中所少见的。

十、立即撤出古土里

    美军陆战1团第2营是在11月27日到达古土里的,随后美军第7步兵师第31团2营(欠E连)于12月1日到达古土里,会合了已在古土里的B连,在陆战1团团长切斯特·普勒上校统一指挥下构成了古土里环形防御。由于战役开始后志愿军对古土里只是牵制性的攻击,两个营的守军基本完整。不过由于古土里以南的黄草岭被志愿军占领,古土里与真兴里的交通也被切断,只能通过空投获得补给(机场一直在施工中,直到7日才可使用)。空运部门曾向普勒上校询问,是先运弹药还是先运取暖设备,普勒上校要求先运取暖设备以保证士兵生存。这一观点正好与志愿军相反,再联想到史密斯师长对后勤补给的高度重视,反映出美军中高级指挥官在高寒地区作战中对后勤补给的深刻认识!

    12月7日晚,陆战1师经过柳潭里——下碣隅里——古土里的艰辛转战,终于将分散在各地的部队集中起来。计有:陆战队11686人,陆军2353人,英军150人,韩国警察40人,共约1.4万人。炮兵还有8个105毫米榴弹炮连(32门),坦克约40辆,其他机动车辆约1400辆。

    和下碣隅里一样,古土里也有个简易机场,但是条件比下碣隅里还要简陋,只能起降轻型飞机,美军航空兵把老式的TBM鱼雷机加以改装,使之每次能运送6至8名伤员,按照航母起降的技术要领进行起降,7日到9日后送了400多名无法行走的重伤员,极大减轻了美军撤退的负担。

    史密斯师长考虑到大量的人员和车辆猬集在狭小的古土里,只要落下一发炮弹就会造成多人死伤,所以他没有像下碣隅里那样进行休整,而是立即决定不做任何停留继续向南撤退!尽管刚刚经历了艰难旅程的士兵们几乎已经达到了人体生理耐受的极限,几乎脱了人样。但是史密斯深知此时如果出于对士兵的怜恤而休整,那么等待他们的就将是死亡!因此12月7日18时50分,陆战1师就下达了从古土里向海边撤退的正式命令,此时从下碣隅里撤退的后卫部队陆战5团还没到古土里!

    史密斯在这一命令中规定:全师在航空火力支援下,从古土里经真兴里向咸兴、兴南撤退,古土里的部队以陆战7团、陆战5团和陆战1团(配属陆军第31团2营)的顺序向真兴里撤退,到达真兴里后在陆军掩护下再以铁路和公路输送方式撤至咸兴、兴南。在师主力撤退的同时,在真兴里的陆战1团1营向北攻击,务必夺取1081高地,掩护师主力通过后,最后作为后卫随主力撤退。惟一与柳潭里和下碣隅里撤退不同的是,全部40辆坦克都集中在整个纵队的最后,以免出现战斗损毁或故障堵塞公路而影响部队撤退。撤退行动开始时间定为12月8日8时。

十一、1081高地争夺战

    从古土里到真兴里,直线距离仅有11公里,但是海拔高度差却有730米,而从黄草岭到堡后庄的3.5公里路程,海拔高度差更是高达640米,简直是可以用陡峭来形容了。而且在陡峭的山麓上,只有一条仅能供一辆车通行的单车道公路,如果控制了公路两侧的高地,尤其是控制了1081高地,就能以火力轻而易举地封锁整整2公里长呈U形的道路!因此1081高地是整个撤退的关键所在,用咽喉锁钥来形容也毫不为过。

    位于真兴里的陆战1团1营营长唐纳德·施麦克中校在12月1日接到接应师主力后撤的命令后,一看地图就知道了1081高地的价值,所以于2日凌晨就亲自带着机炮连连长、炮兵观测员对1081高地进行了实地侦察。同时美第10军考虑到陆战1团1营若要全力向北攻击接应陆战1师主力,必须派出部队接替真兴里的防御,因此于3日命令第3步兵师派出部队接替真兴里防务,该师立即将第7步兵团、第92野战炮兵营并加强部分工兵、通信兵组成道格支队(又称猛犬特遣队),由副师长艾米斯特·米德准将指挥,于7日黄昏到达真兴里,从而使陆战1团1营能腾出手来全力攻击1081高地。

    从真兴里北上接应师主力的陆战1团1营一直都未经激战,建制基本完整,是目前陆战1师战斗力最强的营,12月8日凌晨2时从真兴里出发,直扑1081高地。1营C连未受到任何阻击便顺利登上1081高地西南3公里处的无名高地,并在高地上迅速部署了迫击炮。在迫击炮的火力支援下,A连突入1081高地西南的891高地。B连立即在这两个连的掩护下实施超越攻击,突破了志愿军在公路两侧的阵地。

    在该地区负责阻击美军北援的是志愿军20军60师180团,180团主阵地就设在1081高地和门岘两处,这是阻截陆战1师逃出长津湖地区的最后一关,因此竭尽全力克服种种困难拼死坚守,终于将北援的美军阻止在堡后庄一线。施麦克中校17时下令停止进攻,指挥部队在距离1081高地约一公里处建立夜间防御阵地。

    9日天亮后,陆战1团1营A连天亮后向最重要的目标1081高地发起攻击,冲到距离山顶约150米处,A连分为两路进行两翼迂回。A连呐喊着冲上山顶——出乎意料的是,志愿军却没有进行一枪一弹的还击——原来坚守1081高地的志愿军20军60师180团1营2连因为昨夜的严寒全部冻僵在阵地上了!至15时,A连完全控制了1081高地,B连则在155毫米自行榴弹炮掩护下,沿着山势继续向北推进,肃清了U形公路两侧的志愿军阵地。1营终于完成了攻占1081高地和U形公路的使命,为此付出了伤亡47人,另有190人冻伤的代价。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