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1945年抢班夺权上的台

来源: hotpepper0018 2010-08-24 06:43:49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0 次 (3414 bytes)
毛泽东是在1945年的七届一中全会上第一次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总书记的。后来毛泽东把
总书记改为主席。邓小平在文化大革命后,又把主席改为总书记。因此七届一中全
会无疑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是一次很重要的会议。下面简单解绍七届一中全会。
1944年5月21日,作为七届一中全会的预备会议的中共六届七中全会在延安杨家岭召
开。出席会议的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有张闻天,朱德、刘少奇、任弼时、周恩
来、毛泽东、康生、彭德怀、邓发、陈云、博古、李富春、吴玉章、杨尚昆、陈郁、
李维汉、孔原17人;列席会议的有各中央局、分局和其他方面的负责人12人。会议
决定在全会期间由主席团处理中共中央日常工作,政治局和书记处停止行使职权。
会上通过无记名投票,选出张闻天,朱德、刘少奇、任弼时、周恩来、毛泽东六个
人组成主席团(以得票多少排名)。会议通过决议:得票最高者为主席团主席(即共产
党中央总书记)。选举结果,张闻天最高,朱德第二,周恩来第三,刘少奇第四,毛
泽东是第五(据说得票连半数都没有到)。张闻天坚辞不作。朱德也坚辞不作。大家
又推举周恩来,周恩来也坚辞不作。刘少奇很想作,但又不敢冒犯毛泽东。毛泽东
本来以为通过延安整风,人人害怕他,必定臣服于他。不知道选举结果大大出乎他
的意料之外。因此毛泽东在选举结束后,大哭、大闹、大吵、伸手要官,完全不顾
体面坚决要作总书记。毛泽东反复不停地说:“不作总书记,无法开展工作”。而
且不论大会、小会、逢会必闹,而且闹得不可开交,直接影响到中共中央的工作。
对此当时任弼时曾经愤怒地阻止过说:“这太不严肃了,这个问题最好留待七大去
解决!”这就是为什么七届一中全会推迟到1945年6月19日在延安杨家岭召开的重要
原因之一。历史上中共中央的预备会议后的下一届中共中央全会,一般不超过半年。
从1944年5月21日召开的六届七中全会到1945年6月19日召开的七届一中全会长达一
年零一个月。斗争之激烈,疏导工作之艰难,由此可见一斑。事实上当时毛泽东在
共产党高层内确实人望很差。因为毛泽东行为张扬,好大喜功。他总是把一切错误
推给别人,把一切功劳归他自己。对与他意见不同或反对他意见的同志基本上必欲
杀之,由此群众关系不好。当时中国共产党的总书记事实上仅仅只是一个总协调,
而从1935年遵义会议上当选总负责(即总书记)的张闻天作总协调作得非常好。当时
在延安,朱德、彭德怀主管军事;张闻天、任弼时主管组织;周恩来、博古主管政
治和外交,并且负责与国民党的第二次国共合作;毛泽东主管宣传。由於毛泽东主
管宣传,他借此发动了延安整风运动(又叫延安学习运动,延安抢救运动,延安肃反
运动),打击了在延安的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干部,伤害了很多无辜的知识分子干部,
因此延安的知识分子干部对毛泽东积怨甚深。六届七中全会选举结束后毛泽东落选,
对此毛泽东说:“看来怨气未消啊!”便是很好的证明。但当时外有日本侵略者,
内有国民党的敌对势力。而周恩来又要返回重庆作十分繁重的统一战线工作。张闻
天是个非常民主的人。而且当时的总书记并没有什么特权。在延安时张闻天在党内
威信极高,共产党中央的同志们都亲热地叫张闻天为‘开明君主’。而叫毛泽东为
‘毛奇’。(毛泽东的思想方法和行为非常奇怪。北方人或南方人叫得更难听,此处
不提了)。为了尽快让党中央恢复正常工作,在党、政、军内威信极高,又深明大义
的周恩来提议:总书记还是让毛泽东来担任。周恩来并且对党、政、军内不服气的
高级干部作了大量的工作,据说朱老总对让毛泽东作总书记是很反感的。后来毛泽
东改总书记为主席,发展到一言堂,是周恩来始所未料的。根据‘新华文摘’摘录
的‘邓颖超日记’,周恩来对此感到痛悔万分,遗憾终生。周恩来说:“我又一次
做了唯心的政治上错误的抉择”。因此没有张闻天、朱德、周恩来等等的谦虚,忍
让,扶助,毛泽东是绝对不可能在七届一中全会上被举手和鼓掌表决通过从而成为
中国共产党总书记的(主席)。
当然正确的答案只能有待于中共中央的对六届七中全会和七届一中全会的档案资料
的解密了。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